<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的教学研究没有停下来,10月29日,在平城区现代教育发展中心的部署下,平城区二十九校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线上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品示范课例观摩学习研讨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摩课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版块进行,第一个版块由苏振希校长做课前案例分析,第二个版块由苏校长执教观摩课《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三个版块专家进行点评。</p> 课前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首先,苏振希校长对执教的《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进行了案例分析,他依照课程标准的学业要求,制定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p> 专家课例示范 <p class="ql-block"> 苏振希校长执教了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教学中,学生从苏校长设计的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单价的含义,认识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和总价=单价×数量,并能够运用这两个数量关系解决问题。</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苏校长在课后反思中提到,模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课堂中的40分钟,而是贯穿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到数学模型的抽象过程,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来的”;另一方面由数学模型回到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也就是“干什么去”。他把关注经验、多元表征、异中求同和应用拓展四个环节贯穿于全课,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山西省教科院杨淑萍、钱学峰两位主任指出用新理念指导旧教材,要首先关注素养导向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研课标、研教学内容、研学情;其次,要思考如何使教学内容结构化,①抓联系,用联系整体的眼光看待教学内容;②抓本质,清楚核心概念是什么。只有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才能让教学变得简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正的价值和魅力。</p> 学习剪影 <p class="ql-block"> 我校数学教师积极展开学习,认真聆听,领会和贯彻新课标,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中。</p> <p class="ql-block">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校数学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在方向和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老师们会继续深入学习,躬身实践,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