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常听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已经讲过许多遍了!还错!简直了,这帮孩子,我也是无语了!”“这个字我都讲烂了还是出错。”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并不都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反思你的教学手段是否灵活。孩子的理解能力本来就有所差别,有理解能力特别强的同学,也有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同样一道题一个字,你强调了几遍还出错,就要换一种教学方法。在字词教学中,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游戏融入到枯燥的字词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白鹭》这一课的识字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本课生字“韵、嫌”出现错误较多,要么把“韵”少写一点,还有就是“嫌”“歉”不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怎么巧记“韵”字。孩子们马上说:“韵字少了一点,就缺少韵味了,有的孩子一听确实有道理,也马上就记住了“韵”字写法。识记“嫌”字时,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资料的方式进行形近字拓展,看看谁组词多,谁找的形近字多。孩子们兴趣高涨一会儿就找到了“赚、谦、歉、蒹、廉”等,然后让孩子用这些字所组的词创设情景说句子,这样孩子不仅会用了“嫌”字,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而丰富的词语积累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掌握知识才会更牢固。</p><p class="ql-block"> 除了反思自己的教法的灵活外,还要反思教学方式,特别是第一次新授教材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第一次理解并掌握好所学新知识。如果老师讲新课时不注重方式、方法。一个题目快速讲多遍,并且一遍比一遍语速快,慢慢讲时学困生还听不懂,快讲他们更听不懂;再加上会的学生回答会造成干扰,学困生想听也听不好。新课没学会,没有理解好,那么第二次学习时就很困难,而且错误很多,纠正时难度很大,学生就很难进行更深一层学习了。教师不妨在新授教材时,在备课时多下些功工夫,在授课时放慢脚步,照顾到这些孩子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p><p class="ql-block"> 当然,教师除了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外,还要反思学生。做题反复出错是因为学生自己不用心或是没听懂还是其他原因,只有弄清楚每个孩子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孩子上课要端正学习态度,遇到不明白的或碰到的不会问题要反复思量。不要轻易放弃,能自行解决自己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或者似是而非的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讲,这样听课效果会事半功倍也会减少出错的几率。</p> <p class="ql-block"> 总之,反思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反思中教师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在反思中不再迷茫,不断成长。让我们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吧!</p> <p class="ql-block">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p><p class="ql-block"> 昆仑路校区 陈玉霞</p><p class="ql-block">教育格言:勤恳教书,踏实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