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我父亲傅仲熙、伯父傅伯雍的回忆文章改编,连环画《冲出魔窟》的微缩版</p><p class="ql-block"> 改编、绘画: 傅显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有关我的家族的一段真实历史,记录的是当年重庆解放前夕“11.27”渣滓洞大屠杀惨案之后,我父亲前往重庆为他的大哥(我伯父)收“尸”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余岁的伯父傅伯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川东地区的地下革命活动,1948年10月被国民党的特务抓捕,囚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监狱。1949年12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于重庆解放前夕“11.27”之夜在渣滓洞大屠杀的消息传回家乡垫江。得知这一噩耗后,刚刚年满二十五岁的父亲受全家人的重托,独自一人前去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为我伯父收尸……。</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父亲为我伯父“收尸”的故事就成为我们家族后代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作为当事人的后辈及一位绘画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段经历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是创作了这套连环画。</p> <h5> 1. 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的伯父傅伯雍从成都光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垫江(我的老家,现属重庆)等地教书。因追求进步于1947年8月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并参与了川东达县、大竹、梁平等地的武装斗争,积极开展组织经费、支前、转运、联络等工作。 </h5> <h5> 2. 1948年10月,伯父在家乡垫江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又被押往重庆囚于渣滓洞监狱。第二年伯父在狱中迎来三十岁生日,他写下了题为《三十初度》的诗文;“身陷囹圄初度日,犹作楚囚赋此诗。横眉冷对缇骑子,看尔横行到几时?!三十年华倏倏过,百代流光枉蹉跎;频年离乱遭坎坷,壮志未酬恨难磨!” </h5> <h5> 3.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同年12月7日,家乡垫江县也解放了,全县民众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欢迎进城的解放军。此时此刻,全家人也对我伯父即将出狱、全家团圆充滿了期待。</h5> <h5> 4.谁知就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家中却得到一个噩耗——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里的囚犯已于“11.27”之夜全部被屠杀!顿时全家人抱头痛哭,年过六旬的我婆婆痛不欲生,24岁的伯妈怀抱着两个孩子(一个才两岁,另一个仅数月)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h5> <h5> 5. 当时全家老幼八口人,只有刚满25岁的我父亲一个成年男子(我爷爷已于数月前去世)。于是,受全家“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重托,由我父亲前去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为我伯父收尸。 </h5><br> <h5> 6.第二天,我父亲就独自一人踏上了到重庆寻找他大哥遗骸的伤心之路。当时垫江到重庆还没有公路,其中到长寿县的两百来里山路必须步行。我父亲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昼行夜宿、翻山越岭,一路上其悲痛、孤独之心境外人根本无法想象。</h5> <h5> 7. 经过整整两天的艰难跋涉,我父亲总算到了长江边的长寿县码头,在此坐上了到重庆的轮船。谁料他在轮船上,无意中看了一眼身边一人手中的《新华日报》,突然一则“渣滓洞脱险人员名单”的公告顿时映入他的眼中……</h5> <h5> 8. 我父亲马上从那人手中抢过报纸仔细一看,其中竟有我伯父傅伯雍的名字——原来我伯父大难不死,已从枪林火海中奇迹般逃出了渣滓洞监狱!父亲拿着报纸反复看了好几遍,心情万分激动、兴奋并久久无法平静!…… </h5> <h5> 9. 船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后,我父亲一下船就一溜小跑,按报上公布的地址直奔设在沧白路的“脱险同志联络处”。在那里,已有数年未见面的兄弟俩四目相视恍如隔世,顿时悲喜交加、热泪盈眶并抱头痛哭。紧接着,伯父又向我父亲讲述了他脱险的经过…… </h5> <h5> 10.原来11月27日那天深夜,特务先将渣滓洞监狱还来不及杀掉的近两百狱友集中关在楼下的八间牢房内,然后就开始了集体大屠杀。“哒哒哒……”卡宾枪在八间牢房的风门口上不停地扫射着,无数的子弹向牢房内倾泻,站在牢门边的难友还来不及呼一句口号,就倒在了血泊之中!</h5> <h5> 11.此时,只见七室的张学云一个箭步冲到牢房门口,一把将伯父掀到牢门右侧的死角,然后从牢门侧面用双手死死抓住从风门口伸进来的枪管,拚命朝里面拖。但终因枪管上的子弹匣过长,拉不进来,最后英勇地倒在刽子手的枪口下。</h5> <h5> 12. 伯父被张学云推倒在牢门右侧的死角后,张学云倒下时鲜血喷洒在了他的身上,后来又有其他牺牲的难友倒在了他的身上,由此保护了他。此时,他只听见雨点般的子弹在自己头上、耳旁、身边“卟卟”直响,但侥幸未被击中。敌人随后又进入每一间牢房补枪时,又以为他已经死了,伯父因而逃过一劫。 </h5> <h5> 13.特务们撤走之前企图毁尸灭迹,又把事先准备好的干柴堆积在每间牢房的门口、后窗,然后泼上汽油点火焚烧。顿时烈火腾空、浓烟滾滚,整个渣滓洞监狱即将成为一片火海!</h5> <h5> 14.此时,各个牢房里一共还有数十位未被打死的难友,他们被浓烟熏醒之后,纷纷从尸堆里挣扎着爬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要冲出已开始燃烧的牢房。伯父此时也从难友的尸体堆中爬了出来,浑身上下浸透了烈士的鲜血。但他却惊奇地发现,自己除了耳朵被子弹擦伤外,竟然奇迹般地没有中弹!</h5> <h5> 15.浑身血迹的伯父立即从烟雾弥漫的尸堆中站了起来,然后用力抜出一根床架上的横杠,朝着已经着火的牢门猛砸,好不容易砸出一个缺口,终于冲出了牢房!</h5> <h5> 16.当时,一共仅有30多人从牢房里冲了出来。在紧靠八室牢房外面的围墙上有一数月前被大雨冲垮的缺口,此时已冲出牢房的难友们准备从这里逃走,但仍在岗亭里尚未撤走的警卫马上又用机枪封锁了缺口。在机枪的扫射下,已冲出牢房的难友中又有19人倒在了围墙的缺口旁、牢房的走廊上、院坝中及厕所里。 </h5> <h5> 17.此时,刚从七室冲出来的伯父看见围墙缺口已被机枪封锁,马上跑到牢房边的打米室。因为他知道那里有一间堆米的房间是木地板,地板上有手指宽的缝隙,下面就是歌乐山一溪涧的水沟。</h5> <h5> 18.伯父在打米室找到一根扁担,他用尽全力撬开了两块地板,又从屋角找到两床破毯子,拉过来掩盖好撬开的洞口,然后从这里跳了下去,躲在了下面的水沟里。 </h5> <h5> 19.伯父刚在水沟里躲好,就听见上面楼板又传来脚步声,原来是难友刘翰钦!于是,刘翰钦也从这个地方跳了下来,两人又惊又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心中既充满了对死难烈士的无比悲伤,也奔涌着对刽子手暴行的满腔仇恨。 </h5> <h5> 20.这时天已渐亮。天亮之后,两人坐在水沟中的一块大石头上,虽说又冷又饿,但因不知外面的情况,竟在水沟里躲藏了近一整天。直到11月28日晚,他俩才爬出了水沟,然后登上了歌乐山。此时,刘翰钦对伯父说:“我们不能一起走了,如被敌人发现,两人都会被抓住,分开走敌人只能抓走一个……”</h5> <h5> 21. 然后两人挥泪分手告别。刘翰钦向江北方向前行,一路上他装成国民党的逃兵,在江北找到亲戚借了路费,然后回到了老家四川南充。伯父则翻过歌乐山,只身来到巴县永兴场白泥塘,找到了老同学李志荣并在他家暂时住下,总算脱了险。</h5> <h5> 22.此次“11.27”大屠杀,仅渣滓洞监狱就有200来名共产党人、革命志士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火海中,仅有15人越狱脱险(其中从围墙缺口冲出11人、从打米室下的水沟逃生2人、躲在厕所里逃生2人)。三天之后即1949年 11月30日,解放军进入市区,重庆正式宣告解放。 </h5> <h5> 23 .两天以后,李志荣带回一张《大公报》,并告之“重庆解放了”!报上还刊登了一则有关大屠杀中脱险人员办理报到登记的通告。第二天,伯父就根据《大公报》刊登的通告,直奔设在重庆临江门沧白路的“脱险同志联络处”。…… 听了伯父大难未死的脱险经历的述说,我父亲悲喜交加之情更是无法言状。</h5> <h5> 24. 第二天,我父亲也随同我伯父来到渣滓洞监狱现场。只见监狱放风的院坝之中停放着一排排装着烈士尸骨的棺材,许多烈士亲属已陆续赶来,正扶老携幼呼天号地、抚棺痛哭,其情景不仅令人心碎,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h5> <h5> 25. 见此惨状,伯父想到自己也差一点成为“烈士”,父亲想到自己肩负的“收尸”重托,他俩此时此刻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h5> <h5> 26 .因伯父还要暂留重庆进行烈士遗体的收殓工作,父亲要先返回垫江,两人只能暂时分别。分手之时,伯父把他在大屠杀那天穿的那件浸透了烈士鲜血的棉袍郑重地交给父亲,让他带回家中好好保存(此棉袍后被重庆博物馆收藏)。从此,我父亲为我伯父“收尸”的故事就成为我们家族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记忆。 </h5><div><br></div> <h5> 当年我的伯父</h5> <h5> 当年我的父亲</h5> <h5> 当年伯父脱险之后穿着血衣的留影</h5> <h5> 红岩魂陈列馆图片——有关渣滓洞“11·27”大屠杀的介绍</h5> <h5> 红岩魂陈列馆图片——死难烈士的遗体</h5> <h5> 红岩魂陈列馆图片——渣滓洞大屠杀脱险者名单</h5> <h5>红岩魂陈列馆图片——渣滓洞大屠杀脱险者照片</h5> <h5> 2021年6月4日摄于渣滓洞监狱,手指处即伯父傅伯雍的照片。</h5> <h5> 垫江县在三合湖湿地公园为垫江藉革命先辈建造的群雕,前排左二为傅伯雍。</h5> <h5></h5><h1> 后 记</h1><br> 伯父傅伯雍于“11.27”之夜渣滓洞大屠杀中冲出火海、幸运脱险之后,不久便回到家乡垫江在县教育局工作。1956年伯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划为“叛党分子”。<br>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伯父被予以彻底平反,不仅恢复了党藉、工资级别、政治名誉,享受了离休干部待遇,还成为县政协委员。1981年又受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之邀,参加收集、整理革命烈士的资料工作。<br> 伯父于2014年逝世,享年95岁。<br> <h1> </h1><h1> </h1><h1> 作者简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傅显渝 ,重庆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1979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连环画创作。1995年主动下岗离职,成为以绘画稿酬为生的自由职业者。</p><p class="ql-block"> 曾先后在全国多家出版社、报刊发表、出版连环画近200部,共计8000余幅。近十余年又涉足少儿卡通画及漫画、插图,至今己发表上万幅。作品曾入选第五届中国漫画大展及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并先后200余次获得全国性奖项。</p><p class="ql-block"> 1992年获得“重庆市自学成才一等奖”。曾任重庆漫画学会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