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达到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目的,营造良好教研氛围,建设马关县城区学校同教研、共成长的教研体系,为各学校构建共同参与、联合教研的平台,促进各校相互沟通、协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马关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组于10月27日组织了“城区学校区域化大教研活动暨初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交流”。</p> <p class="ql-block"> 在教研室董世琼副主任的带领下共同探讨关于如何进行教材处理的问题。具体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被合编在一起的教学内容,你认为合起来讲好还是分开讲比较好,或者有分有合?</p> <p class="ql-block"> 城区三所中学分别从《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课外古诗词诵读》进行课例展示。其中马关县第二初级中学的《散文诗二首》和马关县民族中学的《世说新语二则》是录播课。</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马关县第二初级中学的高继梅老师为我们带来《散文诗二首》,从多个角度分析两首散文诗进行比较阅读。 </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这节课结构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晰,两首散文诗先分后合,先分别教学后再进行整合,勇于探索和创新。高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循循善诱,以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两首散文诗的异同。最后让学生自主创作表达母爱的小诗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马关县民族中学的刘小愉老师执教《陈太丘与友期行》,重点分析了三位人物形象,欣赏古代少年的智慧与方正。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教学过程清晰明确,由浅入深,教学重难点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刘老师以课文出自“方正篇”,什么是“方正”入手,采用先读后译的方法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翻译时注重迁移,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思考,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上创新,正体现了学校校训“守正出奇”。刘老师很有教育机智,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渗透“方正”,思想道德教育始终贯穿整个课堂。</p> <p class="ql-block"> 马关县第一初级中学的蔡自娇老师展示的是《课外诗歌四首》,以“走进唐诗里的思念”为主题进行了整合教学。 </p><p class="ql-block"> 蔡老师利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课堂授课形式新颖,内容有趣。蔡老师以文本为例进行分析,并以自己正在守边家人所写的一首小诗为引领,带领学生探索古诗语言美,并尝试写作,培养学生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参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也十分专注。</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育局刘副局长、教研室董副主任和三所中学全体语文老师参与了评课交流。首先是三位上课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 各位听课教师、指导教师和评课教师积极发言,建言献策,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课堂上所呈现的优点和亮点,并指出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评课后,三所学校就如何处理教材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做了汇报交流。</p> <p class="ql-block"> 最后,马关县教育局刘副局长和教研室董副主任为活动做了总结。 刘副局长提出各位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由原来的教语文转为用语文来教人,由原来老师单纯的讲授转为创设情境,各位教师要注重提升个人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展区域大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交流优点,取长补短。希望各位老师再接再厉,把区域大教研活动开展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董副主任强调:这次教研活动是起点,但不是终点,我们所有语文教师要以这次教研活动为契机,认真研究教材,解读文本,整合教材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每节语文课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区域大教研活动增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激起了更多智慧的火花。独行快,众行远,只有共同探讨,才能互相进步。让我们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p> <h3>撰稿:余胡莲<br>图片:袁琴娥<br>审核:董世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