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谈谈永昌溪。也许我谈的会让你不信,没关系,只是我一家之言,尽可反驳。</p><p class="ql-block"> 永昌溪是兰江的重要支流,它养育了流域数万民众。</p><p class="ql-block"> 永昌溪不宽,在永昌街上的一段,可以称溪,而沿途一路走,越走河道越窄,有的地方与“溪”相去甚远,只能算“沟”。</p> <p class="ql-block"> 永昌溪在解放前还是可行船的,由于源头玉华山有多处泉水源头,全年丰水期长,老一辈说基本不断水。前几年去建德新叶(这里解放前属兰溪),遇一老者,谈起民国县政府在抗战胜利后从汪山搬回城里,他也曾受雇去将办公用具装上船,沿永昌溪运到城里去。但这是七十多年前的事啦。</p><p class="ql-block"> 兰江西边这一带古代称“瀫西”,兰溪境内大约三百平方公里,这里是金衢盆地北缘,紧靠天目山余脉龙门山。</p><p class="ql-block"> 这一带有众多河道,主要河道有三条,东有甘溪,西有游埠溪,中间是永昌溪。永昌溪呈南北走向,南端从插口村汇入衢江,全长29公里。</p><p class="ql-block"> 永昌溪上游五十年代建了“解放水库”、“东风水库”,现在兰溪境内能看到的永昌溪是东风水库出来的一段,几乎成了一条渠道,全长21公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现在的永昌溪,如果有个语文老师同行,看后会写出一篇绝美的好文。而我要让大家失望了,我写的是去看了永昌溪中一段废河道之后的推测,也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容易被人忽视,有着许许多多古人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大家可打开手机《百度地图》的卫星地图,搜索“兰溪永昌社塘头”,就能清晰地看到古代永昌溪的痕迹。河道的变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随着近年废河道两旁大量石窟群的发现,谁都能明白这段河道是古代真实存在过的,这里古代有过繁华,这里地底蕴藏着一个宝库。</p> <p class="ql-block"> 这里现在修了水库,水库坝下山垅已是百亩粮田。但我们在卫星地图上能很清晰地看出这是古河道。那么问题来了。这古河道存在于什么年代?河道附近的古人都怎么生产生活的?它是何时消失的?</p><p class="ql-block"> 我介绍我了解的一些现象和推测,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爱好者的讨论。</p><p class="ql-block"> 社塘头这个地方是古河道的一个“拐点”,此地上游是丘陵,河道相对稳定,因而有那么多的石窟。过了社塘头,就是平原地带,河道不固定,经历每年两次以上的洪水,就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p><p class="ql-block"> 从光绪县志我们可以知道,永昌溪这段河道叫“白溪”。</p> <p class="ql-block"> 图上的“双溪口”就是现在的永昌。也就知道,白溪和东岩源这两条溪构成双溪。而且古代在双溪上游有双溪镇(村)。就如同诸葛,建在山岗山窝里,古代叫高隆,元代中期诸葛大狮带领族群来到高隆繁衍生息,才逐渐叫诸葛。</p> <p class="ql-block"> 虽然清代县志中没有记载“双溪”的地名,我们从下方村、童店村《双溪玉华方氏宗谱》等资料中,知道双溪镇(村)就在瑞溪附近。</p> <p class="ql-block"> 这段古河道,由于石宕的开采,河道两旁古码头,古集镇必定存在。我们实地参观,看到石窟众多,发现的就有十多处。开采用到的工具如锤、凿,搬运用的杠、绳,照明用的火把蜡烛,以至运输的船,生活用到的各种器具,都会在集镇上经营。直到现在,周围还有几个村子叫“火炉山”、“铁炉头”。</p><p class="ql-block"> 能证明永昌溪曾流过社塘的年代的是一座古庙。</p><p class="ql-block"> 河道西岸的一座小山叫西岩。古庙建在西岩的一个石洞里。距离河面高度只20米。到水库直线距离370米。现在有一条简易公路直通到庙前。</p><p class="ql-block"> 古庙叫做“西岩寺”。修建于唐代唐太宗时期,比兰溪建县还早。西岩寺现在的住持和尚叫证空。他介绍,唐贞观年间,大唐高僧窥基法师云游至此,在西岩弘扬佛法,因而建了这座寺。窥基法师奉敕为玄奘弟子,翻译了大量唐玄奘从那兰陀寺取回的佛经。据说古寺刚建好时有好多建筑,大殿前面还有个“天王殿”,现在经历千年风雨,这些建筑已然不见,据说已在现今寺庙门前的地底。故而证空和尚说西岩寺地底下有宝贝。</p> <p class="ql-block"> 这个寺庙是兰溪现存最古老的寺庙,古色古香。宋代改名“明因教院”。住持说,这个西岩寺在日本可大大有名气。历史上曾有三千多日本僧侣来此挂单。</p><p class="ql-block"> 西岩寺有四座石佛,都是在岩石上凿刻出来的。故又名石佛寺。这些石佛可是旷世稀有。</p><p class="ql-block"> 证空说,唐代这是一座香火很旺的寺庙,光和尚五百多人。寺庙对面的小山都建有僧房,故称为“和尚山”。和尚山上曾建有舍利塔,尼姑庵。证空还说,寺对面全是房子,这边的和尚是吃肉的,那边的和尚吃素。</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此庙有个特殊之处。它坐南朝北,用指南针看,庙门向正北,不差分毫。寺庙庙门朝北已是稀少,兰溪是个特例,大云山下的“圣寿教寺”(今兰二中)寺门朝北,但偏西,门朝正北的寺庙却是难得,也不知这有个什么说法。</p><p class="ql-block"> 证空住持向我介绍四个石佛。中间的如来自不必说,西边的一个是达摩,东边的是慧可。还有一龛,他说是无生老母。这无生老母肯定是后来民间改塑的。因为无生老母是明代以后才有的民间崇拜。不属佛教。和尚也食人间烟火,乡间小庙,有人供香火就行。</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唐代就发生过“武宗灭佛”。所以此庙被毁以后应该未有扩建过。从宋代诗人于石遊览西岩寺后写的诗中可看出来:</p><p class="ql-block"> 丹崖翠壁数千尺,</p><p class="ql-block"> 绝顶僧房三四间。</p><p class="ql-block"> 老树倚岩岩倚屋,</p><p class="ql-block"> 白云飞去又飞还。</p><p class="ql-block"> 已然没有了五百和尚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佛教讲因果,当地人相信轮回报应。多烧香多拜佛修来世。西岩寺后一村子叫殿后朱,村民告诉我,不光是人,还有动物也来西岩寺听经,以修来世。说是雨过天晴之时,西岩寺石壁上会有狗头熊,麂,蛇的影像出现。我不信教,去的时候刚下过雨,去石壁观看,也没看出名堂来,大家可去看看评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近期在社塘水库游玩时拍的。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碧绿的库水,葱笼的青山,平静而又神秘。然而这里的山是空的,地底下埋藏着古代数十代先祖创造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永昌溪,虽只短短二十多公里,古代不但是瀫西的交通大动脉,还在兰溪历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口口相传的故事,诉说着先辈在这块土地上勤劳奋斗的功绩。</p><p class="ql-block"> 瀫西处于金衢盆地北缘。靠近天目山脉,一直是药材盛产之地。据兰溪郭氏宗谱所载,千年之前,郭氏祖上就是北宋御医。北宋末年金兵入侵,郭家随皇族南迁,其祖上来兰溪定居,在瀫西一带收购中草药以供皇家所用。尽管朝代更替,瀫西药材市场得以延续。诸葛在元代之前叫高隆,数百年前成了中药交易集散地、中成药制药基地。</p><p class="ql-block"> 社塘头离诸葛仅三公里,应该是药材运往全国的起始地。永昌溪周边,历史上织布业,养蚕业,丝织业,陶瓷业,砖瓦业都很发达。</p><p class="ql-block"> 我们关注的是永昌溪这一河段历史上的釆石业。值得专家研究。</p><p class="ql-block"> 这一带的石窟,其总量比之龙游石窟多几倍。</p> <p class="ql-block"> 石窟与河道的关系密切,先有河道,河道旁有了资源,就是一种千家万户都要用到的墙基石,使用面广,价格低廉。而古代没汽车,陆运成本一般人难以承受,为扩大石料销售辐射面,故产生这种依赖河道的开釆方式。</p><p class="ql-block"> 兰溪人叫釆石场场地“石宕”,这地方名“社塘”,当地口音与石宕很接近。</p><p class="ql-block"> 这里石窟现在发现的有十多处,面积已是数万平方。初次参观,总认为石窟很低矮。回想游览龙游石窟时,进洞以后要往下走。所以,社塘石窟群我们是见顶而难见底。试想,现在石窟进口比水库水位高八至十米。而古代这条河水位比水库水位总要低一些吧。所以如果将这些石窟往下清理挖开淤泥,呈现的场面将十分宏大。网上有人说这是最大的石窟群,也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我们设想,一旦对这些石窟群加以利用开发,将得到与龙游石窟不一样的石窟群,丰富考古界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西岩寺与这些石窟,为什么给遗忘了呢?</p><p class="ql-block"> 西岩寺的年代有记录,距今1400年左右。当年西岩寺从河边拾级而上,水库旁古道尚存,说明西岩寺建造时河道是存在的,采石场应该还在开采,则可推测石窟1400年前也就存在。</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此地当年是相当繁华之地。有河流,有码头,有寺庙,有村落,有配套生产生活设施。</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窟的开挖,只是古人开釆石料的一种普遍方法。古人没有TNT,而岩石在洞中时是松软的,十分容易成型,就如同切萝卜,简易的工具,经短期培训的工人就能操作。岩石运出洞外才逐渐变硬,也就成了咱看到的墙基石、城墙石。可惜现在古人的这套方法早就失传。</p><p class="ql-block"> 而造成石窟荒废的原因,朋友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河道消失是解放后修了水库的缘故,其实不然,这段河道数百年前就消失啦。</p><p class="ql-block"> 战争、地震、洪水等都可能是造成河道消失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近千年时间里,这里经历的战争有五次以上,每次战乱都会给这里带来灾难。</p><p class="ql-block"> 一是方腊起义。双溪方姓与淳安方姓同宗,他们就是方腊起义前一百五十年从淳安迁过来的。历史上记录方腊到过西岩寺、杜岩寺,而且方腊摩尼教当时也影响了这里,据传方腊还在杜岩寺石壁题过诗。附近一个叫龙山的村子,有个叫朱言的,投奔方腊,当了方腊起义攻打兰溪城,占领兰溪城的首领。</p><p class="ql-block"> 二是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攻打兰溪持续三年。</p><p class="ql-block"> 三是元末,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打占领兰溪,继而攻打金华,战斗持续三月。</p><p class="ql-block"> 四是明洪武元年,起义军“红巾军”攻占兰溪,后被剿灭。</p><p class="ql-block"> 五是清咸同兵燹,瀫西战况惨烈,人口十之存二。诸葛村药材交易街被夷为平地。太平军曾利用石窟屯兵,在这里聚集十万人去攻打严州,故而现今仍能在石窟见到太平军遗物。</p><p class="ql-block"> 光绪县志记载的时侯,永昌溪河道已不在石窟区,因咸同兵燹之时距光绪县志修志时间相近,推断太平军占领时河道己改变,石窟已荒废。本人认为,造成河道改变的应该是洪水、泥石流造成上游河道淤塞改道(见图),而此地河道消失才导致石宕随之荒废。</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气息来自1400年前。什么概念?就是唐僧取经的年代。谁知道哪个山洞里,曾经住过黄毛怪?千年狐狸修成仙,在这佛号阵阵、仙气腾腾的山谷里,看着迷人的风景,听着美丽的传说,踏着千年的遗迹,谈着穿越时空的故事,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这里曾热闹过,管事的,报道的,测绘的,潜水的都来过,现在平静了。趁着此时,不妨来此地打卡,享受一下家门口古文化的气息,看看原汁原味的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千年洞窟今人游</p><p class="ql-block"> 不见永昌古溪流</p><p class="ql-block"> 深谷幽涧清净地</p><p class="ql-block"> 厚重沧桑话春秋</p><p class="ql-block"> 2022.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