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丰洞望雪山

老O

<p class="ql-block">  深秋,云淡天蓝,山林尽染,原野洒金,气候清怡,恰是这个季节最惹驴人愁。10月30日,应古粤之约,二十多驴友驱车汶朗丰洞。</p><p class="ql-block"> 车至山脚,沿蜿蜒崎岖山路二十分钟到了丰洞水库大坝,水库不大,目测300亩。库尾有几层梯田痕迹,梯田之上除有几间破旧的砖瓦屋,还有多处断墙残垣,要不是有一两个后人在这里养牛牧羊,修葺故居,估计又会变成怀集版的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 丰洞由高山和雪山两座山脉以环抱状形成一个半闭合的高山盘地,东南面开阳,高山顶海拔789米。据丰洞后人麦老师说,麦姓先祖自明成化年间从麦屋田心迁上丰洞繁衍了26代人,缘何迁此已无所考究。后有李、林、范和张姓人家陆续迁来,解放后建立了丰洞生产队,隶属汶塘大队管辖。至1968年,约有200人,麦姓人口众多,约廿多户,李林次之,张姓最少,有2户人。山上共建7间祖堂(厅屋),麦姓3间,其余各一。</p><p class="ql-block"> 丰洞人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丰富的山林资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采松香、伐杉木,用木头车运,用肩膀挑,将木材和松香输送到洽水墟售卖。商贩将货物通过水路,经过洽水、凤岗、甘洒、坳仔等镇,在坳仔象角,也就是象角古庙(也称水路驿站)的位置流入绥江主流,再经广宁、四会,在四会马房汇入北江,运往世界各地,有专家说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六十年代松香18元担(百市斤),挑到洽水墟工钱1元2角,刚好1斤猪肉。此外,先人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到高塘、牛绳坑、平山坑等山冲开垦田地,共筑良田近百亩,过着自给自足又略有结余悠闲自在的生活,当年每个成年人都有几文压袋钱,山上适龄青年的家里从来不缺媒人探访,甚至有的早早下订,来个童婚、腹婚。山里人过着环境封闭但思想不封闭的生话,非常重视后代的教育,明清有私塾,新中国有学校,一张讲台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班娃娃就成了一个学校。校内书声朗朗,校外鸡犬相闻,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炊烟袅袅,仿如陶渊明笔中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新中国百废待兴,祖国建设的号角打破了山村的宁静。1966年,为了响应全国兴修水利工程的号召,汶朗公社组织各大队社员以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按照水利建设以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以蓄为主的“三主”方针,兴建了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发电综合利用的丰洞小型水库。据说,当年移民搬迁政府是没有货币补偿的,田地是由邻近的生产队“众筹”割让的,有部分是搬迁户“开荒”的。住房是由社员互助印砖砌墙盖瓦共建的。丰洞人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在三年时间内陆续迁落桂湖金鸡等地。从此,山上又沉寂了半个世纪,唯有灰砖和绿瓦印记着那段悠长岁月。</p> 大坝角度。 从高山顶半山俯视水库全貌,对面就是雪山顶,每逢冬季,以前山顶都有霜雪,故先人美其名曰“雪山顶”。 以下三张是威峰户外群主古粤航拍作品 库尾的林姓故居,排行十二的林大哥为我们的食宿提供了方便 屋前的几棵枫树逐渐变红了 柚子不大,但很多,酸中带甜的味道吸引了一班油腻驴友。 古粤航拍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从庙冲登高山顶。</p> <p class="ql-block">庙冲,顾名思义因山冲里供奉一座神庙而来。后因文革年间“破四旧”而毁。</p> 登顶基本上都是顺脊而上,约40分钟可登顶。 近山顶,有“防贼防敌”的工事痕迹,若有来犯者,将全村老少转移到山顶,确保族人安全。 据说,五十年代,山中还有老虎,由于全国原生态林改种松杉造成食物链的收缩,老虎瞄上了村内的牲畜,麦老师说,幼年还听到晚上牛与老虎搏斗的声音,村内青壮年以敲锣、点火、吼叫等方式驱赶老虎。 在高山顶,东望洽水,西看连麦,南俯汶塘。 俊男美女纷纷留影 晚餐两只鸭一盘全猪,还有宝姐秘制包子,美丽和吗叮琳免费提供红酒陈酒各5L,觥筹交错,谈天说地,复制着山里人往昔热闹的夜晚。 户外风险无处不在,出行须谨慎。 荡失路的网红车 物是人非,情怀未了。 回程在山脚下的石场留影 古粤航拍 感谢古粤领航,众驴友护驾,感谢麦老师的深情回忆。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爱护大自然,在户外不要乱扔垃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