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红山古国研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从考古发现分析前五帝时代及五帝时代的中华文化格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放眼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华夏大地主要活动着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区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区集团;以大汶口文化和崧泽文化为代表的东南沿海文化区集团这三大文化集团”。赵宾福、薛振华以地层学为基础,通过陶器之间的共存关系和形态比较分析,将红山文化自早至晚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处于仰韶时代早期,年代与中原地区的半坡文化晚期和后冈一期文化相当,约为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第二阶段处于仰韶时代中期,年代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相当,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第三阶段处于仰韶时代晚期,年代与河套地区的庙子沟文化相当,约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从时间上看,属于红山文化第三阶段(晚期)的牛河梁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有4例,东山嘴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有1例,小东山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有1例,五道湾碳十四测年数据有1例。根据测定的数据来看,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进入古国阶段的时间当在距今5500-5000年,属于前五帝时代。这一阶段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和红山文化三大文化集团逐鹿中原中国北方文化的总体特征是:距今约6000年,在庙底沟类型的强势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长达七八百年的稳定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时代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早期中国文化圈。而这一时代也被称为“庙底沟时代”。</p><p class="ql-block"><b>一、庙底沟时代(距今6000~5000年)</b></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6000~5500年的红山文化中期是庙底沟文化扩张的时代,距今约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辽西地区进入红山古国时代,中原庙底沟文化开始走向衰落,在燕山以北的影响力逐渐退回到燕山以南,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受到刚刚崛起的大汶口文化的挤压,势力范围逐渐被向西压缩,但这一时期由于大汶口文化尚未深入辽西地区。这一方面使得红山文化得到了自由发展,并最终进入古国阶段;另一方面也为大汶口文化向燕山以北扩张提供了空间。张忠培先生对于这一阶段的中华文化格局有过详细阐述:“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分布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和燕山南北及西辽河流域的诸考古学文化,出现了普遍性的剧烈动荡。形成了新的格局:(一)永定河以西的黄河流域,西阴文化统一的局面已经解体,自西面东分别转变为马家窑及其后继者半山文化、以菜园子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半坡四期文化及随后的泉护二期文化、庙子沟文化、义井文化秦王寨文化和大司空文化。分裂代替了统一,出现了形式上与中国历史上诸侯割据类似、性质上有所区别的局面,形成了相互之间竞进的势态,加速了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开发。(二)同时,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的诸考古学文化,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汶口文化刘林期→花厅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在燕山南北及西辽河流域形成了雪山一期文化,红山文化也已步人它的后期阶段。其时,已改变了西阴文化向东、南扩张和主要、甚至单向影响其他文化的局面,形成了相互影响、碰撞、对抗,甚至是分布于东、南的文化影响了分布于西方的文化,呈现出强力的文化渗透,乃至造成逐鹿伊、洛地区的形势。”张星德先生就庙底沟时代红山文化的形成过程做了阐述:红山文化的早期主要接受来自后冈一期文化的影响,随着庙底沟文化势力的强大,红山文化开始与庙底沟文化接触,受庙底沟文化影响,这时红山文化进入了它的中期阶段。庙底沟文化势力消退后,在黄河流域地区多种新兴文化酝酿并发展起来,自西向东存在着海生不浪文化、半坡四期文化、大司空村文化、秦王寨文化等等,东边的大汶口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红山文化晚期遗存中,除了该文化自身的因素外,还可以看到来自海生不浪文化的因素(如重叠三角纹彩陶)、来自大司空村文化的因素(如敛口,耸肩、小平底的深腹钵)以及来自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如双钩纹彩陶、唐兴翼陶)等等,这些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属于不同经济类型的因素在红山文化地区相碰撞,推进了红山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山文化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以坛庙冢以及与之配套的玉器群等体现的文明星星之火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了。赵宾福、任瑞波两位学者从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发展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前五帝时代仰韶——庙底沟彩陶对辽西地区的影响,认为中原彩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500年)是东北地区彩陶的初始期,彩陶的器形和花纹比较单一。左家山下层文化、新乐下层文化、赵宝沟文化中都出现了红顶钵和红顶碗式的彩陶,这些简单的彩陶可能与老官台文化有关系。第二阶段(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4000年)集中出现在红山文化,出现的彩陶花纹为三类细平行线纹,很有可能是从后岗一期文化传播来的。第三阶段(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彩陶出现在红山文化和哈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花纹包括双勾连涡纹,单勾连涡纹,是受庙底沟文化彩陶旋纹影响而产生的。第四阶段(公元前3500~公元前2500年)彩陶出现在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遗存中,在这一阶段的彩陶花纹中,与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类型共见的花纹有方格纹、三角纹、垂鳞纹、双勾连涡纹,与大汶口文化共见的彩陶纹饰包括双勾连涡纹、方格纹、残折线和残弧线纹,与雪山一期诸遗存相同的纹饰包括折线三角纹、实心三角纹。上述彩陶花纹中,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各类彩陶无疑是大汶口文化北传的结果。方格纹、三角纹、垂鳞纹从庙子沟文化向东传人东北辽西地区。可见距今约5500~5000年随着庙底沟文化走向衰落,大汶口文化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红山文化所在地辽西地区获得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期。这一阶段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进入古国阶段,获得了独立发展。</p> <p class="ql-block"><b>二、大汶口时代(距今约5000~4500年)</b></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5000~4500年是大汶口文化鼎盛期和燕山南部雪山一期文化、燕山北部小河沿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东方沿海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集团势力范围急剧扩张,首先向西取代了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占领了整个中原地区;然后向北扩张,在燕山以南形成了雪山一期文化;在燕山以北取代了北方的红山文化,占据西辽河流域,形成了大汶口文化因素占主导的小河沿文化。苏秉琦先生认为这一时期东方对中原的影响大于中原对东方的影响,他指出:“在它们的前期,我们很难分辨两者的哪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更多一些,两者在文化面貌上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而在它们的后期,则显然像是东边对中原的影响要多一些。”郭大顺先生认为:“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以大汶口文化对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为主,而中原对东方的影响减弱。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更有大汶口人向豫西地区的大规模移民。高广仁先生指出:“大汶口文化前期同西邻的仰韶文化有相当密切的交往,主要表现为较多地吸纳河南仰韶文化因素;同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也见到釜形鼎之类的东方因素。到后期……主要表现为大汶口文化向西影响的力度加大,远及洛阳和信阳地区,更有大汶口人以相当的规模沿淮河北岸向西迁移。”栾丰实先生指出:“在仰韶文化晚期阶段,随着仰韶文化的衰落和大汶口文化的崛起,中原和海岱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中原仰韶文化对东方的影响迅速回落并趋于消失,而东方对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和影响渐居主导地位,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徐基先生也指出大汶口文化对中原的影响有从文化交流到人口迁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大范围、大场面、深层次的移民进驻和扎根繁衍”。此外,小河沿文化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大汶口文化向西辽河地区扩张的标志。小河沿文化发生于红山文化中晚期,在红山文化晚期阶段曾经经历过一个并存的阶段;红山文化结束后、小河沿文化仍然延续了若干时间,其间与以黄河下游地区为分布中心的大汶口文化有过较为密切的联系。可见,距今约5000~4500年的大汶口时代大汶口文化取代了庙底沟文化,向西、向北扩张,影响了整个中国。这一阶段辽西地区红山古国衰落,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大汶口文化因素占主导的小河沿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p> <p class="ql-block"><b>三、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4000年)</b></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4500~4000 年是中原龙山时代,龙山时代灰陶取代红陶成为主导因素应该是受大汶口文化晚期影响的结果。张忠培先生以空三足器演变为视角详细探讨了距今约4500~4000年的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他认为约相当于泉护二期文化时期,居于颍水上游禹州市的秦王寨文化居民(谷水河遗址三期)吸收了西夏侯期大汶口文化陶鬻这一文化因素,产生了空三足器概念,随后,秦王寨文化居民以陶鬻的空三足器概念,将传承下来的釜形鼎改造成釜形,导致其考古学文化为之大变,秦王寨文化居民便从秦王寨文化发展到了荆村文化(即以往称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荆村文化形成之时,向西越过函谷关和潼关,沿着渭河河谷发展,将约自华县以东的陕、晋、豫交界地带的泉护二期文化居民或其后裔挤到渭河河谷的南北两厢荆村文化进至武功浒西庄遗址H33时期之后,便以釜形之空三足的概念将传承下来的联体单把罐形釜灶改造成为灵台桥村H491和H4:32那样的宽弧形挡单把鬲,造成考古学文化之大变。至此,约自华县以西的荆村文化居民,进入了客省庄文化的发展阶段。此后,居住在晋中地区的泉护二期文化这一文化谱系的一支系的居民,发展到太谷白燕遗址F2及F4时期吸收了荆村文化金形的空三足器概念,将其传承下来的与灶配套的折沿陶釜,改造成与荆村文化相区别、形态又不同的折沿釜形晕。随后,白燕遗址以F2及F4遗存为代表的文化居民又以折沿釜形晕的空三足的概念,改造了传承下来的双扳手联体釜灶,使之成为侧装双錾手宽弧形挡陶鬲。同时,又创制了单把宽弧挡陶鬲随之,呈现出考古学文化之文化大变,使之走出了传统,步上了杏花文化的发展旅程。这股空三足器革命浪潮继续向前推进!当杏花文化走到了它的宽平挡鬲阶段时,我们看到约自洛阳盆地以西的陕、晋、豫邻近地区形成了以陶和侧装双鑿宽弧挡陶鬲为核心的陶器组合的东关文化。东关文化吸收了客省庄文化的单把尖角挡陶鬲,转变为三里桥文化。东关文化的陶形态多样IH198:11这样形式的陶晕是其主流形态。这类陶晕的形态和荆村文化主流形态的陶不同。当不是传承荆村文化陶的产物。从它上部的陶釜来看,颇像泉护二期文化的陶釜。泉护二期文化的陶釜,当是它的祖源。故可认为是泉护二期文化的后裔,受到了荆村文化陶翚概念的启发,将陶釜改造成陶晕。制成了形态和荆村文化不同的另一文化谱系的陶。接着,掌握这一陶翚的考古学文化居民,又模仿陶将具有自己特色的联体釜灶革新为侧装双攀手宽弧挡陶鬲,这样,便将自己的考古学文化推进到了东关文化发展阶段。可见,距今约4500-4000年的龙山时代彻底地用灰陶代替了彩陶,更深刻地进行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这一阶段辽西地区小河沿文化衰落,夏家店下层文化形成并获得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