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11年8月15日PM</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郞木寺,下午到了我们这次游程的最后一站——腊子口。</b></p><p class="ql-block"><b> 腊子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川西通向甘南的重要门户。</b></p><p class="ql-block"><b> 腊子口天险雄踞腊子河,东西两座山峰聚拢形成一道石门,两面是斧劈刀削般的悬崖绝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最宽处有30米,最窄处只有8米,中间就是腊子河。腊子河水流湍急,河上只有一座1米宽的小桥供人畜通行。腊子口周围全是祟山峻岭,一直向上延伸,两边绝壁峭立。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b></p><p class="ql-block"><b> “腊子口”是藏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如今的腊子口已天险变通途,不复往年的险绝雄峻,但是两岸岩壁上的弹痕仍然依稀可见,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 <b>1935年9月,红军从四川若尔盖历经千难万险到达甘南迭部境内,为走出岷山北上,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由国民党鲁大昌部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b></p><p class="ql-block"><b> 9月16日,经过红军五次猛烈攻击和15名敢死队员的浴血奋战,激战一昼夜,终于在17日凌晨6时突破了天险腊子口,打通了甘肃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b></p> <p class="ql-block"> <b>腊子口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险关,红军冲破这道关口,就如同鸟儿飞出了笼子,鱼儿跃过龙门,国民党军想借恶劣的自然环境把红军饿死、困死的计划宣告破产。腊子口战役胜利后,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西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b></p> <p class="ql-block"> <b>为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1980年8月21日,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宽2.5米,象征着二万五千里,高9.16米,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亲手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八个大字,北面刻写着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b></p> <p class="ql-block"> <b>“激战腊子口”大型雕塑,气势恢宏。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地,驰名中外。</b></p> <p class="ql-block"><b>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的不远处,还有一块纪念碑,竖立的大石碑上写着“绿色长征发起地”,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镌刻着《绿色长征宣言》。原来是迭部县坚持以“红”带《绿》,推动绿色发展,开启了一场新时代的“绿色长征”。2009年,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中国生态学会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提出了“绿色长征”计划,发起了“绿色长征”行动。</b></p> <p class="ql-block"><b> 瞻仰好腊子口战役发生地,我们这次的西部行也就落下了帷幕。接着叁天我们一路向东,在18日返回到出发地上海。</b></p><p class="ql-block"><b> 此次西部行,历时35天,行程约一万六千公里,游览了河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名胜古迹,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值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