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我的母亲

YW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母亲的慈祥、随和和自在,使家里融进了更多的亲情、温暖和欢快。八十多岁的她,做针线活儿仍可不用戴老花镜,穿针引线也不逊于儿女。她特别象她的母亲,从早到晚手脚不停,一会儿理理桌面扫扫地,一会儿帮着烧烧开水摘摘菜,全家人特爱吃的糖醋排骨,她更是隔三差五的给烧上一大碗,每一次她都会乐此不疲的介绍这传了几代人的淅江菜,还有那湖南风味的狮子头、榨鱼条,香喷喷的味道之中又多了一份浓浓的家乡情。一个星期里总会有二三次走着到市里转转,时不时带些小点心回来让大家尝尝,她的“偏心”让我吃上了许多从小就馋嘴的东西,也许是我总是吃不胖,只要一坐下来她会自然而然的催着我:吃一点,多吃一点。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我们倒上一杯热开水,叮嘱着多喝开水身体好,一口口热开水里都伴着她老人家的余温。晚上陪着她看电视,不知是爱好相同,还是母子连心,还是她有意在照顾我,“雪豹”、“延安爱情”、“中国远征军”、“我是特种兵”……军人题材成主旋律了,她聊起情节的神态一点儿也不比我这个当过兵的儿子差。她的耳朵有些背,时不时我们说东她听成为了西,好象讲相声一样大家笑个不停,“我说错了?”“因为你能长寿,我们高兴呀!”,听得她老人家乐得也和小孩子一般! </p><p class="ql-block"> 闲不住的她,很快也成了我们手工制作的热心人,她常常乐呵呵的说:多动手指脑子灵,帮帮你们也是帮了自己。还灰谐的称自己是初级劳动者,只能做做简单不繁的折叠活儿了。虽然叠得比较慢,手中出来的三角插个个整整齐齐、有轮有角。都说“火车头”的作用非常大,可不是吗,一个来月全家人就叠出了一万多只三角插。没过几天她还告诉我,已经有点小巧门了,中心线的鏠儿稍稍留宽一点点,等你组合的时候就要方便得多,我试了试还真是那么回事呢!她特别喜欢插出来了白天鹅、孔雀等小动物,她还“自作主张”代我向我姐姐承诺,一定带最好的给你放在家里作为饰品。她几次和我唠叨会不会做这能不能做那,我想肯定又答应了谁了。呵呵,只要她老人家高兴,我们就不断地向“大师级”水准去努力!</p> <p class="ql-block">  最近,她老人家又给我提建议了:能不能再多搞点花样出来呀?真的是“知儿莫如母”呀,一段时间来我正琢磨着怎样把三角插和其它的手工结合起来,让手工作品更立体更生动一些的事儿。在网上搜寻时看到了手工衍纸画,感觉对思路有门儿了,立刻动手试了试,一幅“玉兔迎春”的简单衍纸画就成形了,还把一些小部件摆放在电脑板面上,看得心里乐滋滋的,母亲和大家连声都说:好、好,很好看!准备在制作孔雀时先试验一把,三角插做身子,衍纸做尾巴并让它置身于花草丛中,取其之长来充分表现孔雀的美丽动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在看网上衍纸画时,国外用英文字母做的作品尤其好看,突然来了一点灵感,能不能结合中国书法来做呢?看来只要有心,无路也是有路,找了几个艺术书法字随意摆了摆,预感到其中有戏,认定还会是好戏!请母亲和大家瞧了瞧,都不断的夸:不错、不错,更有中国味了!这样的“给力”,让我的信心迅速“攀升”,手指间舞动的节奏也跟着变快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每到夜晚,无论我是在做手工,还是在整理摄影照片,或者是在看电视,时钟眉头一笑的那个时刻,母亲都会提醒着:去洗洗了,按时睡觉了!似乎儿子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联想到摄影师崔波拍摄的《俺爹俺娘》,真情至深,催人泪下。望着母亲走动着的身影,耳边仿佛响起《母亲》那首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