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十月天 共谱教研新美篇——廊坊市第十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霸 拿 拿

<h3>  老师有千面,他不是诗人,胜似诗人;不是演员,有演员的表演才能;不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思索;不是将军,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老师就这样在课堂不断展现他的十八般武艺。</h3> <h3> 一、“教”以潜心</h3> <h3>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市级骨干教师董连祥与六二班的同学们为全体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桥》。董老师立足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精心准备,大胆尝试,将项目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为大家呈现了一堂高效的课例。</h3> <h3>  课堂上,董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浏览文章等方式以读促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br>  在一次次的阅读中,董老师也带领学生完成的课堂的两大任务:一、理清“起因”“经过”“结果”。二、提炼关键情节,叙述主要内容。<br></h3> <h3>  除此之外,董老师引导学生利用任务单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找到四次“冲突”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亦促进其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深刻的贯彻了新课改中的“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理念。<br>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h3> <h3>  课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优美,真是一堂美的盛宴。</h3> <h3> 二、“学”以内化</h3> <h3>  活动中,全体语文老师认真聆听,细心观察,用心记录课堂上的每一个亮点。</h3> <h3>  课后,董老师也从“四维模式”“大任务群”“小任务群”以及“课程设计框架”几个方面为老师们讲解备课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既要形式新颖,又要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收获。</h3> <h3>  董老师强调:“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越来越成为实施人才竞争战略的主场。研究新模式、新方法不是要摒弃标准,而是要提高标准。”鼓励老师要敢于挑战,勇于突破!<br></h3> <h3> 三、“研”以致远</h3> <h3>  全体语文老师也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发表自己对这堂课的看法,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h3> <h3>  张孟竹老师评价这是一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语文课,董老师授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环节紧凑,课堂效果非常好。</h3> <h3>  周妍君老师认为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h3> <h3>  陈主任从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表现以及老师的教学状态进行了点评。周主任指出董老师在课堂上要强烈的目标意识,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对学生的评价,或教学手段选用,都指向教学目标的落实。</h3> <h3>  最后米校长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总结,鼓励老师们大胆尝试,尤其新教师队伍更需要将理论转变为实践。要将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应直接给予学生“鱼”,而是要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的助推器,相信大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在不断追寻理想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h3>

老师

课堂

学生

教学

教研

语文

在读

教师

任务

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