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鼓浪屿

水中月

<p class="ql-block">  2007年我曾经在厦门鼓浪屿民宿住过一晚,后来又来过两次厦门,但都没有上岛,阔别15年后今天再次登岛故地重游。由于疫情的影响和自己岁数的见长,游览鼓浪屿后还是觉得有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收获的。</p><p class="ql-block"> 这疫情限制了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原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鼓浪屿突然慢了下来,再也不用被导游和游客裹挟着前行,我们上岛后不用排队在核酸小屋做了核酸,然后随心所欲的在各巷子里散步闲逛,拍照的时候为了画面里有人的灵动还需要等上一会才能捕捉到人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下,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鼓浪屿“为何会因鼓浪石得名。那一块两米多高、中间有洞穴鼓浪石,涨潮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只有当你静静的在小巷穿梭时才会仿佛觉得有鼓声若隐若现的传来,“鼓浪屿”岛名正是由来于此。</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别墅之岛" ,岛上四季如春,4000多套别墅风格各异的散落在山坡、海边的绿树丛中,幽静别致,他们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恢弘大气,有的古朴典雅,有的中西结合,构成鼓浪屿标志性的风景线,和上海外滩一样,有万国建筑博览馆的美称。 岛上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别墅?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后,厦门港成为中国“五口通商”之一,先后有14个国家在鼓浪屿建国家领事馆,洋商都纷纷来此经商居住生活,在海外发了家的福建富商也在这里兴建别墅住宅,鼓浪屿一时成为洋人和富豪的生活区,随后带来的就是一流的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配套,1937年后,抗战爆发,这里又成公共租界,西方先进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几乎无缝对接,鼓浪屿曾经名人辈出,光院士就出了8位和此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音乐之岛",无车马喧嚣,唯有涛声阵阵、琴声悠扬。五六十年代,每十户人家就拥有一台钢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鼓浪屿拥有的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2万多居民,岛上却有5000余台钢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100多个音乐世家,</span>因此,鼓浪屿音乐人才辈出,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钢琴、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岛上还常年举办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音乐周等重大音乐活动。目前建有钢琴和风琴博物馆,供游客参观。</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爱国之岛",郑成功曾在日光岩屯兵并训练水师,后收复台湾。如今龙头山寨水操台遗址保存完好。日光岩又名晃岩(石头裸露无任何遮挡,阳光之下反光晃人眼之意),为鼓浪屿最高点,顶端海拔96米。相传,郑成功带兵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岛上还建有郑成功巨幅雕像,郑成功纪念馆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有"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一说,我等一鼓作气登顶日光岩,天公作美,蓝天白云,</span>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有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时登楼的情怀: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p> <p class="ql-block">【后记:毓园】再次来到毓园,景致和15年前几乎一样,这毓园为纪念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而建,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一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治疗无数妇科病人。毓园之"毓",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易中天和袁隆平均为林接生。我和小卢扫码进纪念馆参观,后来到园内五位小孩铜像处(意为接生五万婴儿)逗留,好友秦女士会其意为我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后记:掼蛋】黄家花园餐厅就餐后,有两个多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等几个牌迷抓紧时间找个地方喝茶掼蛋,旁有女士观战。战斗正酣,突然耳边有熟悉声音传来,抬头看,巧遇故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