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古城的印象

周锐

<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今天我们无法进入原行程的阆中,只好换了个景点,去了白衣古镇。</p><p class="ql-block">白衣古镇在四川平昌县,过去没有听说过,我们去过太多的古镇,有恩阳古镇做基础,本不抱什么大的希望,阆中去过,所以也无所谓。当我从白衣古镇出来,虽不认同小镇的许多做法,但从内心接受了这个新增的景点。</p><p class="ql-block">古镇距离平昌县城有25公里,从巴中过来也有2个小时,山路不好走。我查了一下,古镇始建于秦汉,这里曾是古代柳州城遗址,居然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悠悠巴河绕镇而过,使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景区面积达2000公顷,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我全然不知。国家土地太广袤,历史文化太丰茂,不知道也自然。</p> <p class="ql-block">小镇很安静,停车场还没有一辆旅游车,古镇四周没有什么游客,广场上也没有几个人,连工作人员都不见人影。</p> <p class="ql-block">接待的广场面积很大,只有一条弧形的长廊,我仔细打量这环境,还没有见到半点古镇的样子,也不明白这块空地的用意。</p><p class="ql-block">和恩阳古镇相比,觉得这里的开发欠缺点什么。2015年9月18日,白衣古镇启动恢复建设,以“水乡古镇、士绅文化”为主题,通过对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修缮、复建,整治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保护古朴的历史环境氛围,再现白衣古镇完整历史风貌,为承接古镇文脉,古镇建设按照“造型不变、结构不变、材料不变、工艺不变”的理念,尽量保存白衣古镇的风貌遗迹,做到“留古、复古、仿古、用古”。以古镇核心区为中心,规划打造“一带六区”:滨河观光带、故城古道展示区、生态休闲体验区、文化休闲度假区、山水田园居住区、民俗文化传承区、古镇南口景前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镇的入口,边上就是巴河了。</p> <p class="ql-block">数一数古镇的入口 ,好像有三个,我依然没有明白为什么搞了三个入口,因为游客中心是个入口,弧形长廊那里有个石坊,也是个入口,这里又是个石坊,一个和建筑连在一起的石坊,估计这以后是个收费口。</p> <p class="ql-block">入口的旁边我见到了几个正在写生的学生,很兴奋地走过去看,这个季节出来写生的学校不多,一问才知是这里准备考艺术类大学的高中学生。</p> <p class="ql-block">走入小镇见到墙上的情景照片,是古镇过去的写真,这种形式第一次看到是在都江堰镇上,但比这里做的好,因为那里将一部分画面做成了浮雕,视觉效果更生动。而这里用雕塑来体现,雕塑和壁画联系得有点欠缺。它的本意是体现历史文化,可能起的作用不大。</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条街,看来完全是新修缮的,连机构都是相同的,已经快十点了,街上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我见过白衣古镇的旧照片,旧旧的木色,不同的建筑样式,今天的街不如过去旧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三米多宽的青石板路,约有70-80米深,刚下过雨,石板路滑滑的,这种感觉极好,会使人幽古思情,只是街上只有两家开着门,确少了人气。尤其是街上的建筑,把“古”字给断送了,这是断然和恩阳无法相比的。</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江西婺源篁岭顶上的商业街,开发商是从其他村将旧建筑一间一间搬过去的,修旧如旧,才把持了古村落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我在网上找了白衣古镇过去的样子,相比之下更喜欢过去的样子,那样才是认知中古镇的样子,浓重的油漆和崭新的石板路,千家万户不变的形式感不属于过去。</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白衣古镇老街。</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贞节牌坊。</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街口。</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名人宅第。</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石坊牌楼。</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部分民宅。</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没有个性的招牌和营业空间。</p> <p class="ql-block">所以,古镇失去历史文化的沉淀就成为空壳,一个没有灵魂的空间。就好比你把古物件的包浆给洗干净了。</p> <p class="ql-block">穿出白衣古镇的商街,就是古镇原来最精致的地方,这里集中了文昌阁,最著名的白衣庵,古戏台 等,过去俗称“三宫六庙”的地方,大部分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建筑是老的,至今有百十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白衣庵原为明崇祯甲申年(1644)初建的大佛殿,供奉白衣观音慈像,后改名为白衣庵;清甲申年(1884年)遭火焚后奉旨重建,清皇帝允许取样皇宫,动用通巴两河13年河道税银并募集银两十万,在全国调集能工巧匠,历时10年,建成了规模宏大、气象非凡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白衣庵,只见有男性主持,又见劝人募捐,就退出了。当然,清末的建筑在我国也算不得古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白衣庵的正对面是灵官阁,二层是个戏台,宽10米,深5米,也是清末一起建的戏台,后台的两侧有二门 ,应该是演员的进出道,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戏台三面的木雕栏板,如果是旧物,绝对是收藏级的东西,有八仙过海等故事,雕工是一流的。</p><p class="ql-block">戏台之上另有一小亭,这个造型很奇特,在戏台建筑里很少见,小亭不大,也就十多平米,不知何用,而且这种戏台多设于公共广场,或有钱人私宅和会馆,设在庵堂前也是个惑。</p> <p class="ql-block">戏台保存得不错,有很多细节可探究,在中国古建筑里也是个专题。我曾在亳州花戏楼里介绍过。架空的戏台是有讲究的,它的位置和高低得估计看戏人的感受,一般私宅的前客堂要高出地面一米左右,我们以恩阳的万寿宫戏台为例,两侧的建筑更是观戏楼,而这里的戏给谁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恩阳古镇万寿宫的戏台,和亳州花戏楼的样式很接近,和自贡盐商会馆的戏台也接近。但白衣古镇的戏台是有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那栏板上的木雕我仔细看了,有现代机雕的痕迹,怀疑是近作,从清末到今天也有百十年,老木头也早该开裂了,修缮者是否将老木雕重刻,把老物件给换走了,不知老的到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这就像将老包浆的家具重洗一样,令人哭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穿过戏台往南,就可见一大宅,门上有“吴家宗祠”门匾,门前有好大一块空地,正门朝着巴河,见此环境就有人喊出“好风水”的声音来,这真是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吴家始祖是吴鸣琳及张太母,从江西挑担煮食元宵辗转来到白衣,依靠小食、帮人洗衣度日。吴张夫妇为人厚道贤惠,教子有方,吴氏子孙英才辈出。清代吴氏,涌现出了翰林2人,进士4人,举人8人,在朝为官者达40多人。</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清光绪甲申年(公元1884年),白衣古镇遭大火焚毁。其时白衣吴氏正值鼎盛时期,为光绪得力干将,光绪得知就下旨重建,就基于吴家有人在朝中做官,建成了规模更宏大、气象非凡吴氏宫邸。因为吴家文风盛,所以准建奎星阁、荫字室(吴氏宗祠),使白衣古镇盛极一时。</p><p class="ql-block">1884年,在河对面的云梯山上,由吴铣(吴氏家族第一个翰林)用一石两斗(约500公斤)米铺地而书一巨大“魁”字,再摹刻于悬崖巨石岩壁上,与奎星楼、荫字室相互辉映,构成一个别致的“魁星点斗”的奇妙景观。</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魁”的“鬼”字头上少了一撇,寓意为把鬼的头砍掉,得以辟邪。</p> <p class="ql-block">吴家宗祠为三进院子,这是一进院子。</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年间出生的白衣庵学士吴德溥,以同知分发贵州,他在贵州平定苗乱后,光绪皇帝召见,问及他的出生地时,吴德溥风趣地吟诗答曰:“小0台照白衣,凤凰展翅扑蒙溪,鲤鱼趿子回头望,步步登高上云梯。”这既道出了他的出生地,又赞美了白衣的风景。吴德溥四句言豢,光绪当即赐皇马褂,并赐姓“格鲁吉达”,旋擢按察使,署云南布政使。</p> <p class="ql-block">吴家宗祠第一进院有回廊,并在两侧设仆人房。</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子的正屋为五间,是吴家的历史陈列,有圣旨和实物,有族谱和族人人物介绍,有历任官员介绍,只是不知陈列的实物真假与否。</p> <p class="ql-block">对这样的家族我肃然起敬,持有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学堂。</p> <p class="ql-block">在吴家大院的右侧有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是一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妇女贞节品德而由官方立的牌坊。</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看到的古镇真正的老物件,用木架子支撑着它的存在。牌坊上“孝节”两字依稀可辨。原来的牌坊大概不应该在这个地方的,一般有两种位置,一是村口,二是院门外。估计也是环境整治后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牌坊是老的,很多字已经看不清了。据当地人说,土改时铲了一批,文革时又铲了一批。牌坊上的顶也不见了。</p><p class="ql-block">一幅隐隐约约的对联确定了它是李夫人牌坊。“节励冰霜家传母教,光照日月世启人文”。据资料介绍,这里的牌坊原来还不止一个。</p><p class="ql-block">牌坊背面破坏更加严重,除了上方的图案,老的文字基本已经看不见了。石柱子的一侧能够看见“保护O地人人有责”,后来又被铲掉了。</p><p class="ql-block">其实牌坊的修缮在山西五台山看见很好的办法,老的留着,新的补上去,旧的不变,而新的可使牌坊重新立起来。</p> <p class="ql-block">牌坊下有石鼓,做装饰,也是破了的老物件,做了修补。</p> <p class="ql-block">这是禹王庙,全国有无数禹王庙,可见在国人的内心对祖先的认同。这个建筑现在是白衣古镇的文化中心,有图书馆和交流场所,也有旅游纪念品商店,花花草草,幽雅有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旅游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司第,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等,但太司什么官职不清楚,查清代官职,没有太司一职,故不知是否为太子太傅一职。从太司第的建筑规模来看官职不小,内设学堂,故猜想与学堂相关。</p> <p class="ql-block">古镇还有一个民国时期做苏州监狱长的,也有一所很像样的院落,借山势而筑,气势上也不输他人。</p> <p class="ql-block">建筑有一定规模,除前面为三进,后面有延伸空间。</p> <p class="ql-block">学堂的复制模式。</p> <p class="ql-block">我看见有一块标识,指着后面的一排房子,说是吴姓为村里孤寡老人所筑之屋,我有些戚然了,清代尚有官人为村里孤寡老人造房,此为何等境界。而我们今天用一辈子的钱才有一所小屋,或用退休金之全部去和他人合住一间养老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衣庵右侧的孔子广场,立有孔子像,但仔细观察,这孔子像与传统的汉代石刻上的孔子差别不少,好在我们谁也没见过孔子,无关紧要。</p> <p class="ql-block">孔子广场文昌阁前有四个大字,左边是“廉”“节”二字,右边是“忠””孝”二字,这四块石碑也是不简单的,是特地从江西运来的岳飞手书,那字苍劲有力,给予做人底气。</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门楼。</p> <p class="ql-block">又走出了白衣古镇,回首入口牌坊心有感慨,乡出名士,邻里沾光,白衣古镇才有千年辉煌,读书优则仕成为千万家庭的教育法则,没有苦读而成名的祖上,哪来今天的恩阳和白衣,至少在农村是如此,读书何错之有,任官何罪之有,光宗耀祖虽狭窄了一点,也是无可非议的。巴河流了几千年了,它见证了白衣古镇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