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磨促研 共同成长——希望小学四年组“一师一优课 研磨有效课堂”校本研修活动

望小六(六)

活动主旨 <p class="ql-block">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p><p class="ql-block">​ 当“双减”遇上“新课标”,为了促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提质增效,希望小学继续开展以“一师一优课 研磨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p> 春华秋实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p class="ql-block"> 承担本次献课任务的是四年组五位教师,接到任务后整个团队先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大家各抒己见,推陈出新,集团队的智慧,为课堂教学找到了方向;接着在团队的助推下大家进行了有效研磨,每一次磨课,教师们都在不足中进步,都在鼓励中成长;最后五位教师从容自如,精彩展示,赢得了校领导最中肯的评价。在整个活动中,每一位都满载而归,它见证了我们在磨砺中成长,见证了四年组团队在交流中心与心的融合。</p> 精彩回顾 <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上午,由学校语文工作室牵头,四年组的三位核心成员:纪锋奎、张花、包玉杰老师以工作室大主题为依托,确立了以“在神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主题的课堂展示。三位教师精彩不断:用心的课件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更激发了孩子们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清晰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育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花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紧紧围绕新课标设计教学,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想象力。最后借助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引导孩子初步了解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p> <p class="ql-block">  纪锋奎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一课,紧紧抓住文中四个动词:游、溺、衔、堙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在教学中,纪老师注意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赋予教材时代的活力,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出个人见解,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包玉杰老师的《普罗米修斯》环环相扣,流畅完整,放手让学生充分阅读,大胆想象。利用没有火与有火的对比,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在想象普罗米修斯受到的痛苦中,加深对人物品质的理解。最后包老师用自己原创的五律《天神赞》将本节课推向高潮。通过这节课看出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放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上午,数学工作室的核心成员:薛云和李冬梅两位老师围绕“在推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一研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两位老师通过迁移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在探究互动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p> <p class="ql-block">  李冬梅教师执教的《画垂线》一课,能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在课堂中,李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从逻辑思维到动手操作,落实“四基”,足以体现以人为本,并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薛云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一课,语言精炼准确,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归纳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善于联系已有知识体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高,并能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p> 复盘提升 <p class="ql-block">  课后,五位老师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积极复盘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如何创新。这样的复盘与反思,大家意犹未尽,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团队精神想必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价与总结。</p><p class="ql-block"> 首先,教务处胡法成主任对五位教师的课以及四年组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肯定了大家的努力、用心及付出,也为课堂重建提出了新要求,为每一位教师能成长为优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张宏校长则是针对教学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教学应从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每个环节都会有小惊喜,小彩蛋,学生有了兴致,课堂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阵地。张校长强调一位优秀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会更好地成为教学的管理者也会更从容地驾驭课堂。</p><p class="ql-block"> 最后,于红澎校长用“三真”对本次校本研修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一是真磨,每节课都会在不同的班级磨课,不少于两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长进;二是真评,组内成员之间评课的时候,没有老好人似的客套话,都直接指出缺点和问题,帮助授课教师纠正不足,让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三是真想进步,被评课的老师直言,就欢迎大家这么提意见,一次磨课改掉了很多不足,预约下次还要再讲公开课,不为荣誉,就是想在团队的力量下,快点成长起来。</p><p class="ql-block"> 领导们的肯定与鼓励,让老师们信心倍增,更有凝聚力了。</p> <p class="ql-block">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老师们在切磋中撞击火花,在琢磨中泛起涟漪。磨课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机会,更是一次专业素养提升的挑战。磨出来的是课,研出来的是方法,炼出来的是能力。在磨课研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仅收获了成长与思考,更收获了携手奋进的团队精神。</p> <p class="ql-block">撰稿编辑:苗春艳</p><p class="ql-block">审稿:张宏</p>

老师

学生

教学

教师

课堂

磨课

探究

研修

一课

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