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谱新用 传承经典</p><p class="ql-block">——《芥子园画谱》与烙铁结缘之后感</p> <p class="ql-block">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王春贺</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读书使人明理,读史使人明智”。学校为我们购置《芥子园画谱》,我们如获至宝。这本书,它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为美术老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引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芥子园画谱》,又名《芥子园画传》,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芥子园,并支持沈心友及王概、王著、王臬编绘此谱。画谱系统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通俗易懂、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皆得惠于此。称其为启蒙之良师,是一点不过分的。近现代驰誉画坛的大师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学习的范本,其中,齐白石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是当地有名的雕花木匠。一次,他偶然借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便用了半年的时间,如痴如醉地临摹勾影,反复揣摩,开启了自学国画的艺术之门,成为享誉世界的丹青巨擘,其影响力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芥子园画谱》门类齐全,囊括山水人物、兰竹梅菊、花卉草虫等,体例完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书中文字与图片相对应,文字很少。书中说“画树起于四岐法,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语言简洁、便于理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先单株再组合。系统有序,又浅显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每集开始均有序言,画法、口诀,后附古今名人图画。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就可以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以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 初习烙画,就与《芥子园画谱》结缘,它从用笔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到章法布局,都为我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结合自己对物象的理解及线条的把控,针对温度的高低,控制温度的同时,施以浓淡,以烙铁代替毛笔,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木板、葫芦、竹子、项链和箱子等物品上,使一件小物品成为艺术品,装点生活,装点自己。</p> <p class="ql-block"> 活到老学到老,艺术之路无止境。我们将继续探索与追寻,用手中画笔给自己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服务他人,感染他人,让生活多一些艺术气质。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