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我喜欢看老戏。令我最觉奇妙的,是插在演员盔帽上,那两根长长弯弯,颤颤悠悠,忽闪忽闪,弹上弹下的野鸡毛。<br>戏曲界的行话称野鸡毛为雉尾翎,简称翎子,长若160厘米左右。据说它是从活的成年雄雉身上硬拔下来的,因此这毛有活性,见光泽,弯曲灵便,韧不易折。<br> 佩戴翎子的戏曲人物以武将为多。他们晶亮华丽的盔帽上,装饰着两根黄黑相间花纹的翎子,一出场就威风八面,英气逼人。如《辕门射戟》的吕布、《杨门女将》的穆桂英、《八大锤》的陆文龙等等。<br>翎子是戏曲表演中一种动静相生的特殊道具,可以增添武打和舞蹈的美感,加强人物的塑造,推进剧情的发展,使戏曲表演引人入胜。如《三气周瑜》中,周瑜施美人计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此时他双手将翎子弯曲交叉叼在口中,二目作对眼状,盔帽上的珠子和翎子同时急促地抖动,活现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再如《杨门女将》中,穆桂英将西夏王打败后,右手耍着枪花,左手将翎子掏在手中,随着打击乐“四击头”的节奏,旋枪翻翎亮相,胜利的巾帼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又如川剧《别洞观景》的白鳝仙姑,在“高腔”的伴声下和“当切当切”的锣鼓点中,以风荷摇摆的身段,左掏一翎,右掏一翎,然后将双翎夹在手中,做出各种好看的舞蹈动作,十足地表现出她被美丽的自然风景所倾倒。而她表演时的那份灵动活泼、飘逸潇洒,也极大地感染了观众,令人目不转睛地融入舞台上的美。<br> 翎子的表演因角色的需要有许多技法,戏曲界叫翎子功:有掏翎、抖翎、叼翎、旋翎、耍翎等等。翎子虽然轻盈且有韧性,但耍弄之时的臂力和指劲拿捏要准,轻了夹不住,重了会撅折。一次我看《扈家庄》,一个青年武旦演的扈三娘,扮相、武功均好。只可惜她在打败王英后,亮相前竟弄折了一根翎子。这一来,人物形象就有些狼狈,胜利者“铩羽”岂不成了失败者?令人连叹可惜。看来练好翎子功并非轻而易举。 翎子的佩戴与社会观念的褒贬有一定关联。小时候,我对一些喜欢的英雄人物不戴翎子而疑惑不解。刘备的“五虎将”关张赵马黄为什么不戴翎子呀?杨戬是二郎神还有三只眼为什么不戴翎子呀?看了多年的戏后,渐渐似有所悟:翎子只是边野、草莽、妖孽的象征,凡是在朝为官的不能戴,在野造反的则应戴;神仙不戴,妖精要戴;汉族不戴,异族要戴。所以如刘备是汉室宗亲,麾下诸将无人戴翎;而曹操是篡位的奸雄,手下的将领多人戴翎。由此可知,戴翎分明有着贬斥的意味。费解的是,对旦角和小生扮演的角色,戴翎的正统要求并不那么严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翎的戏曲舞台效果却越来越强烈,贬斥的东西反成了美的转化,加强了人物艺术造型的感染力。由此及彼,联想到某些社会现象,受贬斥的未必是丑恶的,受抬举的未必是美善的。<div>(图片来自网络)</div><div>2022年10月2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