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摄影与欣赏》随笔之60

鸟路心语

<h3>鸟片中的朦胧美<br><br>当我们专注于鸟类摄影的数毛片时,不妨来点逆向思维,欣赏一下鸟片的朦胧美。数毛追求的是清晰,利于欣赏鸟儿漂亮的羽毛、多样的姿态,甚至神态。而朦胧则是相反,指物象的模糊不清。<br>有时照片并不是越清晰越好,反而是模糊不清的片子使影像变得扑朔离迷,如梦如幻,具有超越现实的美,这正是朦胧摄影艺术所追求的。如下两图所示:</h3> <h3>上图名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正是由于片中主体含糊不清,似人非人,于晨曦中站立于山顶之上,片名中的一个“静”字,令人充满想象,观日出?听鸟语?<br>下图名为:静谧的山村。晨曦中的山村被云雾笼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很容易使人浮想联翩:这云雾是云?是雾?或许是炊烟,山村的一天开始了。</h3> <h3>鸟类摄影家王智也热衷于创作朦胧片,如下2图所示:</h3> <h3><br>上图鸟形能辨,背景模糊,似雨中拍摄,使用较慢快门,仔细一想似乎又不对,能拍出雨丝效果的快门速度,拍不出如此鸟形吧!此片使人进入沉思。<br>下图中有多种鸟,都是剪影,破败不堪的铁丝网是清晰的,其含义是想表达鸟儿对所处恶劣环境的无奈?还是控诉?<br>野生动物摄影家边缘也有这类照片,见下2图:<br></h3> <h3><br><br>上图取自名为“远离尘嚣”的专访,整个画面朦朦胧胧,由于有了“远离尘嚣”的主题名提示,容易读懂此片含义,但不同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的解读。<br>下图取自名为“逐翅到世界‘边缘’”的专访,画面整体上是朦朦胧胧的,但鸟体与竹杆、竹叶还是能辨,属于极简构图,相比上图,此图的画意却深奥难测。<br>无法否认大师这两片的朦胧美。<br>模糊不清的照片多数人拍到过,都以为是废片,但曾有人撰文“你所删除的模糊摄影照,可能是别人手中的艺术杰作”。循着这个思路本人回放旧片,确实有些不被看好的朦胧片。<br><br>下面这张摄于云南曲靖念湖水库上游湿地。</h3> <h3>本意是拍摄太阳升起时鹤群外飞觅食的逆光片,无奈浓雾笼罩下别说逆光,连正常曝光都很难。画面中多数黑颈鹤很安静,似乎在等待天亮,有几只却引颈鸣叫,似乎有点焦灼不安,有只鸟已起飞,整个画面耐人寻味。</h3> <h3>下面这张摄于云南昭通大山包的逆光片。</h3> <h3>天色未大亮,在寒冷水中熬了一夜的鹤该饥肠辘辘了,此时的它们迫不及待的该是进食。片中鸟的个体行为不一,它们到底在想什么,不得而知。<br><br>下面黑鹳照摄于河北井陉县冶河。冬日冶河在这段河道上有温水露头,在河面上形成水汽,拍得朦胧片。本人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鸟从别处飞来,在水汽中站立,很少行动,它们在干嘛?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h3> <h3>当太阳升起,水汽渐渐散去,答案出来了。见下图:</h3> <h3>原来是等待找鱼吃。<br><br>拍摄朦胧片有成熟技术,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条件,如雾气、水汽、清晨或落日时的昏暗的逆光。也可利用后期技术作艺术处理。<br>下图条子泥的早晨,在逆光拍摄基础上稍作模糊处理。<br></h3> <h3>下面组照“劫后余生”。</h3> <h3>震旦雅雀懒以生存的芦苇荡不知什么原因被烧了。第1张是清晰的,记录了小鸟在被烧的芦苇残枝上找虫吃。其余3张处理成朦胧片,意图是想通过小鸟来诉说被破坏的生存环境,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之所以采用朦胧片形式,是因为这种表达形式易于获得读者沉思的效果。<br><br>有意思的是王智的鸟类摄影之路走了10余年后,从原来的追求“理想图像”(通俗讲数毛)转入“精神图像”,即朦胧摄影。同样拍鸟数十年,边缘走过了3个阶段,初期的唯美片,中期的生态环境片,再进入“边缘”意境片。边缘意境片形式上类似于朦胧片,这阶段摄影师把鸟类摄影上升到艺术行为与哲学的关系上,磨砺出摄影家独有的视觉表现。<br>他们所走过的路,与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是一致的。为什么摄影史会走进朦胧阶段,也许下面的观点能给出些理由。<br>清晰片犹如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虽然给人清彻透明的感觉,一览无余,却没有任何回味和幻想。而朦胧却让人们无法将它看透,产生梦幻般感觉,总是竭力去想透它。模糊摄影之所以美和迷人,正是由于它给人们留下了理解和补充的想象空间。<br>朦胧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意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