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教育·纺小富力】落实“双减”政策 构建思维课堂———纺织城小学“名校+”名师坐诊活动纪实

赵星

<p class="ql-block">【专家简介】:张瑾轶,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西安市骨干教师。以“求真务实”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教学上一直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育人理念,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微课获省市级一等奖,并在专业刊物发表,获西安市优秀小课题奖。</p><p class="ql-block">教师心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让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10月28日下午,纺织城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名师工作室张瑾轶老师赴灞桥区东枣园小学开展名师坐诊活动。东枣园小学耿小卫副校长、刘云书记、闫静主任、常青老师和语文组老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堂,我们一起参与</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共同聆听了张杰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课《伯牙鼓琴》。开课一曲《⾼⼭流⽔》,既契合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的兴趣;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使学⽣能流畅地读⽂⾔⽂,为理解⽂⾔⽂做铺垫;接着展开想象,借助语言,补白文本,落实语文要素;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最后搜集描写伯牙、锺子期传说的古诗,把课堂延伸到课外。</p> <p class="ql-block">研修,我们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地研讨。首先,张杰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接着,闫静主任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导。最后,张瑾轶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教学真实,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适时补白,丰富文本,体会情感;三是探究点的选择恰到好处,紧扣难点;四是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活动,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素养形成的过程;五是借助文本,渗透中国的知音文化。之后,老师们聚焦“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思想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讨论。</p> <p class="ql-block">阳光心语</p><p class="ql-block"> 名师“问诊把脉”,课堂真意浓浓。纺织城小学“名校+”通过开展名师坐诊活动,有效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平台,也为骨干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相信在纺织城小学思维型阳光课堂建设中,纺织城小学“名校+”的所有老师将会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挑战,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进步,努力推进课改纵深发展,深入落实新课标精神,让“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更具魅力,让“提质增效”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摄影:常青</p><p class="ql-block">撰稿:张瑾轶</p><p class="ql-block">审核:王亮</p>

老师

纺织城

名师

课堂

小学

张瑾

教学

名校

语文

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