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期,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为了保证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配合疫情防控需要,我们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学生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居家学习期间的用眼卫生问题!下面几点健康用眼小提示,或许可以帮到您:</p> <p class="ql-block"> 1. 遵循1:2:10原则——观看手机与电子书的距离应为1英尺(30cm),电脑的距离应为2英尺(60cm),电视的距离应为10英尺(3m外)。</p> <p class="ql-block">2.用眼时间应该遵循20:20:20原则——看书、手机、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p> <p class="ql-block">3.使用电子设备时,我们要注意:屏幕亮度和环境亮度都要适中,不要太暗或者太亮,两个亮度也不能对比差别过大。</p><p class="ql-block">屏幕显示的字体不要太小,颜色尽量柔和不刺眼。</p> <p class="ql-block">4..居家期间,看书、画画时姿势要正确,不躺着或趴着看书画画;不在走路、坐车时看书画画;不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画画,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多个省份有本土病例报告,我省多地出现了确诊病例,为了保证每位同学生命健康,请全体师生及家长朋友们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是要严格报备管理。</b>从濮阳市域外返回前,一定要提前3天向居住地社区报告,按照社区提示,配合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是要按时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核酸检测。</b>要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做核酸检测,防止出现隐匿传播、聚集性传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是严格大型活动防控。</b>市民群众举办红白喜事、社会团体举办演出赛事等聚集性活动时,要询问来宾旅居史、健康状况、核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切不可流于形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是落实个人社会责任。</b>注意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尽量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配合做好测温、扫码、做核酸等常态化防控措施,阻断新冠病毒在社会和人群中的传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是规范佩戴口罩。</b></p><p class="ql-block">1.对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来说,有颜色的为深色面朝外,无颜色的则可通过口罩褶皱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而对于医用防护口罩,可通过印花logo或金属条判别,有明显的印花logo或金属条向外突出的一面为正面。佩戴时还应注意,有鼻梁条的一侧为口罩的上面。</p><p class="ql-block">2.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并快速吸气,检查空气是否有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漏,再调整鼻夹。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戴口罩期间如果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情况,可以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透气。</p><p class="ql-block">3.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口罩有效性的关键。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p><p class="ql-block">4.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可适时更换;如果不习惯,可摘下口罩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注意纸巾不要乱丢。</p><p class="ql-block">5.日常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和摘下口罩时,都要洗手。</p><p class="ql-block">6.外出时,建议携带一个存放袋,摘下口罩后将口罩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细菌交叉感染。携带备用口罩,便于及时更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