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藏,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了我神秘的幻想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还是小学时,书中描写的西部边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是那么的神秘莫测,引人入胜。那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山名、地名、水名也那么的让人遐想连翩,欲罢不能,以至于在小小年纪便留下一个永久的梦想——将来出去闯荡一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料人生如梦,梦醒后却是一场空。直至鬓发染霜,解甲归田,还是未能如愿,一直到前几年,才终于有了圆梦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年五月,结伴数人赶赴西藏。虽不能详尽了解藏民族的丰富文化生活内涵,不能真正认知他们的历史渊源和宗教信仰,但匆匆一瞥,也能达成略知一二之效果,也算亲临藏区,亲临西部之目的,圆了此生之梦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借《美篇》平台,将沿途见闻以图文形式展示于此,虽不尽详细,且嫌粗陋,然与新老旅友共享,为老年生活增添乐趣则足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藏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月下旬,我们一行四人从杭州出发,经西安转往西藏林芝市,西藏之旅就此开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林芝当天,导游立即带领我们乘大巴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路溯江而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谷口,一块巨大的峡谷招牌迎面扑来,心中不禁一阵欢呼:雅鲁藏布,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少年来,西藏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谜,雅鲁藏布江养育着西藏,更是西藏的命脉,今天,终于让我们撩开了它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鲁藏布江流域于西藏高原来说,海拔相对较低,江两岸植被也较丰富,不时能见到一小片一小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其画面不亚于江南之春。雅鲁藏布江特有树种柏木布满两岸。由于林芝的特殊地理位置,给整个藏区带来宝贵生机,被誉为“西藏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 一路朔江而上,天空蓝的出奇。这种蓝,不象我们内地所谓的蓝,那是被污染后的蓝,不纯净。这里的蓝天白云,蓝是净蓝,深邃;白是纯白,耀眼。江的上游,海拔相对较高,积雪的山头也开始多了起来,而这些积雪,基本上是终年不化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山脉纵横,雪山林立,造就了无数的奇景。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其巨大的三角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吸引着无数人为之神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海拔2800米左右。 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地区。由于低海拔,相对西藏其他地区,各方面发展的都相当不错。图为到达林芝当晚之夜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林芝到拉萨的路上,要经过一个民俗村,专卖银器。接待的卓玛非常会说话,特地带到家里以酥油茶招待,并游说银器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藏族,招呼男客人为“扎西”,意为吉祥如意;女客为“卓玛”,意为女神。我们这群扎西和卓玛便参观了这个纯朴的藏族村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藏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植被非常缺乏,到处是荒凉贫瘠草木不生的山坡,无法见到用以取火的木柴、煤炭等,只能依靠牛粪做成饼状拍在墙上风干,用以解决生活之需。所以为了生存,藏民还是非常智慧的。不过如今政府给提供了煤气,状况比以前好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松措,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据导游介绍,巴松措长约18公里,湖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位于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公里的高峡深谷里,是西藏目前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松措的水质清徹、透明,水深处呈现不同的蓝绿颜色,湖周围绿树成荫,植被丰富,在西藏大部分荒凉贫瘠无生气的群山中,显得格外珍贵,成为藏区旅游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而巴松措的鱼儿却是成群结队地嬉戏逐欢。虽然藏区的水质非常好,但藏民的日常吃水却是依靠雪融水而非江水,这是因为与藏民族的殡葬习俗有关。</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自古以来沿习着塔葬、天葬、树葬、火葬、土葬、水葬等习俗,最高形式的是喇嘛、班禅圆寂后的塔葬,而底层人民亡故及儿童夭折就施行水葬。因此,整个藏区人民是不吃鱼的,也不喝江水。我们到西藏后也是要入乡随俗,要尊重当地藏民的固有习俗。</p> <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位于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湖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我们乘坐大巴翻山越岭,穿过了光秃秃的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到达羊卓雍措时,湖碑显示4998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进藏属散拼团,家乡丽水赴藏仅四人,但四人均为初次进藏,一路兴奋无比。当顺利抵达海拔近五千米的羊卓雍措时,其中的李女士竟悠闲地展示了一套陈式太极,勇敢地向“高反”发起挑战,让在场游客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海拔原因,少部分人已经有了高原反应,所幸停留时间并不太长,大约半小时后就返程了。</p><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与巴松措的周边环境有非常大的区别,除了植被等因素外,羊卓雍措只能远观,而巴松措可以近玩,但它们在藏民心中,都同样的神圣!就连凶猛的藏獓,面对圣湖,似乎也变得乖顺许多。</p> <p class="ql-block"> 西藏的鲁朗林海,其规模与低海拔的大森林相比,确实不足挂齿,但其身处高海拔的贫瘠的藏区,有如鹤立鸡群,显得高人一筹,成为游客必去的一大景区,途中需经过常年积雪的色季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位于西藏高原中部,海拔3650米。对于遥远的中原地区人民来说,拉萨,就是谜一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是街区一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藏最著名的建筑是布达拉宫,也是旧西藏地方政府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自建成以来一直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在拉萨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因其宏伟,后来佛教徒称为“普陀山第二”,即“普罗拉”,藏语音译“布达拉”。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50元面值人民币图案即取材于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远处玛布日山上的布宫露出美丽的妆颜,在背后山恋的映衬下,愈发宏伟庄严,让人心驰神往,浮想连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宫殿建造极其坚固、美观,是西藏建筑史上的精华之作。外墙厚达3米,全用土石木构成,传说曾有外敌攻打,最后无果而终。</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旅游旺季,都有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探秘拉萨,探秘布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达拉宫建筑宏伟、辉煌,将藏族渊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布宫也是历代喇嘛、班禅等高僧圆寂后灵塔的安身之处。每逢重要节日,信徒们便从四方涌向布宫朝拜。我们这代人熟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89年圆寂后其肉身便安放于此,供世人瞻仰,享年51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的大昭寺旁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p><p class="ql-block"> 因为藏族几乎全民信佛,所以八廓街异常繁荣,所售物品几乎涵盖所有佛教用品,这在内地市场是不可企及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八廓街逛街的藏民非常多,人人头戴礼帽,身挂念珠,穿行在琳琅满目的佛教用品店铺间,脸上写满虔诚。许多藏人除了为生存而必须的劳作以外,剩余时间都化在了朝圣上,从年轻到年老,坚定无比。我认为,同样是佛教徒,在虔诚度上,藏区和内地的民众是有天壤之别的。</p><p class="ql-block"> 但万事皆有利弊,西藏的穷困,也许与藏民把宝贵的生命托符给虚无的信仰脱不了干系吧?不过藏民们基本上并不介意自身的贫困,幸福感还蛮足的呢!</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也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昭寺外每天前来瞻仰叩拜的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藏族全民信佛,所以转经筒必不可少,小至手摇的,大至靠墙一排排的大转经筒。</p><p class="ql-block">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示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藏族人民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即六字真言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千倍的六字真言。</p><p class="ql-block"> 因此,有机会到达藏区的内地人,对于手拿经筒的藏民或沿墙而置的大转经筒,便司空见惯而见怪不怪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陈列馆,是三层藏式楼房院落,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现在作为文物保留,并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幡”是指在藏传佛教地区的祈祷石或寺院顶上、敖包顶上经常竖立,著以各色布条写上六字真言等经咒,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的旗子。</p><p class="ql-block"> 经幡也叫风马旗,是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我国各地藏族聚居区以及尼泊尔、不丹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这些各种形状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接地连天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这是布置在鲁朗景区山坡上的经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措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站在山口,可以远眺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木措,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多公里,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最深处超过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p><p class="ql-block"> “纳木措”为藏语,是“天湖”之意。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拉萨去往纳木措路途遥远,乘大巴来回需15小时以上,且要翻越五千多米的那根拉山口,因此,从游客个人身体素质着想,是否成行还得慎重考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藏区之行,由地接导游全程陪同解说。其对藏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让团队游客们深感惊讶和佩服,也让我们加深了对藏文化的了解。同时,导游也敎了我们一句藏语:土吉其,即汉语“谢谢”,另一句流传最广的“扎西德勒”,中国人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总之,西藏之行,亲身挑战了“高反”的恐怖传说,圆了平生又一梦想,更增强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感谢对于我们西藏之行的支持者,也感谢此《美篇》的阅读者,是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要衷心地道一声:土吉其!扎西德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