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中收获,反思中成长”区域游戏研讨活动🌻

🌿唯风吹过🌿

<p class="ql-block">  环境是幼儿的老师——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中探索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对环境的依恋心理强烈,很想从环境中去发掘想探索的事情,发展理解力、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就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的模式已不再一统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之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运用。</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园为提高教师关于幼儿园区域的开展与实施,在10月26日一28日进行了“教研中收获,反思中成长”区域观摩研讨活动,旨在通过集体观摩、探讨,引发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关注和思考。在教研中积极反思,梳理实践经验,为今后老师们更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通过我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孩子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区域活动是对原有的课程组织形式的一种拓展,它能够为每个幼儿提供更个别化、更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是年龄的差异、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还包括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学习风格、成长经验、家庭背景等许多方面。</p> <p class="ql-block">  因此,教育的实施就必须遵从儿童的特点和差异,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以幼儿个别化为主教育活动形式,可以保证幼儿在教师提供的丰富材料和符合学习兴趣、需要以及个别化的指导的前提下,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p> <p class="ql-block">  针对我园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孙小慧主任带领老师们到各个班级中现场与老师沟通区域活动组织与幼儿参与情况。针对目前班级问题就地解决(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否满足不同阶段的孩子兴趣特点,材料是否多样性,适宜性,幼儿在区域中的参与程度等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一起研讨:关于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及教师的意义与价值,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p><p class="ql-block">1、主体参与,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活动,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和建构自己的经验与感受。</p><p class="ql-block">2、共同参与,为孩子提供了各种能力培养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等待、合作、协调。</p><p class="ql-block">3、积极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由于区域活动是一种个别化或小组形式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可从幼儿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能力,从幼儿学习的教导者变成引导者,从而发掘幼儿的学习潜能。区域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在有效时空环境中、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通过积极反思促进自主思考并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大家对于区域的设计及游戏开展的深度认识,各班老师从贴近幼儿现有经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对班级区域进行了材料的丰富和改进。</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对学习的内容有延展性及更深的体验性,老师们专门对亿童科学区、益智区的材料“一物多玩”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摸索出适合孩子的一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丰富的玩法,可谓受益多多!</p> <p class="ql-block">通过教研分享的实用干货以及各老师提出的建议:</p><p class="ql-block">1、开展区域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兴趣爱好。</p><p class="ql-block">2、教师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适宜性和层次性,以满足孩子各项发展的需求。</p><p class="ql-block">3、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通过玩耍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4、区域材料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季节、节气及时更新,将生活与教育结合。</p><p class="ql-block">5、区域活动的导入应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讨论探究,而非依赖老师讲解。点评提升除了关注常规问题,应把重点放在揪住一个材料让孩子玩透、说透、讨论透,才能体现其探究价值,而非面面俱到。</p><p class="ql-block">6、除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做事坚持、有始有终、有耐心、刨根问底、有创新等)。</p> <p class="ql-block">  我园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区域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在带领孩子玩耍区域的时候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优化问题,现在孩子们在对于区域活动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收获,在玩耍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专注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教师应该要做一名“有心”的观察者和“隐形”的“导师”,在区域活动中尝试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思路。</p>

幼儿

区域

活动

孩子

老师

教师

学习

教育

教研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