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b>中国人的景观大道</b>——<b>从芒康到拉萨</b></h1><h3> </h3><h3> 从芒康开始,就进入318国道川藏线了。</h3> <h5>车行318国道</h5> 这是一条美到极致的道路,它是很多人魂牵梦绕的中国第一景观大道,热爱自驾的人都说318国道此生必驾,现在沿途许多地方也都标示有“318此生必驾”,只有真正走过才能明白其中含义,不只是风景,更是因为一路上的人和事。 <h5>队友在318国道</h5> 在芒康检查站出发时,碰到一位徒步旅行的姑娘要搭车,车上还有一个座位,觉得她徒步很辛苦,就同意搭车,没想到中途遇过水路面,陷车了,除了我驾车,他们4个人下去推车,大家后来开玩笑,如果没有她帮助推车,车子可能还上不来,同时也觉得,如果她不在车上,车子可能也陷不了。总之,在以后行程中,多次遇到搭车客,我们都坚持不带,不是没有爱心,主要是考虑车上已经4个人了,再加一个人,长途行车,道路条件又不好,后排座位的人乘坐不舒适,况且还有安全风险。 <h5>318国道检查站</h5> <h5>318国道搭车客</h5> 从芒康到八宿,路程约360公里,几乎全是翻山越岭的山路,先是翻越拉乌山,拉乌山,意为神佛下的大山,318国道和214国道在此交汇,翻过山就抵达如美,如美很美,风景如画。 <h5>拉乌山风光</h5> <h5>如美景色</h5> 在如美镇竹卡村,过澜沧江大桥,竹卡澜沧江大桥,是318国道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是一座很小很普通也很简朴的桥,桥头有一个废弃的碉堡和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记录着六十年代一个排的守桥部队的英勇故事。 <h5>竹卡澜沧江大桥</h5> <h5>从澜沧江大桥拍摄的澜沧江</h5> <h5>澜沧江</h5> 过澜沧江大桥不远,开始行车318上最惊险的觉巴山,觉巴山并不高,垭口也只有3911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冲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高山峡谷中,公路在绝壁上延伸,很多路段是在悬崖峭壁边硬生生开凿出来的,上有随时会脱落的碎石,下面是水流湍急的澜沧江,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落差,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速度快了很容易失控掉下去,是横断山区著名的险段之一,这也使得觉巴山成了川藏线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就是川藏线上的老司机也得捏把汗,驾车走过这一险段,还真有点神情紧绷,越过山顶,才稍微有所缓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山顶俯瞰澜沧江峡谷,美的让人震撼。现在已打通了觉巴山隧道,318国道这一险段已不复存在。 <h5>318国道觉巴山路段</h5> <h5>觉巴山垭口</h5> <h5>从觉巴山看澜沧江河谷</h5> 前行不远就是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如果说觉巴山是318国道最险的路段,东达山则是318国道芒康到林芝段的最高山口,我们到达时,山口在飘雪,有一点点冷,但7月的漫天雪景,着实让人欣喜若狂,全然忘记了翻山越岭的紧张和辛苦。<br><br> <h5>东达山垭口</h5> <h5>7月飞雪的东达山</h5> 越过东达山,继续西行,经过一段较为平缓道路就到了左贡,在这里,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形成三种不同的河谷地貌,为了赶路,团队没有停留。 <h5>左贡</h5> 途径美丽的邦达草原,邦达也是214国道和318国道交汇处,这里是横断山区少有的山间平地,这也是世界海拔第二高的民用昌都机场建在这里的原因,这一段满眼的绿色,冲淡了一路驾车的劳顿。 <h5>邦达广场</h5> <h5>邦达镇</h5> <h5>邦达草原风光</h5> <h5>邦达草原风光</h5> 过了邦达,开始翻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站在业拉山垭口,大名鼎鼎的怒江七十二拐进入眼帘,看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在黄绿相间的山腰切开一道道型似发卡的曲线,之字型的盘山路把山体分割成一块块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无不为前辈修建川藏公路的智慧所折服,也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发自内心的敬仰。 怒江七十二拐,是业拉山的盘山公路,在直线距离2公里的范围海拔急剧下降,从海拔4100米盘升至山口,再迅速盘旋下降至海拔3000米的怒江河谷,一边是悬崖,一侧是深渊,这些拐大多是U型或者之字弯,拐碰着拐,弯连着弯,又急又陡,弯来盘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失控冲下怒江,令人望而生畏,真正是美景与险境并存,从山口驶达山脚,用了一个多小时,对车技、耐心、注意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这是没有到过的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也不用特别耽心,只要注意力集中,控制车速,礼让行车,这段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驶过怒江七十二拐,有一种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一壮观的魔鬼公路,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爽到爆,足以满足你对自驾的所有想象,真正是震撼心魄,终身难忘,十年过去了,当时驾车行驶其上的情景,犹如昨日。借用网上一句话: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2021年8月又一次藏地行,翻越加乌拉山奔向珠峰大本营,车行珠峰108拐,不自觉就与怒江七十二拐相比较,体验两处不同的驾驶享受,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果真如此,总觉得,珠峰108拐弯与弯之间距离更短更急,怒江七十二怪弯与弯之间距离略长一点,比珠峰108拐海拔要低,驾驶难度要小一点。 <h5>珠峰108拐</h5> <h5>怒江七十二拐</h5> <h5>怒江七十二拐</h5> 走完72拐就是怒江,公路下的怒江,水面窄,水流急,落差大,看着就一副波涛汹涌,怒不可挡,气势汹汹的样子,确是名副其实。行车怒江峡谷这段路,丝毫不容松懈,峭壁上的碎石悬在半山腰,俯视着来往车辆,似乎随时要掉落,不免让人紧张。 <h5>怒江峡谷</h5> <h5>怒江峡谷318国道</h5> 沿怒江上行,经过怒江大桥,2012年新的怒江大桥还未建成,只有旧桥,驶过大桥,穿过怒江隧道,我们停车观景拍照,被值守大桥的武警战士制止,只好作罢,翻看照片时,只有一张很模糊的照片,实在没法用。怒江大桥位于八宿的怒江峡谷最窄处,全长仅74米,因地势险要而被称为“川藏线咽喉”,从建成通车那天起,就一直有武警值守,而且禁止拍照,可见怒江峡谷道路有多么危险。挺立在大桥旁边的英雄桥墩,跨越时空,也依旧忠实地坚守在岗位,鸣笛向英雄致敬。 <h5>怒江隧道</h5> <h5>怒江大桥</h5> 过了怒江大桥,继续行车怒江大峡谷,虽然没有下坡,精神仍然紧张,干热的怒江峡谷,褐红色的大山连绵不止,在宽不过百米的河谷抬头向上看,两边都是海拔4400米以上的荒山,海拔落差1700米,峭壁千仞,危岩嶙峋,寸草不生,显得苍凉荒芜,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更有大面积的碎石滑坡。向下看,泥巴色的江水,弯弯曲曲流向远方,直到途径村寨,才能看到一些植被树木,不同景致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眼界,一路看到不同的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与兴奋。 <h5>怒江峡谷318国道</h5> 经过一个村庄,路边站着一个小女孩,目光带着羞怯,隔着车窗递给她一点零钱,那时,川藏线时不时有小孩站在路边,过路的车辆行人会给他们一些零钱、糖果、零食等,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到小女孩那羞怯的眼神,我就很纠结,不知是为当时给的零钱过少而自责,还是为自己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感到羞愧。可喜的是,十年时间,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藏地城乡发展变化很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2021年7月,我又一次自驾西藏,沿途再也见不到站在路边的孩童。 <h5>318国道边的村庄</h5> 到达八宿已是晚上8点过了,不过,天色仍然明亮,和内地白天并无不同,八宿海拔3300米,感觉还比较温暖舒适,县城也比芒康繁华热闹。 <h5>八宿县城</h5> 7月25日早,从八宿出发,今天要赶到林芝,这一路景色很艳美,故事也最多,许多当时觉得困难的事情,现在都成为美好的回忆。 <h5>车行318</h5> 过来古冰川和然乌湖,团队原计划进去观景,经咨询,通向来古村的然(乌)察(隅)线道路维修,无法到达,据说雨季的然乌湖也不够美丽,遂放弃游玩,在通向冰川湖边的然乌桥路口停车远观,没有再向前进,一样玩的不亦乐乎。 <h5>从远处拍摄然乌湖</h5> <h5>然察线上的然乌桥</h5> <h5>远方为然乌湖</h5> 然乌镇因然乌湖而繁荣热闹,是318国道上一个重要休息补给点,车辆人员很多,检查过车辆人员证件后,车队继续前行,因米堆冰川景区不开放,没有停留。 <h5>然乌镇</h5> <h5>然乌检查站</h5> <h5>然乌检查站</h5> 在318国道3888公里处,一边是湖水映照的云雾缭绕雪山,一边是通向圣城拉萨的景观大道,仙境一般的美景让人情不自禁打卡留影,那时还没有“此生必驾318”的标示牌,这里也成为当时自驾318的标志性地标。 <h5>“新奇军”团队大家庭在318国道3888公里处</h5> <h5>领队马教授(右二)和队友</h5> <h5>在318国道3888公里处</h5> <h5>与藏族儿童在一起</h5> 继续前行,过松宗镇,远处的郎秋冰川在阳光下,与飘逸的云雾,近处的村舍绿树构成一幅绝美画卷,在路边停车远观,满眼都是美,那种震撼与激动久久难以平静。 <h5>车队行车318国道</h5> <h5>郎秋冰川</h5> <h5>远处为郎秋冰川</h5> 过波密县城扎木镇,车队停车休息。从波密宾馆看过去,远处的雪山冰川俊朗壮美,美的让人忘记还要赶路前行。 <h5>波密宾馆</h5> <h5>波密县城</h5> 在著名的318洗车打卡地,我们也受到感染,来回往返几次感受冲水的刺激,洗涤一路的车尘劳顿,一辆陕A牌照越野车,兴奋难耐,反复冲水,终将车牌成功冲掉,一辆贵州牌照越野车反复冲水,最后在水中熄火,团队中一辆POL轿车,一路走来,居然全程无大碍,只是到达拉萨时,前后保险杠都掉了。顺便说一句,现在,几条进藏道路都修筑保养的较好,如果不心疼,驾驶轿车进藏完全没有问题。 <h5>著名的318洗车打卡地</h5> <h5>在洗车打卡地冲水</h5> <h5>走过214、318和109国道的POLO轿车</h5> <h5>POLO轿车</h5> 那一年,骑行、徒步、搭车进藏的人也特别多,从丽江开始, 一路就不断遇见,进入318,沿途更是络绎不绝,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独行客,有恋人档,还有骑行带小孩的,更多的是结伴行,一路走来,我们驾车都觉得累,他们苦行僧式的进藏更让人敬重。 <h5>318国道骑行进藏者</h5> <h5>318国道骑行者</h5> <h5>骑行者通过过水路面</h5> <h5>带小孩的骑行者</h5> <h5>318国道的背包客</h5> <h5>徒步进藏者</h5> <h5>骑者在318国道</h5> <h5>骑者在109国道唐古拉山</h5> 过波密县城不远,在一处泥石流过水路段,陷车了,来往车辆都无法通行,停车等待。开始只是混合碎石的泥浆缓慢下滑,不一会功夫就将右侧前后轮基本上覆盖了,用自带拖车绳让同行车辆拖拽,拖车绳都拉断了,车子竟然纹丝不动,就在束手无策,我已做好弃车的准备,情急之下,看到对向来车中,有一辆藏牌大货车,经与司机沟通,同意为我拖车,藏族司机拿出随车携带的铁链拖车绳,挂好挂钩,在车队同行人员指挥下,顺利将车拖出,给报酬不要,拿出随车携带的军用罐头感谢也不收,只好强行扔到驾驶室,才多少心安一点,真是太感谢了,我的藏族同胞。 <h5>泥石流毁冲路段</h5> 由于没有经验,车拖上来后没有详细检查就继续前行,行驶一段时间后,总感觉车子有声音,停车检查,发现右后车轮轮毂与刹车系统之间夹着一块鹅卵石,怎么也拿不出来,只好将车轮卸掉,把石头拿出来,却发现刹车系统已损坏,只是刹车油管还没有断裂,我们4个人对车都是外行,车队已走远,也不知道怎么办,正好一辆藏A越野车路过,拦车求援,这是西藏交通局的车,藏族司机很热情,也很内行,帮我们把右后轮刹车油管折叠用铁丝、鞋带捆扎起来,绑在排气管上,这样可以防止刹车油管断裂,特别叮嘱我们,要十分小心,隔一段时间要停车检查,一旦刹车油管破裂,整个刹车系统会全部失灵,后果不堪设想。无知者无畏,谢过热情的司机师傅,就是这样在右后车轮刹车失灵,临时处置将就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前行,包括通过通麦天险,在晚饭前赶到了林芝,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h5>318国道路标</h5> 通麦天险是318国道从通麦大桥到排龙乡悬在帕隆藏布江右侧约14公里的一段路,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雪山融化,极易发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在雨季,常常被泥石流冲垮中断,路旁高山滚石难以预料,路很烂也很窄,很多地方会车的时候车轮就在悬崖边,是川藏公路最险的一段路,一年各种地质灾害300多次,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多发地段”,这里也因此被称为“通麦天险”、“通麦坟场”。据统计,自建成通车后,发生了数千起严重事故,就在我们通过通麦天险一个月前的2012年6月16日,一辆依维柯中型客车在经过通麦天险老虎嘴时,掉入帕隆藏布江,10名驾乘人员全部遇难,还有,北京一位骑行者,过通麦天险时,被落石砸中遇难。 <h5>通麦天险</h5> <h5>通麦天险</h5> <h5>通麦天险堵车</h5> 耳闻通麦天险的各种传说,开着刹车有故障的车辆,通过通麦天险,其险峻和刺激可想而知。过通麦大桥,那时的通麦大桥还是一座钢架简易桥,桥面铺设的是木板,有的已经破损了,只能容一车通过,两边有武警值守,单边放行,车辆行驶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不免让人紧张,过了桥紧接着左拐,正式进入通麦天险。 通麦大桥(2013年8月洪水冲垮前的旧桥) <h5>2013年8月修复的悬索桥</h5> 通麦天险是进藏以来走过的最可怕的路,驾车行驶在泥泞陡峭的盘山土路上,左边是百米悬崖下奔流咆哮的帕隆藏布江,右边是峭壁上不断渗漏小股泥沙,山体不稳,下雨会随时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高山,脚下是坑洼不平的软路基,路上全是泥泞的大坑,路面只有一车宽一点,相当于单行道,眼前的一切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害怕影响我开车,车上几个人都屏住呼吸不说话,只想快快通过。 <h5>通麦天险</h5> 在这里行车,既要保持车速提防山上滚落的飞石,又要观察路面宽窄和对向来车,更担心刹车会不会出问题,路又不平,颠簸不断,每一次车的颠簸晃动,心都提到嗓子眼,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有点心惊胆战,对心神体力都是极大考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味那种感受,好在当天只下了一点小雨,且时间不长就停了,没有出现泥石流,10多公里的路,走走停停,用了3个多小时,此时才切身体会到“川藏难”,也理解了通麦被称为“天险”、“坟场”的含义。 <h5>车行通麦天险</h5> 现在已修通了新的通麦大桥和隧道,通麦天险已不复存在,原来需要3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20分钟,走318国道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没有走过老路,是体会不到那种刺激紧张,现在回想当时的经历,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h5>通麦特大桥</h5> 心心念念的鲁朗小镇也没有时间游玩了,继续前行,从鲁朗到林芝,一路上大树参天,遮云蔽日,林海、雪山,美丽的草甸、溪流、田园,路边的木板房,恬静而优美,如诗如画,置身其中仿若到了梦中“仙境”,有一种不想离去的感觉,只可惜天色有点晚,我们又急着赶路,只能把这美景深深藏在记忆里。 <h5>鲁朗风景</h5> <h5>鲁朗风光</h5> <h5>鲁朗风光</h5> “南迦巴瓦”一个不知令多少人为之着迷的神话,是川藏行程中最期待一见的雪峰,本就不肯露出真容,而我们车行色季拉山时天色已晚,根本就看不到,只有将遗憾埋在心底。到林芝已很晚了,团队给我们定好了房间,累了一天,直接休息。<br> <h5>色季拉山垭口</h5> <h5>南迦巴瓦峰</h5> 在林芝的第二天,联系平安保险公司,将车辆送修,因配件需要从内地发货,需要等待2至3天,相儒和团队另一位女士,因家中有急事,脱队提前返回了,我们3人搭其它车随团队到南伊沟游玩。 南伊沟,位于西藏米林县南部的南伊珞巴民族乡境内,是纳伊普曲峡谷,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纵深40多公里,传说藏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曾在此炼丹并行医授徒,是神秘藏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藏地药王谷”之称,又有小江南之称,沟内生态保护完好,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海拔2500米,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 前往南伊沟的路上,开阔的尼洋河谷,与漂浮的白云、远处的雪山、生机盎然的植被,以及随处可见的牦牛和藏香猪,演绎出最迷人的风采。 <h5>尼洋河谷风光</h5> <h5>尼洋河谷风光</h5> 进入南伊沟,放眼望去,远处雪山巍峨,云雾漂浮,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溪流里绿植娇嫩,沟谷两侧各种树木翠绿幽深,淡黄色的松萝,从树杈枝丫间垂下,有如童话剧中仙女的帷幔;林间草木繁茂,野花摇曳,娇艳欲滴,妩媚动人;湍急的南伊曲水在山谷间轰然鸣响,翻腾的浪花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路边倒伏的巨大原木,静静地躺在野草鲜花之中,诉说着一段古老与沧桑...... <h5>南伊沟风光</h5> <h5>南伊沟风光</h5> 在最深处的天边牧场,雪山环绕,牧草茵茵,牛马悠闲,木制小屋周围奇树林立,有鬼斧神工之妙,就像一个不被打扰的天堂,长长的木栈道,穿越天边牧场周围的原始森林深处,漫步其上,满眼皆是绿苔如毯,古木参天,盘根错节的原始森林景观,那种感受非同一般,是毕生难忘的体验,大家尽情游玩,一扫连日的辛苦。 <h5>南伊沟风光</h5> <h5>南伊沟风光</h5> 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环境,多姿多彩,原生态的原始森林,秘境般的高原牧场,在雪山映衬下,南伊沟就如雪山环绕的人间仙境,一切美得让人不舍离去。离开南伊沟10年了,每每想起西藏,就仿佛看到飘飘扬扬的松萝,散发着森林的芳香,写这篇游记时,当时在原始森林的情景和感受仍历历在目。 <h5>南伊沟风光</h5> 陪我们一路行走藏地的小朋友和小黑,集体合影里没有他俩,翻看照片找到二张,在此展示一下。 <h5>小朋友在南伊沟</h5> <h5>小黑在南伊沟</h5> 从南伊沟回到林芝,专程打卡林芝新区的牦牛广场,这也是林芝的标志性建筑,位于福州大道和迎宾大道十字路口中间,是一座白色牦牛石雕,六七头牦牛,神态各异,被当地人称为牦牛广场,由福建省2006年8月援建。 <h5>两名骑者在林芝牦牛广场</h5> <h5>林芝牦牛广场</h5> 晚上,团队集体聚餐,品尝石锅藏香猪,墨脱石锅,炖着正宗藏香猪,配着林芝松茸等山珍佐料,那味道我至今都忘不了。<br><br> <h5>团队聚餐墨脱石锅城</h5> 团队按计划前往拉萨,我们在林芝等待配件修车,约定2天后在拉萨会合,利用等车的时间,7月27日上午我们3人租车到附近的尼洋阁和柏树王园林景区游览,这是林芝近郊两个小众景点,当时还不出名,游客也不多,是宾馆老板推荐的景点,去过之后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h5>林芝尼洋阁</h5> 尼洋阁原名娘阁,最早是工布王为苯教始祖辛饶米沃所建的传统宫殿,历史上曾数遭劫难,屡毁屡建,现在的尼洋阁是福建省援建,于2009年建设完成,坐落在距林芝市区1.5公里尼洋河畔的娘乳岗上,馆内征集代表性文物、民俗实物2000余件(套),文字资料3000万余字,图片2万余张,在修复重建的基础上,挖掘弘扬藏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以藏东南民俗博物馆整体呈现, <h5>馆内民俗展品</h5> <h5>馆内民俗展品</h5> 尼洋阁景区大门别具一格,是一把巨大而神奇的木锁,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距资料介绍,大门的设计创意源于波密民间的八盖木锁,据说已传承千年,象征着游客进入此门,即开启了神奇瑰丽的藏东南文化之旅。在大门正中放置着一个经活佛念经开过光的转经筒,出入转动经筒,意为祈福保平安,进大门不远,矗立着一个数米高的巨大宝瓶——门巴人称之为“央崩”,是目前为止所知的第一大宝瓶,瓶身鎏金,满缀宝石,在高原的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灿,瑞气吉祥,宝瓶在佛教徒眼中,属“八宝吉祥”之一,象征着福气、智慧、圆满与命运。 <h5>尼洋阁景区大门</h5> 这个景区初建,里面景点很多,游人却不多,我们因时间紧凑,只浮光掠影参观了尼洋阁。整座阁楼高36.9米,分为5层,下二层为仿布达拉宫式样,上三层为古代汉宫建筑式样,是一座融汉藏古代建筑精华的塔楼式风格楼阁,寓意汉藏一家亲。 <h5>林芝尼洋阁</h5> 馆内展品实物丰富,行走其间,感受着藏东南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因时间久远,详细细节记不得了,但一楼迎门而立的四根巨大的方形柱子,上面刻画着工布藏族、门巴、珞巴、僜人的原始传说,无声地诉说着久远,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精美的珍贵壁画,是由唐卡绘画艺术与漆画工艺完美组合、精秒天成的反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教民进步的故事画《藏东南教化图》,记忆深刻,这幅画气势宏伟,色彩艳丽,雕塑精巧,让人瞠目,即承载藏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也是藏汉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写照。 <h5>《藏东南教化图》</h5>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镇馆之宝的沙坛画,据介绍,做这幅画的时候,由四位僧人从四个方向同时做,做的时候不能互相交流也不能按着图样,全靠记忆,最后就是一幅整齐的作品,只有高僧大德才能完成这样精美绝伦的沙画,据说,神秘的藏传佛教有许多秘不示人的修行秘法,沙画坛城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至高秘法,更是被佛祖定下规矩,完成后即行毁弃,因此,即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同胞,一生也难得一见,尼洋阁这幅沙画坛城,就成了目前世界上唯一长期保存的沙画,有幸看到,还真是有缘。 <h5>镇馆沙坛画</h5> 从尼洋阁出来,正好看见身着盛装的藏族姑娘在拍照,无论是服装还是模样,都很美,征求意见,欣然同意拍照合影,也让我们近距离欣赏了藏族服装的华美。 <h5>美丽的藏族姑娘</h5> <h5>美丽的藏族姑娘</h5> 站在观景台上,林芝的全貌在眼前展现,城市风光旖旎,远处群山巍峨, 奔腾的尼洋河,水流宽阔而平缓,远山近水在高原纯净阳光照射下,美得触到心底。 <h5>尼洋河风光</h5> <h5>林芝城市风景</h5> 参观完尼洋阁,突然觉得藏地行又有了新的意义,奔着西藏江南美景而来,离开时又知悉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传说,回去后,不仅能告诉朋友们林芝有多美,也能讲出更多林芝的故事。套用藏地流传的一句俗语:不到布达拉宫,就等于没去过拉萨;不到扎什伦布寺,就等于没去过日喀则;同样,不来尼洋阁,就等于没到过林芝。个人感觉,到林芝,尼洋阁还是一定要看的。 <h5>尼洋阁风景</h5> 离开尼洋阁,我们来到柏树王园林景区,这里距市区8公里,在318国道旁边,是一片天然柏树林,这些柏树属雅鲁藏布江柏木,为我国珍稀、特有树种之一,园中有一颗柏树王,周长14.8米,高57米,树冠投影占地面积一亩多,树龄约为3200岁,大致生长于商周时期,在这颗“巨柏”身后生长着1000多株巨柏林,约10万平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园内柏树平均高30米,平均直径100厘米,这些柏树,或直挺云霄,或盘根错节,斜着、甚至躺倚在路旁,然而无论它们以何种姿态,都是郁郁葱葱蓬勃向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h5>柏树王景区大门</h5> <h5>世界柏树王</h5> 柏树王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因为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沃的生命树即是巨柏,因此,那些巨大的柏树都挂着五彩风马旗,园林的空地里还有一座座玛尼堆,在园中游览,看到有藏族同胞手持转轮,围着巨柏绕行,安详而虔诚。 <h5>藏族同胞转柏树王</h5> 我们在12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的千年巨柏前拍照留影,沾一沾千年巨树的灵性。 <h5>沾一沾千年柏树的灵性</h5> <h5>沾一沾千年柏树的灵性</h5> 从柏树王园林景区出来,我们租了一辆车,向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出发,这是一对藏族小夫妻的车,很热情,服务也很好,一路上,一直放着车载音乐,让车里充满了欢笑和轻松。 进入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汇合处,眼前豁然开朗,高耸的山脉云雾飘渺,远山之外还是远山,江水开阔舒缓,对岸的河床雍容地向前展开,河滩、沙丘、草甸、绿树交错出现,紧贴河岸的山路逐渐抬升,车窗外,白云飘移在山腰,不离不弃,不聚不散,云层低得仿佛伸手就能抓到。去往大峡谷的路崎岖狭窄,两旁又是悬崖峭壁,更陡更急,开始藏族司机把车开的很快,我们还有点紧张,渐渐发现,司机路况熟悉,快而不乱,情况处置得当,随之也放下心来,享受一路的快乐。 <h5>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h5> <h5>雅鲁藏布江峡谷风光</h5>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到了,藏族小夫妻送我们到景区门口,购票换乘景区观光车,告诉我们不要着急,尽兴玩,他们在停车场会一直等我们。 <h5>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h5> 首站来到大渡卡遗址,这是传说中工布王的城堡,也是大峡谷入口的地标,从大渡卡开始进入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个巨大的转弯,5000米的落差,形成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h5>大渡卡遗址</h5> <h5>雅鲁藏布大峡谷起点</h5> 大菩提树广场也称“爱情广场”,是一颗巨大的菩提树(桑树)生长在雅鲁藏布江岸边高高的山岗上而得名,巨大的菩提树看着古老沧桑,遒劲的树干支撑着巨大的树冠,有的树干倒伏在地横着生长,汲取日月星辉,大地灵气,整个树冠高大繁茂,郁郁葱葱,相依相聚,密不可分,占地约几百平方米,相传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450多年,藏族同胞视其为神树,树上树下挂满了洁白的哈达和五彩经幡,显得高大神圣。碎石广场的另一端则是一块天然巨石,上面镌刻着六字真言经文,巨石与菩提树遥相呼应,瑞气吉祥。 <h5>大菩提树</h5> <h5>大菩提树</h5> <h5>六字真言巨石</h5> 在菩提树不远处,有一块心型石头,令人惊叹的是,这块石头从上到下向两边裂开,石缝中间生长着一颗茂盛的桃树,神奇景观流传着一段桃王之女与部落男子感人的爱情故事,盛开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情比石坚海枯石烂的爱情力量。 <h5>情比石坚</h5> <h5>情比石坚</h5> 在情比石坚右侧不远的青稞地里,有一块独独的方型石,顶部长着茸茸的绿草,就像一个人造盆景,更像外星飞来一般,独立在农田,一般游客不太注意这块石头,我第一眼看到就特别喜爱,惊叹它的特立独行,为它神奇的存在拍照留念。 <h5>独石风景</h5> 继续向前,观光大巴行驶在峡谷山路,雾霭中,高耸的峡谷蒸腾着水汽,将大峡谷的壮美演绎为无尽的轻柔,云雾缭绕的山峦,朵朵白云似飘起的一条条哈达,与奔腾向前的江水遥相呼应,伴随着似远又近的滔滔水声,观光车沿着山路弯来盘去,不断下旋,车在云雾中,人在白云间,高山峡谷中,雅鲁藏布江激情澎湃地向前流淌着,车窗外的壮丽景色感染着我,我的情绪也和气势磅礴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达到高潮。 <h5>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h5> <h5>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h5> 到达大峡谷观景台,站在高处,眼前的雅鲁藏布江并没有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反而显得很平顺,是本就如此,还是之前想象的太壮观了,就在疑惑间,下到谷底观景台,近距离观看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江水,又是另一番景象,江水绕着对岸的山体拐了一个马蹄形大弯,此处的雅鲁藏布江,水量大而浑浊,河床落差大而流速快,江面浪花翻滚,水流湍急,江河浩荡,声震峡谷,甚至能感受飞溅到身上、脸上的水花,显示出江河汇集起来的力量和大峡谷的不同凡响。 <h5>在观景台看雅鲁藏布江</h5> <h5>雅鲁藏布江</h5> <h5>雅鲁藏布大峡谷观景台</h5> 在南迦巴瓦观景台,想一睹其真容,只是她平时就云遮雾绕,半遮半掩,难得一见,今天更是云移雾飘,越是难见真容,越是好奇期待,等待了好长时间,一点点的尖峰才时隐时现,我用相机抓拍了几张,也算见到了这座羞女峰。 <h5>藏在云雾里的南迦巴瓦峰</h5> <h5>藏在云雾里的南迦巴瓦峰</h5> 雅鲁藏布大峡谷之行,让我见证了峭峰与拐弯峡谷组合的狂野,领略了巍峨直入云天的南迦巴瓦的壮美,感受了雪峰皑皑、冰川悬垂,云雾飘渺,气象万千的秀美,也慨叹于菩提树、情比石坚等的奇异......一路观江水澎湃,听涛声轰鸣,穿峡谷幽深,品原始野趣,一切美到让人难忘。 <h5>雅鲁藏布大峡谷观景台</h5> 看到网上有一段话:一位美国总统曾说,没有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于没有到过美国,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这样说来,看过雅鲁藏布大峡谷,我是幸运的。 <h5>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h5>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小学语文教材《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中的描写:“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2021年7月,我又一次藏地行,自驾去了珠峰大本营,近距离看过珠穆朗玛峰,加上这一次的大峡谷之行,有幸近距离目睹了两个世界之最的壮丽景观,也算此生无憾! <h5>站在雅鲁藏布江边</h5> <h5>在珠峰大本营</h5> <h5>在珠峰大本营</h5> <h5>在加乌拉山口</h5>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逗留至景区快关门了,才坐观光车回到停车场,藏族小夫妻将我们接上,一路仍是歌声不停,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对大峡谷的震撼上,车已经回到了林芝,结束了开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之行。 <h5>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h5> 因配件到的晚,第二天(7月28日)直到午后3点多,才从修理厂把车提出。林芝距拉萨约420公里,大约需要8个小时,为了早点与团队会合,没有耽误,直接驾车沿318国道向着拉萨前行,出林芝这一段,风景一如既往的美,318 国道一直沿尼洋河逆流而上,直接越过卡定沟、巴松错等景点,沿途只在秀巴古堡、中流砥柱和四古景点三个景区停留观景,翻越米拉山时天已黑,工布江达和墨竹工卡两个县城更没有逗留,晚上12点前赶到拉萨,队友已定好房间,迎接我们归队。 <h5>318国道两边风景</h5> <h5>318国道路边风景</h5> 秀巴古堡距林芝约80公里,是古代一座军事城堡,据专家鉴定,该古堡修建于唐朝末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建在绿树环绕的半山腰,独特的建筑吸引了我们,那时还不收门票,可以随意参观,在当地藏族百姓的传说中,秀巴村一带是格萨尔王征服妖魔的第一个战场,古老的传说,让古堡更多了一份神秘。 <h5>秀巴古堡</h5> <h5>秀巴古堡</h5> 到达巴河镇,因急着赶路,巴松错景区只能放弃了。<br> 过工布江达县城,一路沿河上行,海拔不断上升,进入峡谷地带,尼洋河也变得暴躁起来,水流湍急的河中央,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棱角分明,上面写着“中流砥柱”四个大字,传说这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看着立在河中央的巨石千百年来傲然屹立,真担得起“中流砥柱”这个称谓,对这个词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h5>尼洋河边的工布江达县城</h5> <h5>中流砥柱</h5> <h5>中流砥柱标示</h5> 穿过尼洋河峡谷,河边出现了一个村子,桥头指示牌上写着“四古景区”,所谓“四古”是指:太昭古城、唐蕃古道、茶马古驿站、和清朝古墓群。奇特的名称让人忍不住要看一看。 <h5>四古景区</h5> 从松多镇出发,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过了米拉山便是一马平川。米拉山是林芝和拉萨的分界山口,也是拉萨河水系和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是两地气候分界线,米拉山把雅鲁藏布江河谷东西两侧的地貌、植被和气候彻底改变,拉萨侧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疏,林芝侧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翻越米拉山时天色已晚,美景是没办法看了,但驾车盘旋上下山的感觉特别刺激,站在山口,体验山风劲吹,经幡摇曳,连天接地的神秘氛围,分明感受到藏族同胞将愿望传达上苍神灵的虔诚,因已经适应 ,5000多的海拔倒也没有高反。 <h5>米拉山垭口经幡</h5> 米拉山垭口 墨竹工卡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是一块风水宝地,没有时间寻踪吐蕃王的童年了。 <h5>松赞干布出生地</h5> 从墨竹工卡到拉萨只剩70公里路程了,晚上12点前,赶到了拉萨。拉萨,多少人心中一个神圣的地方,平常总是觉得遥不可及,历经磨难沿着滇藏线,我来到了圣城,来到这座心心念念的日光之城,来到了这个尘世最远的灵魂远方。<div> <div> </div></div> <h5>布达拉宫</h5>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风景是一种心情,有时候心情也是一种风景,心中有风景,所见皆美好。怀着朝圣的心态,一路颠簸,走过了滇藏线,走过了318,来到了圣城拉萨,沿途所经历、所看到的美丽和故事,就像一路的震撼美景,将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