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们在对茶花树进行勘测,庵内巡查的工作人员十分警惕,他们走过来好奇地问我们在干什么,在了解我们的来意后疑虑消除,其中一位负责护理此树的潘姓师傅热情地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道,听其母亲讲这棵花树是60年前从东山槎湾的王姓大户人家移栽过来的,当时移栽的共有两棵,旁边这个坑内的这棵没有成活。 “王姓大户”?我们不由想起是否与赫赫有名的苏州东山莫釐王氏一族有关?由于原主的子女如今都在国外,继续考证线索很难接上,只能就此作罢。潘师傅问我们这棵茶花是什么品种,当我们把初步鉴定的结果告诉他后得到了首肯,他说花树上除了主要开镶白边的粉红色花朵外,有时也会开出全红或全白甚至白花上洒红条的花朵,这一特性印证了我们对“粉嫦娥彩”品种的认定。 我们特意告诉潘师傅,这个品种百年以上的古树江苏绝无仅有,国内也很难见到,希望他们精心护理倍加爱惜。茶花与佛有缘,此树最后归宿在清凉世界也是命中缘定。 在离茶花古树不远的晴川轩墙上有一幅壁画,画中的人物色泽明亮、线条流畅,只寥寥数笔,却十分地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是对“和谐祥瑞之花”的茶花花性最好诠释,画与树可谓珠联璧合。这幅壁画是由著名国画家亚明先生在1998年历时半个多月精心绘制而成,创作此画时他已75岁高龄,画中的人物是谁?细观可以发现,这位低头沉思,缄默不言的就是寒山,而旁边这位一手指人,若有所悟的就是拾得。清雍正帝曾经册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苏州民间则把他们称之为和合二仙,象征着幸福美满、吉庆祥和;坊间传说寒山与拾得本是三世冤家,后经丰干禅师点化才终于和好,他俩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以友善而驰名天下。 在壁画的上方还有他俩的一段饶有风趣的对话,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呼?”拾得回答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段对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和谐相处,要宽容与忍让的处世哲学,“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吴文化的核心,几千年来,苏州一直在传承和发扬和合文化,它不仅造就了苏州人性格的温和、语言的柔和,生活的祥和,更彰显了苏州人兼容并蓄、和谐为本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内在的文化张力把苏州推到了发展风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