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专门学校&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哈军工

大江东启

<h1><p><font color="#ed2308"><b>很多人都知道,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是创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三个组织基础之一,却不知道,或没有关注到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的大部分专家教授曾经是兵工专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b></font></p><p><br></p></h1><h1><font color="#167efb"><b>兵工专门学校的前身是汉阳兵工专门学校。</b></font></h1><p></p> <h1></h1><h1>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始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64年4月,江苏的苏州炮局开始用机器制造兵器,标志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诞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工业诞生。<br></h1><h1>民国时期,很多工业其实是接受清末洋务运动的资本,诸如耳熟能详的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南京金陵机械制造局(金陵兵工厂)、奉天机械局(沈阳兵工厂)、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br>上图:湖北枪炮厂</h1> <h1></h1><h1><b><font color="#167efb">汉阳兵工厂</font></b>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于1890年筹办,1894年建成,原名湖北枪炮厂,曾用名湖北兵工厂。<br>抗日战争中,诞生于清末的<font color="#167efb"><b>“汉阳造”步枪</b></font>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无论国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大量使用“汉阳造”。 [2]<br> “汉阳造”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一直在战场上发挥作用。<br>上图:汉阳兵工厂</h1> <h1></h1><h1>1904年,湖北枪炮厂改名为湖北兵工厂,又称“汉阳兵工厂”。<br>上图:湖北兵工厂大门</h1><div><br></div> <h1></h1><h1><font color="#167efb"><b>1917年1月,汉阳兵工厂经陆军部立案、教育部备案,成立“汉阳兵工专门学校”</b></font>。经费由汉阳兵工厂筹拨。学校设在汉阳兵工厂内,由汉阳兵工厂厂长兼任校长,培养兵工专门人才,毕业学生满足本厂需要后,由陆军部分配。。<br><br>上图:汉阳兵工厂全景。</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及汉阳兵工厂和兵工专门学校,他们与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有什么关系?</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不到20名的专家中有10位来自兵工专门学校;1952年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委会10名成员中有4位来自兵工专门学校; 上世纪50年代初哈军工全校有20名教授,其中有8位来自兵工专门学校,可见兵工专门学校学术水平之高,对哈军工影响力之强。</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上图为南京现存民国建筑“兵工专门学校”,一楼为办公室,二楼为教室。建校之初只开设造兵系和炸药系,后来增设战车系和应用化学系。</h1> <h1><font color="#167efb"><b>后面我们会看到兵工学校客观上为新中国军事技术教育的开展准备了重要的师资力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任新民,著名的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著名的机械和火炸药专家沈正功教授,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马明德教授和岳劼毅教授,化学家曾石虞教授,兵器制造专家赵国华教授,火炸药专家钟以文教授,还有赵子立、金家骏、鲍廷钰等专家教授都是从兵工专门学校走出来的,又都是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的筹建创办者。后来,1952年8月,又随军事科学研究室奉中央军委命令北上,参加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军事工程学院,成为建院之初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b></font></h1> <h1><div>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汉阳兵工学校被国民革命军接管,改名为国民政府兵工专门学校,邓演存任校长。<br><br></div></h1><h1>1927 年,国民革命军刚刚克复武汉,就重建了汉阳兵工学校。根据规定,该校学制为预科 1 年,本科 3 年,专业则有制机、制药两种。课程设置上,预科为中学知识的延伸,本科第一年为基础课,进行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此阶段,两个专业通用。第二年再进行分科学习,制机专业偏重于弹道</h1>设计、武器构造等科目,制药专业则偏重于化学分析、化学试验等。第三年,则分别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28年10月,改名军政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b></font>,设制机、制(火)药两科。<br></div> <h1><font color="#167efb">1932年07月,迁南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兵工专门学校</font>,设造兵、制药两科。</h1> <h1>国民革命军兵工专门学校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正学路1号。</h1> <h1>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由此前汉阳兵工厂主持筹办的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发展而来,是具有大学性质的兵工学校。作为当时国内兵工教育方面的领头羊,其办学理念和成果具有突出的代表性</h1> <h1>兵工学校秉持“以造就兵工专门技术人才为宗旨”的理念,在生源招收方面,兵工学校具有更详实具体的规定。在学历方面具有明确标准,要求“国立及已立案公私立高级中学毕业者、大学肄业并有修业证件者”,除此之外,还在其他方面多有限制,如要求年龄在 22 岁以下,品行端正,身体强健。实际上体现了作为军事后备力量在体能体育方面的特殊要求。</h1> <h1>在报名手续和入学须知等内容中,兵工学校的招生均体现出明显的教育现代化特点。“凡经本校录取学生,须出具入学志愿书,保证书,并呈缴毕业证书及原籍县以上地方行政机关之证明。”</h1> <h1>抗日战争开始后,自1937年11月开始陆续迁湖南株洲。1938年01月,再迁重庆。<font color="#167efb"><b>1939年12月,改名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设大学部、专修科、训练班3部分。</b></font></h1><br> <div><br></div><h1>抗战时期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聘书</h1> <h1></h1><h1>抗战时期,兵工专门学校坐落于重庆沙坪坝,和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比邻而居,为学校聘任其他高校教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抗战期间几乎所有在渝的高水平教授,都有在兵工专门学校任教的经历。方光圻任校长期间,不遗余力地聘请校外教师,他曾经对学生说:“只要你们提得出校外哪位教授好,我即使‘三叩九拜,也要把他请来。”</h1><div>这一时期,兵工专门学校可谓人才济济。因此,当时除了有关造兵与火药等专业课程聘请兵工方面的专家担任外,其余课程绝大部分系聘请其他大学的教授兼任 .<br></div><div><br></div>杨公桥重庆大学C区原军政部兵工学校 <h1><div>抗战时期,尽管兵工专门学校内迁至西南大后方,兵工专门学校的实习条件却非常优越。学校拥有丰富的实验设备,设有理化馆、兵器馆、战车馆、图书馆、实习工厂及印刷所等机构。其中理化馆就有“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有机及毒气、定性及定量分析、工业分析、理论化学、火药等七个试验室”<br></div><div><br></div><div>学生入学后,除住宿及书籍文具免费外,每月还发少许津贴以资零用。毕业后分配在当时兵工署所属的单位工作,无失业之虞。所有这些优越条件对当时有志于国防建设专业而经济又有困难的青年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报考的人数很多,录取也相应比较难。<br></div><div><br></div>杨公桥重庆大学C区原军政部兵工学校</h1> <h1><p>1939 年 12 月改名为军政部兵工学校,并扩大办学规模,开设造 兵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军械技术科、工厂管理科等 系科专业。在 1938 年 2 月至 1945 年 10 月间,该校 在重庆招收大学部、专修部及各种培训班学生 684 名,毕业学生 331 名,这些毕业生大多直接 分配至重庆各兵工厂,为战时兵工制造技术的改进 和新式武器的研制做出了积极贡献。</p><div><br></div>上图是兵工专门学校部分毕业生名录。<div><font color="#167efb"><b>1933年毕业:钟以文</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35年毕业:赵国华</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0年毕业:沈正功、任新民</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44年毕业:赵子立、张宇建</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5年毕业:鲍廷钰、金家骏</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此外还有1942年毕业的浦发。</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张述祖、曾石虞曾经是兵工专门学校的教师。</b></font></div></h1> <h1><div>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改名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专门学校。1947年5月由重庆迁回南京汤山,1947年10月,改名兵工专门学校,同年12月(9月?),迁到上海吴淞,设兵工工程学院,兵工勤务组、化学兵组3部分共21个系。</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兵工学校从上海迁往台湾花莲港。</b></font><br>这所学校就是现在台湾国防大学中正理工学院的前身。<br></div>中正理工学院是台湾军队培养军事科技人才、负责台湾军队武器装备研究发展的最高学府。1966年,海军工学院、测量学校、陆军兵工学校和联勤测量学校合并成立中正理工学院。<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b>张述祖等一批兵工专家没有随国民党撤退去台湾工作,而是留在大陆,等待解放,等待时机为新中国服务。</b></font></div></h1> <h1>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h1><h1><font color="#167efb"><b>当天下午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的两位兵工专家祝榆生、许哨子登门拜访了德国留学回国的弹道学专家张述祖,邀请张述祖教授出山</b></font>,希望他把留在上海的兵工界的专家们组织起来,让大家为新中国出力。张述祖欣然答应。<br>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东奔西走,积极联络沪宁一带兵工界和教育界的朋友,商谈如何为新中国出力的事宜。</h1> <h1>上图:张述祖夫妇。<div><h1>1949年6月下旬,由张述祖出面组织十多位兵工专家在海门路他家中聚会,与许哨子见面并商讨通过了事先起草的给陈市长、粟司令员的报告,表达大家愿以平生所学,奉献给我军建设的愿望,同时希望兴办类似兵工大学这样的军事技术学校,为部队培养技术人才。<br>7月1日,张述祖和鲍廷钰一起到上海市军管会呈送了这份报告。</h1></div></h1> <h1>这次聚会被成为<font color="#167efb"><b>“海门路会议”,对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b></font><br></h1><h1><br></h1><h1>上图:在张述祖家开会的兵工专家签名(许哨子提供)</h1> <h1><div><h1>上海市领导十分重视教授们的意见,批示道,教授们的意见很好,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兵工学校,但这不仅是一个地区或三野的事,可以先建一座“庙”,把这一批专家先养起来,组织起来,不能让这一批宝贵的技术专家再走散。上海市领导把张述祖的报告转给华东军政大学。<br>这个“庙”,就是后来的军事科学研究室。<br>1949年9月下旬,华东军政大学军事科学研究室在南京成立。<br>不久,军事科学研究室划归华东军区司令部直属,所以研究室的名称就变为“<font color="#167efb"><b>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b></font>”。<br></h1></div></h1><h1>上图: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门牌</h1> <h1><div><br><p>华东军区参谋长张震将军宣布由作战处处长王德任研究室主任,张述祖任主管业务的副主任,华东军区39师参谋处长胡翔九任主管后勤、行政的副主任。汇集了留学德英美等国的学者、知识分子:张述祖、岳劼毅、马明德、任新民、赵子立、周祖同、钟以文、沈正功、易晓东、张禄康、鲍廷钰、张宇建、何乃民、金家骏、朱正、江潮西、何承坚等兵工专家。</p></div><p>可以看出,<font color="#167efb"><b>这些专家中很多是来自兵工专门学校。</b></font></p><div><br></div><p>上图为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部分成员合影。</p></h1><h1>自左起:沈正功、周祖同、马明德、何乃民、钟以文、张述祖、金家骏、鲍廷钰、任新民、江潮西、岳劼毅、赵子立、张禄康。</h1> <h1>1952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的第二年,3月,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革军委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报告》经林彪、周恩来、朱德审阅同意,送达毛泽东主席批办,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批示<font color="#333333">“同意,退粟裕办”。</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中央决定从朝鲜战场调回陈赓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b></font></h1><div><br></div><h1>上图:聂荣臻 粟裕《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h1><br> <h1>1952年6月23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了《全国应办的军事院校的番号及调整方案》。《方案》指出,<font color="#167efb"><b>军事工程学院拟设在哈尔滨,要求1953年9月1日开学,并决定以中共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第三兵团的部分干部为组织基础,筹建军事工程学院。</b></font></h1><div><br></div>上图:《全国应办的军事院校的番号及调整方案》 <h1>1952年8月22日,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9月1日在北京恭俭胡同59号开始办公。筹委会由陈赓、徐立行、李懋之、张衍、黄景文、胡翔九、<font color="#167efb"><b>张述祖、任新民、沈正功、赵子立</b></font>10人组成,主任委员陈赓,副主任委员徐立行。<font color="#167efb"><b>其中张述祖、任新民、沈正功、赵子立4人曾经在兵工专门学校任教、学习。</b></font></h1><div><h1>1952年12月前,<font color="#167efb"><b>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b></font>的15名教授、专家和282名干部、战士、职工和设备从南京全部迁到哈尔滨市,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哈军工阶段。</h1><div><br></div></div> <h1><font color="#167efb"><b>50年代初哈军工教授名录。全校教授共20名,来自兵工专门学校的共8名,二级和三级教授各4名</b></font>,可见比例之高。</h1> <h1><b><font color="#167efb">1956年哈军工教授名录。全校教授共42名,来自兵工专门学校的9名,比例也算很高。</font></b></h1> <h1>1960年按照中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精神,哈军工分建,部分兵工专家随炮兵工程系到炮兵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前身)。</h1><div><br></div><h1>这是华东工学院(原为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时期老兵工专家与留在哈尔滨的胡翔九主任合影。(20世纪80年代)</h1><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从兵工专门学校出来,后来到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又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几位专家教授。</b></font></h1> <h1><p></p><p><font color="#167efb"><b>张述祖</b></font><font color="#333333">公费留学德国期间,师从两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普朗克教授和纳恩斯特教授。后进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程物理研究所,师从著名弹道学家克朗兹教授,研究弹道学。</font></p><font color="#333333">抗战爆发后,张述祖兼程回国,誓以所学报效祖国。1938 年,张述祖随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在重庆期间,</font><font color="#167efb">张述祖受聘于兵工大学。在中国航天事业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谢光选院士,化学家郭燮贤院士和弹道专家、南京理工大学浦发教授,鲍廷钰教授等兵工专家,均师从张述祖先生。</font></h1> <h1><b>曾石虞教授</b>,湖南龙阳(今汉寿)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5年留学德国。1938年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font color="#167efb"><b>先后任兵工署学兵队、兵工专门学校、重庆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1946年兼任已迁回上海的兵工专门学校的化学系主任。</b></font>建国后,历任同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教授。</h1><h1><font color="#167efb">曾石虞虽然没有直接在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工作,但他是申请、筹建研究室的主要人员之一。</font></h1><div><br></div><div><h1>上图为1953年5月1日,哈军工赴北京观礼团合影</h1><h1> 左起:周明鸂、易晓东、李天庆、王序卿、徐立行、沙克、曾石虞</h1></div> <h1><font color="#167efb"><b>潘景安</b></font><br>1907年2月17日,出生于浙江平湖。<br>1927年7月,上海震旦大学理工科毕业。<br>1930年7月,法国凡尔赛圣越纳维爱大学特种数学班毕业。<br>1934年7月,法国海军部海军火炮制造大学毕业。<br> 获法国海军造兵工程师学位<div><font color="#167efb"><b>1935年至1937年兼任兵工专门学校教员,为学生介绍德国火炮技术。</b></font><br></div><div><div>1947年至1948年在南京等地伪兵工署任职,担任弹道研究所所长。。<br></div><div>  1949年9月至1952年7月,担任上海震旦大学工学院聘任教师。<br>  1952年7月至1955年6月,他随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到哈尔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 <br>  1955年6月至1983年,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系、船舶系教授。<br>  1984年,于上海去世。</div></div></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钟以文教授</b></font><br></div><div>1933年7月兵工专门学校毕业。</div><div>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工作</div><div>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div><div><br></div>上图:钟以文教授和夫人杨文杰</h1> <h1><p><font color="#167efb"><b>赵国华</b></font>(1912—1980) ,男,汉族,号怀柔,崇明县合作乡人。<br><font color="#167efb"><b>1933年毕业于南京兵工专门学校</b></font>。 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研究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攻读力学,获数学和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42年回国后任中山大学副教授。l943年起先后在西北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校任教授。 <font color="#167efb"><b>1952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b></font>任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三系六科教研室主任等职。 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授以上校军衔。</p><div><font color="#167efb">赵国华教授虽然没有直接在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工作,但他是申请、筹建研究室的主要人员之一。</font></div><br></h1> 赵国华教授 <h1><font color="#167efb"><b>沈正功</b></font>,汉族,热河(今辽宁)朝阳县孙家湾乡人<div>1933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学院机械系。<font color="#167efb"><b>1940年毕业于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工程系。</b></font>1947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应聘到沈阳东北大学任教。1948年春,他随东北大学的教职员工迁至北平,又转至上海。经同学介绍,<font color="#167efb"><b>应聘为上海兵工学校机械设计专业教授,</b></font>同时还兼任从开封迁至苏州的焦作工学院教授。同年10月,因上海兵工学校迁往台湾,沈正功被留在焦作工学院。<br><font color="#167efb"><b>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b></font>、系副主任、华东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机械制图》等。<br></div></h1> <h1>民国教育部给沈正功颁发的第一届公费留学生考试及格证书。</h1> <h1>上图为华东军政大学聘请沈正功为校科学研究室研究员的聘书。(1949年9月)</h1> <h1>任新民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font color="#167efb"><b>1937年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1940年毕业,任兵工署重庆21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和讲师等职。</b></font>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1949年8月回国,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8月,随该研究室并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b></font>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br>1956年8月调赴北京,参加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br></div><div>1975年6月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br></div><div>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br></div><div>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离开人世,享年102岁。<br></div><div><br></div>上图:调任哈军工后的任新民(左一)</h1> <h1><font color="#167efb"><b>赵子立</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1944年9月兵工专门学校毕业。<br></b></font> 新中国火炸药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筹委会委员,哈军工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军队离休干部、南京理工大学老教授赵子立先生(哈军工老同志中最年长者)于2021年12月逝世。</h1> 赵子立 <h1>鲍廷钰(1918—1998),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人</h1><h1><font color="#167efb"><b>1940—1945年 兵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945—1949年 兵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任教。<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949—1952年 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副研究员。<br></b></font><font color="#167efb"><b>1953—1960年 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弹道教授会主任。<br></b></font>1960—1966年 炮兵工程学院火炸药工程系内弹道教研室主任。<br>1966—1979年 华东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内弹道教研室主任。<br>1979—1981年 华东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主任。<br>1981—1983年 华东工学院弹道研究所所长。<br>1988年 退休,为博士后导师。<br>1998年 去世,享年80岁。</h1> <h1>金家骏,1919年8月生,文成县人。<font color="#167efb"><b>1945年兵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先后在南京兵工署研究发展司、台北利台化工厂、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研室、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等单位任技士、工程师、副研究员、副教授、研究室主任、教授、系主任。</b></font>曾于1995年、1998年、2000年3次去美国大学讲学。主要著作有《分子热力学》、《生物化学动力学》等多部。其中《生物化学动力学》被评为全国高等科技重点图书。还编有《流体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炸药生产工艺过程化学原理》和译著《火药火箭弹道学》等。曾获华东军区三等功,1954年“五一”曾应邀上天安门观礼。</h1> <h1>浦发教授(1917--2003)江苏金坛人。<br><font color="#167efb"><b>1941年毕业于兵工学校军械技术科。解放前在南京晨光机械厂任机械师,曾任华东军区科学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员。</b></font>建国后1953年参与组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任教授会副主任,华东工程学院教授、系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弹道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外弹道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外弹道学》、《火箭外弹道学》等。</h1> 浦发教授 <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我们在追踪哈军工、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的历史的时候,也应该记住</font><font color="#ed2308">兵工专门学校</font><font color="#167efb">的贡献。</font><br><font color="#167efb">这些专家教授的拳拳之心爱国之心,以军事技术和教育的热忱的报国之心是一贯的、是从兵工专门学校到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再到哈军工一脉相承的。他们的思想、品质、学问和技术都是我们哈军工的宝贵财富!</font></b></h1> <h1>参考资料:<div>1、这张老照片丨印证中国兵工教育发展70年历程 南京理工大学</div><div>2、民国时期兵工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录(1917-1949)_ 静思斋整理</div><div>3、抗战时期的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 - 韩连庆 2017年道客巴巴</div><div>4、汉阳兵工厂的历史 今日湖北网</div><div>5、民国时期兵工概述03 </div><div>6、中国导弹开路先锋 高小林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网 2018.09</div><div><br></div></h1><h1><font color="#167efb"><i><b>本篇资料来自网上,衷心感谢原作者!</b></i></font></h1><h1><font color="#167efb"><i><b><br></b></i></font><font color="#167efb"><i><b>谢谢欣赏!</b></i></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