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泪不轻弹——说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

风行水上

<p class="ql-block">  大早醒来,一直想着昨夜做的梦。在梦中,我帮助了他人,清晰美好……醒来的事实是,因为疫情,呆在家里的我是郁闷的。我曾做过让自己害怕的梦,记得有一次梦到大牙掉了,醒来一直担心不已(听老人讲梦见牙掉家里人生病),一大早就跑邮局给家人打电话,得知啥事没有才放心,现在想起来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是那样的美好,难怪老人们说梦是反的。</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做的梦。</p><p class="ql-block"> 他以游踪为切换点给我们展示了梦的四个过程:先夜“飞”来到清水荡漾的山脚剡溪;继而著谢公屐,登青云梯,顺理成章的在半壁“见海日”“闻天鸡”;继续在山中行走因“迷花倚石”,感觉天“忽已暝”;从“熊咆龙吟”引发“殷岩泉”“栗深林”“惊层巅”起梦境就进入不以人的意志控制的世界,“云青青”“水澹澹”的天降地升压的人喘不过气了,“裂缺霹雳,丘峦崩摧”让他惊悚无比,在无助之时,“青冥浩荡不见底”的神仙世界出现,“云之君”“仙之人”飘逸而来,虎用鼓瑟,鸾用回车表达他们最诚挚的热情,场面盛大,景象和谐,生活美好 ,读后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到这时,人们就开始明白了:仙境的美好反衬现实对人的束缚,诗人用虚幻的神仙世界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p><p class="ql-block"> 大家这么理解,没啥问题!只是我觉得有点遗憾:美好仙境的出现为何先让人有一番惊悚的体验?是为了让意象丰富来增加山中景象的变化,或是让情感如崎岖山路有蜿蜒曲折之变,还是想用惊悚来衬托仙境的美,还是想暗示美好的感觉一定源于坎坷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想来李白的家境真的不需要他为官养活家人,不然何来“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做官和别人一样想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目标,他读书多年,游历多年,时刻储备自己,不然何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确实现在皇帝身边工作的梦想,但他最终只工作了一年多,就因不肯放弃他的嚣张辞退,不然哪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李白理解的官场和他经历的官场不一样,他想做的事和官场需要他做的也是不一样,可爱的诗人意识到这种差别,但并不屈从,故而选择了离开。他把这种委屈,屈辱幻化成惊悚而美好的梦,提醒大家现实恐怖但理想美好,可以离开官场,但不能放弃理想!</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想明白了李白为何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选择。名山在古人心中那是入世之路,李白没有隐居起来,而是等待时机,后来就有了公元755年同意招募到李璘麾下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从梦境中,我们看到大唐文人的胸怀——短暂的告别为了更好的相聚。从儒家积极进取的角度看李白是保留了儒士的尊严,而归耕田园的陶渊明保留了儒士的傲骨。</p><p class="ql-block"> 天才李白生逢盛世,却免不了遭遇冷落,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主要的是老天想成全他成为“诗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