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疫情反复,<span style="color:inherit;">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疫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心理健康。我们除了做好科学自我防护外,心理防护必不可少。今天将带来一些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指南,一起来看看吧!</span></p> 学生篇 1 . 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疫 <p class="ql-block"> 要理性认识疫情,不要听信谣言,谣言往往充斥着或激烈的情绪或断章取义,缺乏科学性,容易引起恐慌和误判。关注官方权威信息才能准确有效减少恐慌和焦虑。同时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聚集、不扎堆等防护措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2.合理安排时间 保持规律作息 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及线上教学日程安排,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坚持自主管理,让生活有张有弛。通过规律的居家日常,可以帮助学生维持一种内在的确定感以及心理的稳定性,避免因居家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面对反反复复的疫情,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情绪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但不能过度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可以通过听音乐、找朋友倾诉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还能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只要我们能够理性积极的看待,适度调节,一些麻烦和困扰只不过都是生活里的小插曲。 4 . 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 学生可利用疫情居家的时间,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充分表达自身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理解和支持父母。疫情期间给父母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学生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多体谅家人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情绪或语言可能带来的冲击,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理能力也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p class="ql-block"> 疫情反复,孩子们居家学习、生活的时间变长了,往往会出现一些“小摩擦”甚至激烈冲突,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家长在疫情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多与孩子沟通。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多说教或过度惩罚,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p> 家长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家长可以通过心理暗示</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将爱传递给孩子</font></b></h1> <p class="ql-block"> 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和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科学面对疫情,不传谣,不造谣,勇敢面对困难,认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让我们一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相信不久我们就能走出家门,返回美丽的校园,沐浴灿烂阳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郑区塘坎中学</p><p class="ql-block"> 2022.10.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