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前言:</b>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被青海省委书记称赞的牧民摄影师们……</span></p><p class="ql-block"> 在今年8月31日举行的中共青海省委“中国这十年·青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对本地的牧民摄影师们有一番重点讲解和称赞。笔者透过传递出的信息对牧民摄影行为和成就及多年牧区生活经历也有了自己的浅薄理解和认知,现小文呈上。</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坚守本土题材,呈现故乡之变</b></p><p class="ql-block"> 拍身边人和身边事,是很多坚守本土题材的摄影人的座右铭。相对于“外来户”,本土摄影人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长期在当地生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及自然生态环境。在此环境中拍摄,照片很容易在深度、广度上,以及对于主题和热点的把握等方面体现出优势,因此成就了一些具有深厚造诣的本土摄影家和一批富有人文情怀及影像水准的本土题材作品突颖而出。</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个快门,摄影让每一个人拥有了捕捉世界瞬间的机会,使用一个技术性的窗口(无论是电子还是光学),人们以此来记录光的轨迹。每位创作者选择的方式和目的可能不同,换句话说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对摄影不同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摄影的定义可能有很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更贴近摄影定义的可能是这句话:摄影不仅是瞬时真实,更是拍摄者的自我表达。</p><p class="ql-block"> 青海牧民摄影师在拍摄本地野生动物和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上有先机,但影像一部佳作的诞生,仍离不开对本土摄影人长期的关注与深扎,深知每一个拍摄对象及重点元素,就像了解自己身体一样,以及常年不辞辛苦、风餐露宿、脚踏实地的拍摄有关。</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和摄影的发展,专注本土的摄影人没有被地域束缚,相反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用创新的思维表现本土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的内容,题材更丰富,内容更新颖,手法更灵活。其中,有对人文民俗的聚焦,也有对山河风景的定格,尤其是无人机的普及使用,让本土影像表达如虎添翼。“上帝视角”下的故土多姿多彩,更加引人入胜。 </p><p class="ql-block"> 坚守本土题材,呈现故乡之变的青海牧民摄影师们用脚步丈量着故乡的山河大地,用瞬间镌刻时光的永恒记忆,这些生动、真实的影像也充满了他们对故乡最深沉的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