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如此重要的重点文物绝少游人到访,我独自开车深入探访,傍晚到达,景区已关门,周边居然找不到住宿,当晚只能停在广场上,车内倦宿一晚,等待明晨开门参观。 石窟保护区全景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上图原地回头看,广场跨秀延河即为G210国道(交会车都困难的单车道),左侧为安定古镇。 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专家结论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div> 钟山石窟现存的山门、牌坊。</div> 石窟经历代修葺,至元初,已有大小石窟11处及众多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500。主持僧北辖葭州(今佳县),南统骊山(今临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圣地。 据清道光“安定县志重修石宫寺碑记载”,这里原有中殿、十王殿、明王殿、金刚殿;还有万佛楼、钟鼓楼、三官楼、观音阁及禅室方丈。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惜毁于兵燹,除正殿石窟外,尽成废墟。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现开掘石窟五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 <p class="ql-block"> 3号窟是保存最好的石窟,除了风化的后壁和地面、窟顶之外,整个石窟雕满了各个时期的塑像,已经没有任何空闲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石窟内禁止拍摄,我的真诚感动了管理员,特意为我一人开灯,拍摄。</p> 主窟万佛岩呈长方形,面积为225m 2,平顶八卦莲花藻井,窟内正中有长11米,宽5.3米,高1.4米的石坛基,坛基上有3组14尊大型主体石雕,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释迦牟尼像高3.54米,就地而雕,与坛基紧密连为一体,坛前有乘狮的文殊菩萨和乘白象的普贤菩萨。释迦牟尼结跏跌座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形象十分庄重。释迦牟尼佛像左右分别侍立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均脚踏莲座,通高2.5米,形象逼真而生动。坛基东西两端各立一尊侍协菩萨。 坛基三尊主像上面各凿有复斗形藻井,绘唐草图案。窟内雕像,全部妆彩,尤以主像群最精,均以泥金彩绘,金碧辉煌,保留千年而经久不变,令人称绝。 乘白象的普贤菩萨 乘白象的普贤菩萨 乘狮的文殊菩萨 乘狮的文殊菩萨 坛基前后两排共八根接地连顶的方形石柱,1米见方,高5米,系造窟时所留支撑顶板岩石。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均密无间隙地刻满了数层浮雕,这些浮雕均以佛教故事为主。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又在主窟的外壁上,精雕了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 清代儒教盛行,又将孔子的造像补雕其上,历史上称为三教圣人,是我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产物,从而使这一珍贵的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完整。 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侧壁1 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侧壁2 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后壁<div>由于风化和自然的侵蚀,释迦牟尼横三世佛背后墙壁上原来雕刻的佛像已经完全消失了。<br></div> 子长县钟山石窟5号窟,平时游客不能进入,我在广场车内倦宿了一晚的真诚打动了管理员,专门开门让我入内参观。 子长县钟山石窟5号窟窟顶 子长县钟山石窟5号窟侧壁 5号窟内仅存的二尊残破雕像之一 5号窟内仅存的二尊残破雕像之二 5号窟内仅存的二尊残破雕像之二 子长县钟山石窟1号窟 子长县钟山石窟2号窟 子长县钟山石窟4号窟侧壁 其他已经完全风化或被盗后的洞穴,空无一物。 最高处的砖塔,好像已不复宋代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