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李大爷

清淡如菊

<p class="ql-block"> 闲不住的李大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阿拉善日报蒙古文版的一篇《闲不住的李大爷》在亲友群、朋友圈的传播,闲不住的李大爷火出了圈。这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操着一口纯正蒙语的老人是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汉族,祖籍甘肃,四岁时跟随长辈到阿拉善左旗巴彦乌拉嘎查落户生根,开始了放牧生活。深处蒙古族的聚集地,父辈们的生活习惯完全与蒙古族同胞一样,并且延续至今。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纯蒙语交流也就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蓝天、黄沙、绿草、土坯房是老一辈的居住地,也是牧场,放牧着牛、羊、骆驼、马。驼绒、羊绒的收入,维系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和孩子们的诗和远方。靠天吃饭的日子,雨水丰沛或干旱是一年收入的风向标。就是在这样物资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的岁月里,广袤的阿拉善大地孕育着智慧的阿拉善人民。父亲常说在阿拉善蒙古民族中流传着一句话:靠别人给饭那吃不饱肚子,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努力,才能吃饱肚子。质朴的话语是淳善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阿拉善人坚守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工具,都是就地取材,在聪慧的蒙古族牧民手中传播传承着。牵引骆驼的鼻棍、缰绳,圈捕骆驼的大绳,驯服儿驼的笼头,固定马鞍的肚带等等,在没有文字、影像记录的当时,就这样在牧民中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学到了这门技术的精髓,传承着阿拉善蒙古民族的纯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他晚年生活的精神依托。</p><p class="ql-block"> 一根鼻棍,一条缰绳,牵着骆驼驰骋在沙漠,也牵着一家人的生计与希望。鼻棍制作要选自阿拉善地方产的两年生红柳,选材必须笔直,长度大约6.5到7寸,直径在1.5厘米左右,先削皮再打磨,最后整形,保证表面光滑圆润。固定用的鼻棍板,选用羊角,祛除表面裂纹,用清水浸泡20天,每天更换一次清水,使得羊角完全被浸润,再用钻开孔,趁柔软时,借用羊角的收缩力紧紧套在鼻棍上,保证牢固结实。</p><p class="ql-block"> 一条大绳,套牢了倔强的马儿与骆驼,也牢系着阿拉善牧民祖祖辈辈耕耘在这片沙漠的勤劳与坚韧。大绳制作选用9-10斤上好的骆驼鬃毛,捡去杂质,把打结的部分全部梳理顺滑,利用鬃毛的长纤维再绕成大约3两一个的粗绺的毛蛋子,再用毛蛋子挖成绳坯,三股绳坯用自制的绳车,拧劲合成一股,长度大约9米。</p><p class="ql-block"> 儿驼笼头是驯服小骆驼的专属神器,选用黑白两色马鬃,或者黑白骆驼鬃毛配色,用手工捻制的驼毛线缝制,接口处用红色、绿色毛线或者布头装饰,再配上6-7米的缰绳,一个可爱实用的儿驼笼头就制作好了。</p><p class="ql-block">人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舒适耐用的马鞍需要肚带固定。肚带制作选用红、黑、白三种颜色的马鬃,拧成6股绳坯,再用手工制作的驼毛线,一针一线缝制出漂亮的人字花纹,长度大约1.5米。</p><p class="ql-block"> 还有种种父亲纯手工的制作,每一件作品都浓缩了几十年的放牧生涯。</p><p class="ql-block">这位闲不住的李大爷,我闲不住的老父亲,一辈子经营牧场,积累了丰富的纯手工制作畜牧用品的手艺,随着岁月的增长,父亲已经搬离牧区赋闲多年,但那些流淌在血液里的勤劳和烙在记忆的技艺,丰富了他晚年的生活。为了安放和展示父亲的宝贝作品,专门购买了一处车库,驼毛、马鬃、红柳、羊角等等原材料,应有尽有、玲琅满目。</p><p class="ql-block"> 纯天然的材料加上纯手工的工艺,在现代牧民中,会这项技艺的已经屈指可数、凤毛麟角,父亲用前半生学会,用后半生传承。</p><p class="ql-block"> 此时,耳畔又想起驼铃声声;眼前又浮现出牛羊成群;鼻息又飘荡着青草芬芳。夕阳微曛的光影中父亲和母亲,一个摇着绳车,一个拧着大绳,一头牵着过去,一头牵着未来,当年忙碌的身影,此时缓慢而闲适,一代牧民的生活缩影,定格在这静谧的时光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