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倚为强 高考备战——初二历史备课组参加昆明市历史教研活动暨昆十中历史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6日下午,昆明市教科院组织的历史教研活动在昆明市第十中学求实校区如期举行。本次教研的主题是《基于高中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主题设计的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研讨》。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教科院历史研究员薛敬宝老师主持,我校教研组组长、云南省周永珍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永珍老师担任讲评嘉宾,我校高三备课组杨正伟老师与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的李惠老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本次活动暨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之前,我校高三历史备课组针对此次的主讲课题进行悉心设计、研讨和观摩。最终主讲教师杨正伟老师决定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题,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空间、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构建为主线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磨课。磨课过程中高三历史教研组的袁彦雯老师积极为杨正伟老师出谋划策,为本次公开课做了详尽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在磨课中,高三历史教研组教师袁彦雯老师对杨正伟老师的授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组内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此次活动的正式举办做了详备的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一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位主讲教师的同课异构。我校杨正伟老师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作为导入,引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后,杨老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三个探究,即共同空间的建构,政治认同的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建构。在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空间的建构中,杨老师利用三组不同朝代的疆域地图,在以秦汉地图对比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解读疆域地图。在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构建中,杨老师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而在探究共同文化的建构这一部分,杨老师充分利用云南本土特色的民族文化优势,将火把节的产生、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以论述题的形式创设新的情景,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将共同文化的构建问题解决。最后杨老师回扣主题“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落实价值引领和家国情怀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进行“同课异构”的李惠老师以《从自在、自觉到自为的中华民族关系》为主题,一来便使用云南本土历史文化——普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为导入,将学生带入课堂。用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表述引出本节课的一个概念“多元一体”。接下来,李老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围绕“自在的中国各民族”“自觉的中华民族”和“自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线索,从纵向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串联起来进行探究。李惠老师的设计中同样运用了大量云南本土的民族史料。在授课过程中,李惠老师还积极体现了她的教学机智,一步步推动学生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p> <p class="ql-block">活动的第二部分是两位主讲老师的总结与反思。两位老师分别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谈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认识,并且还指出备课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是由周永珍老师和薛敬宝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和主题教研进行点评。周永珍老师充分肯定了杨正伟老师和李惠老师的同课异构对主题复习课做出的有效尝试,指出两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和课堂展示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两位老师可以再加以改进的地方。希望两位老师能够再接再厉,希望其他老师能像两位老师学习。此外,周永珍老师还利用刚落幕的中共二十大的内容,强调对“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关注,敦促老师们积极学习二十大内容,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薛敬宝老师在对两位老师的点评中重点提到了要立足云南的本土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最终要落实在“四个认同”等要点上。薛老师认为本次活动中授课的两位青年教师的原生态课堂极具启发性,希望能够鼓舞更多老师。同时还谈到了,当前云南省面临的新教材老高考的现状,高三历史学科备考形势严峻,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坚信高考备考的“小船”必将扬帆起航,搭上党和国家发展的大船。</p> <p class="ql-block">此次同课异构的主题复习教研活动圆满顺利结束,教研活动和同课异构的展示对于高三复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之后的高考复习备考提供了备考思路。同时对于初三年级备课组而言,本次活动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围绕主题和大概念设计好、组织好、实施好单元主题教学极具参考价值。</p>

老师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教研

同课

主题

杨正伟

异构

教研组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