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 立德树人”【山东省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枣庄群组)】“明德讲堂”线上学习

冯斌工作室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教育……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些词汇越来越多地映入我们眼帘。当人们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如何理解和应对这种变化,德育工作又该如何按时代规则“出牌”,是新时代德育研究的紧迫课题。为进一步探索智能时代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10月26日,“中国德育·明德讲堂”围绕“智能时代德育创新及案例研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讨论活动。 本次直播活动分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深圳市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院长王莺,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戴红燕围绕《数字德育的使命与挑战》、《数据视角下区域德育评价模式的系统构建与创新探索》、《行走德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孩子成长的芯片》、《智能时代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突破》等作专题报告。 数字德育,弘扬美德,创造美好。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主要探讨了数字社会面临的道德价值观挑战以及数字德育的实践路径。祝教授的分析深入浅出,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为我们在智能化时代把握德育工作规律,更好地实现铸魂育人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让技术为教育赋能,让数据为评价增值。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杨珺局长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深圳南山区在德育评价工作上的创新性探索,即“14235”德育评价模式。该模式坚持数据为德育评价赋能的理念,整体设计系统科学,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为在新形势下破解德育评价难题,开展智慧性的德育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王莺院长分享了杭州上城区开展行走德育的相关经验。行走德育的育人目标是知行并重、突出实践;行走德育的课程设计是主题之旅;行走德育的学习方式是在行中学;行走德育的评价方式是形成式评价。学生只有在行走中,他才能看到未来的愿景。心有光芒,必有远方,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戴红燕局长结合区域德育工作实际,介绍了郑州经开区在德育工作转向、德育阵地转轨、德育方法转型、德育时空转换四个方面的理论认识和经验总结。其阵地主要是微媒体、线上平台,其方法主要是沉浸式、交互式和体验式的德育,其时空主要是家庭、社会和学校。郑州经开区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创新德育方式、提升育人效果方面做出了系统、扎实、有效的探索。 智能时代加速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形态、德育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次讲堂重点探讨智能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途径、新方法、智能化综合评价等问题,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亲和性和预见性,进而提高德育效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活动推出之后,冯斌工作室迅速响应,积极宣传,号召工作室全体成员展开线上学习,通过专家报告分享和地方已开展的德育创新案例,探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等各环节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观看直播活动,冯斌工作室成员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到:在智能时代与德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更新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德育对象、变革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手段、提升德育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下的德育工作。

德育

德育工作

教育

评价

时代

智能

行走

育人

经开区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