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 让生活更美好——芦溪县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交流研讨活动

芦溪小学李风灵

<p class="ql-block">  为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增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共同成长,10月26日,芦溪县中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在新泉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我做起让生活更美好”的交流研讨活动。教育局教研室罗新民老师、教育股童华香老师和工作室负责人韩桂莲老师携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活动。</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芦溪小学的钟艳老师执教的心理健康课主题是《学会感恩 让生活更美好》。钟老师通过四个环节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学生在旅程中回忆了与父母在一起的点滴,在游戏中体验到了身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爱,还知道了要感恩身边的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由东安里小学的罗凤老师执教的《巧用三色贴 启动微习惯》。罗老师导入环节给大家介绍了一头被铁链锁住的小象,让学生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接着通过暖身游戏《红绿灯对对碰》让学生体验到既定习惯难以改变的特点。好习惯是难以形成的,罗老师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大目标先分解成小目标——微习惯,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三色便利贴启动微习惯。</p> 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  课后,新泉学校彭书记主持研讨交流会,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这两节课逐一发表各自的听课感受,并对两位授课老师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p> <p class="ql-block">  童华香老师认为心理课堂是开放的,我们在课堂上要去发现学生的热情和思考,直面学生的质疑。老师的语言要更有趣,更有生命力,更有能量,才能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建立与学生的真实连接。两位老师的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巧妙设计,学生互动多、生成多,在体验中收获,在做中学,在练中学。</p><p class="ql-block"> 韩桂莲老师也认为两位授课老师准备充分,选择的主题传递了爱,感恩父母和爱自己,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钟老师课堂主要是侧重认知,侧重习惯养成。韩老师觉得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可以游戏为主,多与学生互动,课堂上需要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进行价值和意义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罗新民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课堂上运用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参与的主动性,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升华!</p><p class="ql-block"> 新泉学校罗海校长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并作总结性发言:两堂心理健康课都非常精彩,感谢两位执教老师精心的付出。工作室给学校也带来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激发了心理健康教师探索教学的热情,指明了方向,同时有效地推动学校年轻教师的成长,希望今后工作室能够多来学校开展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传授了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质教学经验,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达到了互助共进、共同进步的整体目标,搭建了校际交流桥梁,促进校际联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室将继续用专业知识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精选优质课例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引领、辐射、带动区域更多的心理教师专业成长,让学生沐浴爱的阳光,踏歌而行。</p>

老师

学生

心理健康

课堂

工作室

教学

研讨

体验

习惯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