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25日早上第二节,王晨杉老师在学校录播室又完成了一节新的公开课。我们语文组的所有老师都热情参与了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王晨杉老师的讲授课题是高一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写景哲理散文《我与地坛(节选)》。本单元目标要求反观自然,领悟哲理,提高对自然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p> 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王老师以北京地坛不同季节的图片欣赏导入,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营造一种与本课内容息息相关的学习氛围,紧接着出示课题,于是顺利带着学生从课堂之外进入到课堂中来。</p>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语文课堂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在此环节王老师检测学生的字词积累,而且在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用这些词语来概括文中的有关地坛的样子,避免了积累与运用的割裂现象。</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检测读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p> 引导感知和梳理 <p class="ql-block"> 课文《我与地坛》是节选,这篇散文为我们揭示了三种关系,其中两种:地坛与我,我与母亲。而另外一种是学生不容易找到的,但是在此环节,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就懂得了这层关系是“我与我自己”。</p> <p class="ql-block"> 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层层推进,让学生梳理他人所了解的我,和文本中我写“我”的一切,学会捕捉重要的信息,并作类比分析:我和地坛同病相怜,地坛是被人遗弃的古园,我是被社会遗弃的人,本质上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我反而喜欢去这样荒芜冷落的地坛,是因为那里宁静而不被打扰,在那里我找到了慰藉,得到了启悟,在那里最容易使我展开对生命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接着教师用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几段景物描写帮助作者完成了生命的大跨越?”,从而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赏析三段富有哲思味道的地坛之景。</p> 赏读写景哲思 <p class="ql-block">赏读第一段地坛之景:古旧与荒芜</p> <p class="ql-block">赏读第二段地坛之景: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归纳总结两处景物的特征:荒芜,但并不衰败。</p> <p class="ql-block">赏读第三段地坛之景:厚重而深沉</p> <p class="ql-block"> 这三处景物描写前后对比有所不同,层层深入,在写景的语言中渗透着哲思,体现了作者成长的心理历程,不可以随意交换位置,这也是作者这篇散文写景的逻辑缜密和妙处。最后,教师再将师生对地坛之景所有的赏读做一个总结。</p> 体验写景感受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堂散文阅读与写作任务相结合的语文课,重在读景的体验,也重在写的体验,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于是此处教师让学生抓住自然一处景,说说拍摄的感受,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的能力。</p> 完成写景任务 <p class="ql-block"> 结束课堂之际,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由此,实现了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四个核心内容渗透的目标。</p> 听课现场 <p class="ql-block">王文青教导主任</p> <p class="ql-block">陈少荣主任</p> <p class="ql-block">王璐梦组长</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王晨杉老师从三个角度谈这堂课的教学设想。</p><p class="ql-block">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要求</p><p class="ql-block">二.基于单元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三.基于学情和教师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交流中,引发了桂月玲副组长的深思,她谈了教学内容的增删的看法,认为那些对学生有重大意义的部分要倍加珍惜。因为它们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锻炼,文化理解与积累,起到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p><p class="ql-block"> 高二语文备课组长林红蕊老师从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的语态,文本的解读与挖掘层次,从专业的角度去评课,另外林老师抓住了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在引导学生赏读最后一段景物时,教师从景物的矛盾处去分析背后的哲理,觉得十分巧妙。</p><p class="ql-block"> 符宇清老师给予本课极大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小小的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还要继续修炼。</p><p class="ql-block"> 最后王文青主任说了自己对这课的感受就是很感动,在这堂课中看到了一个青年教师的探索精神,和一路上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桂月玲</p><p class="ql-block">文:王晨杉</p><p class="ql-block">审核:王璐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