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苏州茶花古树寻访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有一好友告诉我,苏州东山紫金庵里有棵很大的茶花树,他拍了图片问我是什么品种,直觉告诉我这棵茶花不简单,不仅树龄在百年以上而且肯定有故事,查阅《江苏古树名木名录》,此树没有记录,仔细查看才知,宗教活动场所是古树普查盲区,故此树没有入编,于是作为我寻访计划的补遗排上了日程。去年三月正值茶花花期,我们专程赴苏州东山镇访古。紫金庵又称金庵寺,离小镇不远,藏在长满果树的青山中,它始创于唐代,清代重修,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沿石阶而上,山门上方题写着“古紫金庵”的横额,旁边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门口一对传说是明朝的石狮子,虽然历经400多春秋,却依然生龙活虎,憨态可掬。 资料称东山先前是个佛岛,岛上有许多寺庙,后来大多数被毁掉了。早在1958年,紫金庵就被政府定为文保单位,文革期间曾有红卫兵要进去破“四旧”,被看护和当地乡亲劝退,告知他们紫金庵是周总理提出要特别保护的,为防夜长梦多,当地派人去省城拿到了保护的红头文件,所幸保全了这千年古寺,二道山门上的这块“文革”告示是最好说明。 入内映入眼帘的是两棵约六百岁高龄的桂花树,遮天盖日,把天井空间遮得严严实实,旁边就是紫金庵的主要建筑。 它虽仅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浙江杭州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所塑“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作品写实与传神巧妙结合,展现了12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准,世人称“天下罗汉二堂半”,紫金庵就为其中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重量级文化遗产。 其中“紫金三宝”著称于世:一是“慧眼”,殿内“三世佛”双目柔和慈爱,无论你在哪个角度仰望,佛眼都正视着你微笑;二是“经盖”,诸天菩萨左手托起的手帕,图案精美,宛如薄纱;三是“华盖”,南海望海观世音菩萨上面的那把伞,其上彩云呼之欲出。 出殿左面的天井就是我们寻访的主角,我们走近细观,它的树体高大,树径粗壮,满树花朵正处在盛花期,但长势一般,花开无力。经实测,它的地径足有20cm,离地50厘米处有二分叉,分叉直径分别为13cm和9cm,树高约5.5米,冠幅约4.5米,依据花色、花型、花期、花径和蕾、叶、枝条、树形等综合研判,鉴定品种为华东山茶名品“粉嫦娥彩”,按通常华东茶花树径测算树龄的方法估算它的树龄在200年以上,当属二级古树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