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垴上的守望

那座山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梯垴上的守望</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那座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灶膛里的柴火,红红的,旺旺的,如同年节舞龙灯喷吐着火焰,热烈地舔舐着黢黑的锅底,同时发出啪啪的脆响。<br><br>我坐在灶前,问老婆婆话。<br><br>“你说俺这儿啊,叫天梯村。”老婆婆一手端着水瓢,一手在粗瓷面盆里和着面。白发随着手臂上的用力,快乐地在空气中跳动、飞扬。<br><br>“看俺这儿最高的那座山,挨着天哩;还有下边的大山小山,高山矮山,一层层的,像不像架梯子?老辈人传说,这是天梯,能通到王母娘娘的天宫里呢。”说着,老婆婆抿着嘴笑了。<br><br>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曾停顿,只一会儿功夫,面粉就在老婆婆的手中变作了面团,白雪雪,细腻腻,亮闪闪,还带有一股麦穗的清香。<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我和几个朋友,是来赏红叶的。<br><br>听说,太行山里的秋叶最美,尤其是涉县北部的大山,大多没有开发过,置身其中,会感觉进入仙境一般。<br><br>爱旅游的我们,乘着周末,驾起汽车一路狂奔,不到一个小时就赶到了山下。大家着急地背起行囊,拄起登山杖,前前后后,朝着最高的山峰,往最深的山谷,进发。<br><br>石道草径,山坡陡崖,只要是有下脚的地方,就径直向前踏、向上爬,争先恐后,不亦乐乎。<br><br>满山的秋红,夹杂着黄绿粉紫各种的色彩,一齐涌到身边来、眼里来,整个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大家都被这迷人的秋色惊呆了,欢呼的声音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山间的角角落落。<br><br>大山,我们来了。<br></p> <div>天梯村,位于太行深处的大山里,距涉县城100多华里,与山西左权仅一山之隔。村子由7个自然村组成,三户一瘩,五户一铺,像一群鸟巢,零零落落地挂在大山上。<br><br>村后的高山,名叫天梯垴,海拔超过了1500米,是河北与山西两省的界山,也是涉县最高的山。“登上天梯垴,离天一的脑。”的脑,指人的脑袋,是当地的俗语,人们爱这样来形容天梯垴的高度。<br><br>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榔、榉、榆、杨等高大的树木居于峰岭之上,一排排、一行行站成了兵阵的模样;连翘、黄芪、党参、黄精等名贵药材分布在坡上沟下,一丛丛、一片片散发着醉人的药香;特别是黄栌,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极尽所能地展示着傲人的存在。<br><br>秋风吹来,各种林木、药材无一不被染成了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色球、色块挤满了山梁和山谷。<br></div> <div>老婆婆把面团托起来,放置在墩实的案板上,再用手掌轻轻辗压面团的边缘,不消几下,面团就徐徐舒展成了洁白的面盘。<br><br>“古时候,天梯垴就是个大花园,连天上的仙女都偷偷下凡来赏景呢。最好看的七仙女还爱上了村里的一位后生。后生用山上的红叶编织成花环,戴在七仙女头上。两个人望着高高的天梯垴,以山为证,私订终生。”<br><br>看我凝起一点眉头,老婆婆忙说:“知道你不相信,可我们这里的人都信。后来呀,一只虎精来山上兴妖作怪,为了保护天梯垴和乡亲们,后生被虎精吃掉了。七仙女伤心欲绝,背着王母娘娘下到凡间,与虎精斗法。打败虎精后,化为天梯垴上最高的峰,从此厮守着她心爱的后生。”<br><br>老婆婆用擀面杖半卷起面盘来,稍稍躬着腰身,擀面杖带着面盘来回翻滚,一点点变大,一层层变薄。富有节奏的擀面声,听起来,像思念情郎的山歌一样。<br></div> <div>一行人只顾翻山越岭,却没有留神,前方被数十丈高的环形绝壁挡下了。</div><div><br>大家举头仰望,碧蓝的天空背景之下,高亮的阳光穿过崖边密密的丛林投射在崖底。天空和树林组合的穹顶,遮蔽四野,缤纷绚烂,像天宫倾覆的巨大调色盘。一片片叶子虽然渺小,但在阳光照射的作用下,却显得格外通透,脉络分明,像极了一团团晶莹欲滴的油彩;又像天主教堂高墙上镶嵌的椭圆形顶玻璃巨幕,无数块玻璃碎板有机地分布在上面,一块碎板,一道折线,奇光异彩,摄人心魄,充满了迷幻梦境般的诱惑。</div><div><br>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只听得见相机和手机快门的声音,还有微微屏住的气息。</div><div><br>我是相机、手机并用,拍照、录像同行。一缕缕的光线,挣脱着叶片的纠缠,执着地投身下来,刺疼了双眼。我只好快速地移动脚步、变幻姿势,时或用手遮挡着强光,记录下这不可思议的景象。</div><div><br>绝壁无法攀越,我们却兴致盎然,退回来路,另寻山道。<br></div> <div>天梯垴山高林密,峡谷幽深,山洞密布,涧水长流,地形非常复杂,地势十分险要。加之处于晋冀两省交界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抗日战争时期,进入太行的八路军早早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不仅作为后勤保障基地,而且作为战略转移通道。<br><br>大山里,隐蔽着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的数十个枪械所、被服厂和医院。翻过天梯村,山那面的麻田,驻扎着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山下石门方向的清漳河边,分布着刘邓开创的晋冀鲁豫边区100多个党政军机关。离此不远的刘家庄村,是八路军涉县工作团秘密开辟工作的基地,涉县第一名中共党员、第一个党支部和中共涉县县委由此诞生。<br><br>天梯村一带,革命热潮如满山的红叶风起云卷,天都成了红色。<br><br>老百姓盼来了大救星,盼来了祖祖辈辈梦想的翻身和解放。<br></div> <div>面盘渐渐擀成了面皮。老婆婆用手摸摸厚薄,又举起来给我看。窗外的光线透射在浑圆如盖的面皮上,阳光和面皮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泛着暖融融、黄澄澄的光。<br><br>“抗战那会儿,日本鬼子经常来山里‘扫荡’,连俺这儿的天梯垴、天梯村也不放过。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位姓黄的主任,不知道是多大的官,在这儿住了两个月。黄主任望着高高耸立的天梯垴,说,定要让穷苦人的生活变个样。后生们见天围着黄主任,听他讲抗日的故事,热闹着很哩。”老婆婆继续擀着面,我坐在灶台边入神地听。<br><br>“村上有一个后生,非跟着黄主任去当八路军。和他一起长大的山妮儿也要跟着去。后生用红叶编织成花环,戴在山妮儿的秀发上,嘱咐她在家照顾好爹娘。<br><br>“突然有一天,日本兵闯进山里来。黄主任指挥部队和后生把乡亲们藏在山洞里。日本兵却也朝着山洞的方向赶过来。情急之下,后生让黄主任带着部队先走,他熟悉地形,去引开鬼子。后生一步步把鬼子带到了天梯垴峰顶,然后猛不防抱住一个鬼子滚下了山崖。山妮儿和乡亲们躲在山洞里,眼睁睁看着后生牺牲了。她悲痛万分,整日守在山顶上,不吃不喝,两个眼睛哭得失去了光泽。”<br><br>老婆婆把擀好的面皮堆叠在案板上,左手抚面,右手操刀,一刀刀划开柔嫩的面皮。细若柔丝的面条,哼着缠绵悱恻的山歌调子,从老婆婆的手下淌出来。<br></div> <p class="ql-block">爬山途中,我们看到最远处的高山,和周围的山峰大不一样,山体清瘦,山势曲弯,孤零零伫立在天空之下。细细去看,上部竟像圆润的脸盘,下部俨然曼妙的身姿,活脱脱一位妙龄女子。特别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分外突显,环顾着四周起伏的群山,似乎流露着祈盼的目光。<br><br>“神女峰,神女峰!”大家开始不住地喊。<br><br>“也许叫望夫崖呢。”我不知为何反驳了一句。<br><br>山峰顶部,像两个眼睛的部位有些阴影,眼神急切,黯然四顾。与之对视,竟发现眼底闪烁着点点泪光。大家也去看,看了又看,赞同了我的想法,心情也被忧伤所感染。<br><br>秋风乍起,树上的红叶在眼前飞舞,一片叶子静静地飘落进草丛里。我捡起来,捧在手心里。叶子像精灵一般安静地躺着,半片是红的,半片是黄的,不知道过来经历了什么,竟变成了如此样貌。<br><br>此时,大家的体力也快到了极限,肚子开始咕咕地叫。“快看,快看,有人家呢。”听谁喊了一嗓子,大家向前望去,对面山坡上,几座石头房子掩映在火红的山林中,像一幅珍藏已久的画卷。<br></p> <div>因为坐落在大山上,曲曲折折的山路长达几十里,村子闭塞,信息缺失,千百年来,人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一辈子没有下过山,更别提到过涉县城。<br><br>村里人没文化,不懂得多少技术,山货也因为没有出山路而烂在山上。世代居住在“山窝铺”的人,日子过得紧巴不说,姑娘都嫁到了山下或山外,下不了山的后生们只能在山上打光棍。好多人家不得不几户合并为一户,成为人们口里的“绝户头”。<br><br>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大水,连天梯垴的山沟里都爆发了泥石流,田冲坏了,路冲断了,石头房子也被冲塌了,全村人的心全被冲得凉凉的。<br><br>年轻的后生们,扛起铺盖卷,一步一回头,但又是坚定地朝着山下走去。<br><br>“不回来了。”天梯垴都听得见他们的叹息声。<br></div> <div>一行人围坐在院里的梨树下,喝着烧开的泉水,嚼着树上摘下的梨子,说笑着山外的新时尚、新玩意儿。水花在铁锅里翻滚着气泡,欢快地等着老婆婆来下面条。<br><br>“俺姊妹七个,五个姐妹,两个兄弟。爹看着七个孩子直摇头,娘也直摇头。四个姐妹陆续嫁到了山下,两个兄弟也到山下的村子里‘倒插门’,给人家当儿子。俺不走,俺离不开生养俺的爹娘,更离不开生养俺的天梯垴。俺和老伴是两个村子的,隔着一道沟。每天上山干活,望着高高的天梯垴,隔空对歌。对七仙女和后生的山歌,也对山妮儿和后生的山歌。知道俺不走,老伴也不走,留下来陪俺,就在这大山里种果树、刨药材,也养养蜜蜂。入了秋,老伴常常给俺戴红叶编织的花环,逗俺开心。”往事像苦水一样,伤心,碰不得。老婆婆立起身,用围巾擦拭着眼角的泪。<br><br>“国家开始扶贫后,县里在山下盖起了新房,组织移民搬迁。那会儿,俺还舍不得离开,又在山上坚持了几年。可是孩子们大的要成家,小的要上学,钱不够咋行?只好搬下了山。<br><br>“如今日子好过了,儿女们都成了家,脱了贫,还住上了城里的小洋楼,这都是扶贫政策好呀。可俺就觉着这天梯垴亲,就喜欢看这一山一山的红叶,看着,俺心里舒坦。前两年,俺和老伴又搬回到了山上。听说现在搞啥子乡村振兴,县里把天路都修到了山上,修到了俺家门口。路通了,景美了,来山上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凡上天梯垴的,都愿意来俺这儿吃碗面条,有的人还鼓动俺开农家乐。俺信,这山上的日子啊,会越来越好。”<br><br>老婆婆把面条一段一段轮流着攥,说这样出锅的面条才紧实,有口感。然后,抄起一把面条溜下了锅。当面与水相触的一刹那,扑鼻的面香溢满了整个院落。<br></div> <p class="ql-block">灶膛里的柴火,热烈地燃烧着,还一声声脆响着,似乎在告诉老婆婆面条快要煮好了。<br><br>热气升腾中,身着红衣的老婆婆目色专注,手上的筷子轻灵地搅动着锅里的面条,嘴里念叨:“俺也最爱吃面条了!可这大山上气温低,种不成麦子。过去想吃,一来没钱买面,二来有钱也买不着。现在,山上和山下伙成了一块儿,汽车天天有,俺想啥时候吃都成。”<br><br>“面条出锅了。”大家一齐围上来,叽叽喳喳,抢着捞面。<br><br>老婆婆悄悄走开来,站到院门外,望向村后的大山。<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