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段难忘的路

铿锵骆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囗 张 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段难忘的路,古朴而芬芳,长成人生的一道风景。人在这风景中慢慢地移动,吟唱着一首首苦辣酸甜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1年,聂家窝堡大队与邻近的凤凰坨大队合并,合并后的大队叫聂家窝堡大队,行政上由郝官屯公社改为两家子公社管辖。全大队有石人沟、聂家窝堡、颜家窝堡、小杨家窝堡、安章窝堡、潘家岗子、孙江窝堡、马家窝堡、凤凰坨、董家窝堡、西南坨子11个生产小队。小队与小队之间,大多都不算远,只有西南坨子、董家窝堡两个生产小队,离聂家窝堡远些。1975年暑假开学,凤凰坨小学撤并,崔玉伟、赵德田、赵永生、朱亚辉、吴海英、刘长军、李凤文、田辉、宋文、崔玉光等一批凤凰坨小学的学生,就都到聂家窝堡小学读书了。这样,西南坨子、董家窝堡两个自然屯的学生上学,路途就远了不少。如果赶上刮风下雨天气,这两个生产小队的学生,就得起大早往聂家窝堡学校赶。不起大早,十有八九是迟到。一时间,这两个小队有好几个学生因为路途远,天天起早贪黑,干脆就不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住的石人沟生产队,离聂家窝堡大队比较近,两里多路,算是离学校最近的。石人沟到聂家窝堡这段路,就是我求学业、求人生起步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这路是怎样一条路呢?倒不是弯弯曲曲,没有多大的坡度。不过这路,坑坑包包的,一年四季,没有好走的时候。雨后大马车、大牛车留下车辙,让人在路面上找不到一段平坦的地方。人走急了,极容易把脚跟掉进车辙里,一不注意就崴脚,或摔倒。雨天,这路又泥泞得很,走路要拄着棍儿,一不小心,人就滑到路边的壕沟里去了。那年月,我就感觉雨水多。雨说下就下,一下就三天两天的。各户哪有钱卖雨衣、雨伞和雨靴呀。学生上学,书包里就装一块不大的塑料布,褶褶巴巴的。这塑料布当雨衣,下小雨的时候还顶些用,不致于把书包淋湿。下大雨的时候,多半都伴着大风,这塑料布就根本不管用了。不大一会儿,雨水就把衣服全淋透了。那时,遇到大雨天,我就担心把书包浇透了。所以,遇到下大雨,我就不用塑料布遮雨了,而是拿这塑料布,赶紧把书包包裹起来,贴在胸口,光着脚丫子,踩着稀泥汤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里跑。家里的小广播,天天播出天气预报。不过,那时的天气预报也不准呀。多少次,天气预报说没雨,而放学时,路上是大雨滂沱。要是没带塑料布,这可抓瞎了,肠子都悔青了。一次,我就吃了没带塑料布的亏,在供销社花两角钱买的4张订练习本的白纸,还有课本,全部报废了,搞得我大半个学期和同桌同学用一套教科书,不方便不说,闹心呐。隔壁的表哥,倒是挺有创意。他把化肥袋子底部的一角向里一推,再倒过来,往头顶一扣,遮风挡雨。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居然很快在小朋友们中间推广开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一段中国最低端的村级路,刻录了多少揪心的时刻。大暴雨连整几场,可不得了了。多少次,我在这路上往田地一看,雨水排不出去,大片大片的庄稼全泡上了。又一阵一阵的大风吹来,庄稼或是东倒西歪,或是全泡倒在田地里,这等于把一年的好日子推翻了。那时,我真是心痛呀,恨不得把手指都咬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冬天,大雪封路是常跑趟。那时候,不像现在,一遇恶劣天气,学校就放假。相反,学校老师把恶劣天气学生到校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一把重要标尺,作为评选"五好学生"一个关键考量,并写进学生鉴定里,搞得学生就是下尖刀、下火海,也得起大早往学校赶。否则,咋好的学生,期末就与"五好学生"无缘了,基本上是一票否决。我的小学同学任学良,家住董家窝堡,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其品行也挺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老实巴交的,同学们对他印象都不错。不过,他就因为家离学校远,赶上雨雪天气,有时就迟到或旷课。这可倒好,就因为这条,几次评选″五好学生″,他都被老师卡了下来。四十几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还议论这事儿,学良笑了,大家都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条短短的路,在我心中,可是一条长长的路。那在路面上积淀的往事,多少次,依稀在我的心幕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骑着毛驴,驮着高粱、苞米,多少次我一个人从这条路上经过,到聂家窝堡的加工厂磨米磨面。记得有几次,粮食从驴背上掉下来,一百多斤重,我一个人也弄不上去呀。又很长时间没有过路的行人来帮忙,一下子把我干傻眼了。用土篮子挎着豆茬儿,在这条路上往学校赶,我是左边挎一会儿,右边挎一会儿,隔一会儿就来回轮换,不然就受不了。学校要坯给学生搭课桌,我就早早出发,搬上重重的一大块土坯,往学校吃力地走着。心想,老舅赶的大马车,这时咋就不从这儿路过呢,顺便梢个脚儿。土坯,全是棱角,搬一会儿就把手指磨破了。学校搞勤工俭学,我就沿着这条路,先去找草甸子打草,然后再沿着这条路,把一捆捆的青草用绳子捆起来,一步步背到学校去过秤。大晌午头背青草往学校赶,破背心全湿透了,肩膀子勒肿了。秋天,学校放农忙假,学生们学业按下暂停键,开始支援"三秋"生产去了。至今我还记得,那天,黑灯瞎火的,姐姐带着我,从家门出来,经过西边大坑沿,踏上这条路,匆匆地往聂家窝堡大队部赶,参加路线斗争分析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然而,说这段路,是一段酸楚路,也不全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路边的杨树、柳树,仿佛嗅到了春的讯息,先是泛青、吐芽,再翻过几个夜晚,一片片的小叶片,就接二连三地扑入人们的视野。小满鸟来全。路旁的边沟里,花椒籽、烙铁背、蓝靛颏儿、青头鬼儿、红点颏、蓝点颏、串鸡、胡不拉、瞎牛叶子……各种鸟儿就开始在这里出没,有的独来独往,有的三五成群,栖在枝头,吱吱喳喳,卖弄着甜润的歌喉。附近的麦田里,一群群的麦溜子,把身影掩映在涌动的麦浪里,有的觅食,有的嬉戏,不时发出悦耳的叫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每年这个时候,我就避开大人的目光,带上弹弓,书包里再装进泥弹,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用弹弓打鸟。有时又用铁夹子,向鸟儿们展开攻势。记得有一次,我说肚子疼,向老师请了假,提前两节课离校了。其实,哪是肚子痛呀。从校门一出来,就来这路上捕鸟了。战果不凡,收获5只麦溜子,一只红点颏。这还没完,我带来的那盘大铁夹子,钢丝紧紧的,把一只串鸡的大脖子牢牢地夹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后来一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念书不上心,偷偷地带弹弓、带夹子打鸟的事儿也露馅了,爸爸狠狠地把我教训了,差点扇我大嘴巴子。现在想来,当时就是扇大嘴巴子,也活该,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那时,在捕鸟这件是上,我是一点儿管控自己行动的意识都没有。鸟们,是人类的朋友,灵韵着大自然,小孩子们咋就那么狠心,干掉那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更多的时候,是在这段路上,三三五五的小伙伴围在一起打啪叽、弹玻璃球,玩骑马杀仗,玩撞拐……有几个小朋友不爱玩这些,就坐在路边的树荫下,一人手里拿一本小人书,一看上就入迷了,一半会儿不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记得在1978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正提着粪筐拣粪,正巧在这条路上遇见爸爸。他是刚在公社食品站卖完猪,着急往家赶呢。见了我,爸爸下了车,从兜里拿出一根大麻花,往我手里递,说:"咱家那头大克郎卖了,二等,卖了185块钱,爸给你们姐弟几个买几大根麻花,你先拿一根,吃吧。孩子呀,听说上边开会了,搞包产到户,咱家的日子有盼头了。你就沿着这条路,往外奔、向前走吧!"爸爸一边说,一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还不时抬起手来,指着眼前这段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接着,爸爸又赶着大马车往家返了。我呢?我是原地不动,看着爸爸的背影。“往外奔、向前走……”爸爸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我人生的路口上言简意赅、语重心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晃儿四十多年过了。记忆中的这段路,早已被平坦的柏油路替代,而且路面加宽了,路边的绿化又上一个很大的档次。石人沟,又何止往聂家的柏油路通了,往钱屯、往太平庄、往小来虎屯的柏油路都通了。小小的石人沟,一下子走进了幸福部落。改水改厕、垃圾分类、安装太阳能路灯、铁朝高速公路过境全村、村在绿中、人伴花海……和石人沟一样,华夏大地的村村落落变了,伴着新时代的响音,天翻地覆、换了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路的故事,漫过岁月的风尘,横亘心灵、挥之不去。如今,我已年近六旬,再次回放这段路的时候,总是满怀真诚、满怀崇敬、满怀感恩,泪眼汪汪的样子,一个人把自己搁在滚烫的乡音、乡恋、乡愁的花叶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写于2022年10月22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