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七律之最”绝不是虚传。理性的解读有时觉得是种生硬的错,最好是浸入其中慢慢品味,让时代、岁月、命运在诗人身上的烙印惊到你、刺痛你。</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非要理性的去鉴赏它。我以为抓住“悲秋”这个词去解读也是一种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秋在文学的世界里,大多与凋敝、肃杀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比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归”(汉.刘彻《秋风辞》)。杜甫《登高》的秋是夔州的秋。夔州以“峡谷多,风大多猿啼”著名,于是诗人有了“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实写,“急”显风之烈,“哀”显猿的不安,不能承受这种动荡 ,与对句中的“鸟”不断盘旋飞对仗工整,形成天地间疾风猛烈,万物惊恐不安之状。诗人自然联想到树叶也该有的宿命——“萧萧下”,为了很好的搭配“急风”,诗人选择“落木”来凸现叶的干枯、衰败。万物在历史的舞台谢幕,而时间的车轮却从不会怜惜它的脚步!以上我以为是秋的第一内涵——景之秋。</p><p class="ql-block"> 人属万物,生活在其中诗人也不能置身度外。诗人当时已53岁已到达人生暮年,却“常作客”——身无定所,况“多病”“独登台”——身无健康,无亲人,却心系亲人。诗人自己的境况象极了那烈风中惊恐不安的猿以及盘旋无处的鸟。欲找平和的着陆点,无奈“艰难苦恨”——身逢国运倒行,时命维艰,自己只能漂泊无定。最难过的是以前可以用酒来安慰自己的行为因为“潦倒”多病的身体而不得不终止。以上我以为是秋的第二层意义——人之秋、国之秋。</p><p class="ql-block"> “悲秋”是眼中景和心中情联系起来的纽带,也就是说诗歌前两联的写景和后两联的抒情就是通过它连接的。“悲秋”所在句也是诗歌“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这一转让诗的境界开阔,体现杜甫由思考个人命运到思考国家命运的深沉。诗人“沉郁”的心,加上每一联出句对句工整对仗(包括首联句内部工对),偶数句末的“ai"韵,“起承转合"结构所形成的“顿挫”韵律,极好的形成了杜甫的语言风格“沉郁顿挫”。</p><p class="ql-block"> 一首悲秋诗,可以引领你认识诗人及那个时代。同样,它做为历史也是面镜子,告诉我们,国好,家好,自己才能好!</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