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血标本采集</div>1. 采集最佳时间:晨起安静状态下,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小时不宜饮酒。<br>2. 生化定量测定:一般是要求采血前 12~14 小时禁食,至少应该禁食 8 小时以上。故医院一般要求抽血前一天从 0:00 开始禁食,至次日早上 8 时抽血。不超过早上 10 点,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空腹不代表滴水不沾,可饮用少量白开水(注意:饮料、茶水不包含在内),以不感到口渴为好,大约 50~100 mL 为宜。<br>3.空腹不代表停药,长期服用的药物及应急药物一般不能停,应当停用干扰检验结果的药物,具体则须结合临床分析。<br>4. 采血前24小时应该避免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产生乳酸。采血当天避免情绪激动。<br>5.测血糖指尖采血宜在第一口饭后2小时进行。<br>6.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在临床上,抽血化验之前要「空腹」似乎已经成了常识,但究竟原因为何?所有的血化验都要「空腹」吗?<br>空腹抽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干扰因素,主要有以下 3 方面原因:<br>01. 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是基于空腹抽血取得<br>临床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均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计算而来。每个人饮食的不同,结果具有许多影响因素,只有空腹,才能使得结果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可比性。<br>02. 空腹抽血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br>由于餐后 12~14 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食物性因素对血液成分基本没有影响,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与稳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有助疾病的诊断。<br>需要注意的是,抽取的是「空腹的血」,而不是「饥饿的血」,空腹时间过长也会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例如过长时间空腹,可使得检测血糖偏低,发生低血糖,不能反映机体平时的血糖状态。<br>03. 清晨空腹抽血结果具有准确性<br>清晨人们情绪波动较少,运动比较少,机体近于基础代谢状态,更加准确地反映机体的生理变化。超过早上 10 点,因为受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影响,可能会对检验指标造成影响。<br>因此,如果早晨吃饭,中午不吃,即使间隔了 12~14 小时,下午抽血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空腹」。因为除进食外,劳动、运动、工作、情绪等诸多因素也可能使得检验指标波动,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有血化验前都要空腹吗?<br>根据抽血时间,可以粗略将临床常用血化验分为 4 类:<br>01. 血脂 —— 12 小时严格空腹<br>影响血脂化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食物。<br>为了避免血脂检测误差:三天之内应当避免高脂饮食。在检测血脂之前进食太多的高脂肪食物,食物中的脂肪经过小肠进入血液,会使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br>在进行抽血化验之前的 2 个星期之内,应当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抽血前 3 天内不能大量饮酒,大量饮酒的患者在短期内,血脂的浓度会上升,特别是甘油三酯浓度出现异常,且1天内不能饮酒。<br>空腹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也会导致甘油三酯浓度逐渐升高。<br>除油脂之外,其他相关营养因素的摄入也会导致血脂状况发生变化,如食用过多的糖。因此在进行抽血之前的 12 小时之内,除了能够少量饮水之外,任何食物都是不能吃的,保证空腹。<br>02. 肝功能 —— 不是吃不吃,而是吃了什么<br>肝功能是反应肝代谢、蛋白质代谢、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检验。有研究显示,肝功能指标 8 项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P(总蛋白)、ALB(白/球比值)、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ALP(碱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在进食「一般早餐」后与餐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r>但是这里的「一般早餐」是指按国民习惯食用粥、粉、面条、馒头和面包淀粉类早餐,不饮酒和茶或富含蛋白、脂肪、色素的食物时的结果。<br>另一方面既往检测得出餐前和餐后肝功能检查结果显著差异的,多为国外研究结果,与饮食结构有重大相关性。<br>但是由于人们的饮食具有不确定性,加之临床上做检验往往非单独检测肝功能,常与其它严格控制空腹抽血的检验一同抽取血液标本,故应当空腹抽血,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br>03. 肾功能(含尿酸)—— 需空腹<br>是临床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主要以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查为主。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受饮食和运动的影响较大,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均可引起血尿素氮及尿酸的增高,须空腹。<br>04.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 —— 注意空腹时间<br>空腹血糖是指从前一天晚餐后至次日清晨空腹 8~14 小时,在清晨 6~10 点测定的血糖。在上午 10 点以后「超空腹」抽血检查血糖,检查结果会受到影响。<br>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近 4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其结果与血糖浓度成正相关,须空腹抽血检查。 尿标本采集 <br>1. 留取清晨第一次尿(中段尿、导管尿、膀胱穿刺尿)至少5ml。<br>2. 随机尿常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常规检查,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br>3. 留取尿液前应保持尿液标本容器清洁、干燥,留取后及时送检。<br>4 .留取时避免阴道分泌物、粪便等污染,还应注意避免烟灰、纸屑等异物混入。<br>5. 尿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消毒外阴),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br> 粪便标本采集<br>1. 留取新鲜自然排出的大便3~5G,不应留取尿壶中、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标本,不能用棉签端挑取标本,易混淆实验结果。<br>2. 腹泻患者急性期在用药前采集粪便,选取粪便的脓、血、黏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表面无异常时应从类便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br>3. 大便隐血试验,于检查前3天内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如菠菜、海带等,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食物有干扰作用的药物。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细菌检验标本时,应无菌操作收集于灭菌容器中。 心电图检查<br>1. 检查前需暴露脚腕手腕,及前胸部,建议穿宽松衣物,方便您的检查。<br>2. 需保持检査者情绪平稳,易于配合,情绪激动或哭闹时可能导致无法检测。对于过小无法配合的患儿可于熟睡时前往,或给予一定镇静药物处理。<br>3. 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br>4. 检查时要睡平,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br>5. 做过心电图,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告诉医生。 彩超检查<br>彩超检查 :门诊部2楼东侧,需提前携就诊单前往。心脏彩超一般床边进行。<br>1. 脾脏B超、肝脏和肾脏B超检查:一般无须特别准备,但最好是空腹进行。<br>2. 胃肠B超检查前:前一晚要进易消化食物,检查当日晨禁食禁水。<br>3. 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br>4. 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br>5. 腹腔器官检查时,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便秘的患者,可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或在检查前灌肠。<br>6. 做胆囊和胰腺B超检査前: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检查前8小时(即检查前天晚餐后)不应再进食。 胸片检查<br>胸片:位于门诊部1楼东侧,需提前携就诊单前往预约。<br>1.即胸部的x片,胸片经常用于检查胸廓(包括肋骨,胸椎,软组织等),胸腔,肺组织,纵隔,心脏等等的疾病。如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br>2. 自身准备:上半身勿携带各种金属饰物(手表、项链、带钢圈的文胸等),尽可能穿宽松棉质衣物。<br>3.一般取站立位,无法站立者可取平卧位。<br>4. 年龄过小或躁动者,需家人陪护。陪护者可穿铅衣防护。 CT检查<br>CT:位于门诊部1楼东侧,需提前携就诊单前往预约<br>1. CT检查前最好能够好好休息,不要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紧张。<br>2. 请携带详细的病情摘要和检查结果(X线、超声、同位素及有关化验结果),以便参考。<br>3.危重、急诊病人检查相关临床医生需陪同,躁动、不配合的病人由临床医生处理后再做检查。<br>4.孕妇检查前主动告知护理人员或CT室检查医师。<br>5.有药物过敏史或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者,请事先告诉CT室检查医师或护理人员。<br>6.腹部检查者,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腹部检查前三天不要服用含金属的药物以及不能做胃肠造影检查等。根据检查目的需要部分病人需口服阳性或阴性造影剂(1-5次,500ML/次,每次相隔30分钟至40分钟)。盆腔CT检查:检查前要憋尿,待膀胱充分充盈有尿意时再进行检查。行子宫附件CT检查:必要时应先到妇瘤科进行阴道内塞入纱布准备。<br>7.因病情需要增强扫描,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注射含碘造影剂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注射造影剂前请患者及家属签名,以示负责。增强检查完成后请务必在治疗区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br>8.因遇机器故障及停电等特殊情况,请服从统一安排。 磁共振<br>磁共振检查:位于门诊部1楼东侧,需提前携就诊单前往预约<br>1.MR检查是在强磁场环境内扫描,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人工心脏瓣膜、带磁性金属血管支架、食管支架、人工关节等不能行MR检查,宫内金属节育器应取出后方能检查盆腔病变,尚在抢救阶段的危重病人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MR检查为宜。<br>幼儿、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后再行MR检查。<br>2.进入检查室患者应取下身上一切铁磁物品,如假牙、发卡、钥匙、信用卡、磁卡、手机、眼镜、项链、义眼、纽扣、皮带、助听器等物品。<br>3.对妊娠妇女,尤其是妊娠早期(3个月内)一般不行MR检查,如果证明确实为MR检查适应证,而又无其它方法可以代替,经就诊医师及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检查后方可检查。<div>4.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不宜作MR检查。<br>5.检查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切忌于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br>6.做盆腔部位检查时,需要膀胱适量充盈。行子宫附件MR检查前应先到妇产科阴道内塞纱布。<br>7.检查时请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如B超、X线、CT的报告。<br>8.因遇机器故障及停电等特殊情况,请服从统一安排。<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