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觉累?去做个检验吧…

检验科李志永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疲劳”似乎早已成为习惯。通常太过忙碌、运动过度、睡眠不足等情况都会让人感觉疲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经过适度的调节休息后就能恢复体力。但也有人不论是上班还是休闲,甚至什么事都没做,还是疲劳倦怠、提不起劲来,这种长期的疲劳就不能等闲视之了。疲劳几乎是所有疾病的共同初期症状,长期无法恢复的疲劳可能是一种警讯,警告我们:健康可能出了问题,该去做健康检查了。 疲劳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疲劳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会依个人的忍受程度而有所不同。在分类上,疲劳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期疲劳若不找出潜在的原因,彻底解决,终将成为日后疾病的成因。 过劳与过劳死 过劳是现代忙碌社会的产物,使人出现疲惫、虚弱、头痛、晕眩、心神不宁、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甚至情绪失控、便秘或腹泻等情形。<br>每天医科门诊因这类症状问诊的病人不计其数,大部分都无法在门诊找到病因,医师只能进行症状疗法。其实,在时间充裕的情形下,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状态、工作情况、精神压力,并做一份健康检查,便不难发现过劳经常是真正的病因。<br><br>过劳死在前一阵子是“热门”的话题。其实“过劳死”的定义是很严格的,必须排除疾病引起的疲劳,纯粹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压力过大,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猝死。<br><br>日本的研究发现,每日工作超过11个小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增。因为超时工作所导致的睡眠不足经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工作压力引发血压上升、心跳增快、心律不整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进一步恶化的原因。 慢性疲劳症候群 医界发现:因疲劳而问诊的病患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找不出疲劳原因的病例也愈来愈多。<br><br>因此在1980年代,美国疾病管制局召集了诊治疲劳方面的专家,针对不明原因的疲劳症展开讨论,并详细规范其定义,赋予一个新的病名,叫做慢性疲劳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于1988年发表于科学期刊及内科医学年报。<br><br>经过六年的使用,发现这份定义有不方便与不明确之处。于是在1994年,这些专家再次集会,重新修订 CFS 的定义,使其更简单明确,让投入此病研究的工作者得以更明确的寻找研究对象,也让临床医师更容易诊断出此病。 常见引起疲劳的疾病 寻找慢性疲劳原因的第一步就是先排除疾病引起的疲劳。<br><br><div>前面说过,疲劳几乎是所有疾病的共同初期症状,不论感冒、发烧…只要是生病了,疲劳总会伴随着其他症状共同出现。但如果患者除了疲劳外没有其他的症状,就必须靠健康检查来查明原因了。<br><br>为避免健康检查发生“乱枪打鸟式”的医疗浪费,以下列举最常见、最容易引起疲劳的疾病。<br><br></div><div>肝功能异常(或慢性肝炎)<br><br>肝功能异常的原因除了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外,药物、酒精、过度操劳、睡眠不足也经常是原因。<br><br>疲劳是肝功能异常的典型症状,常出现随时都想睡、永远睡不饱的情形。除非是肝功能严重异常,否则通常不会有其他自觉症状。<br><br>糖尿病<br><br>特别是初期糖尿病,由于血糖值还不太高,口喝、多食、频尿的情形并不存在,唯一的症状就是疲劳。糖尿病通常有遗传性,家里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若有人有糖尿病,尤应特别注意。<br><br>贫血<br><br>贫血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女性。常见的贫血原因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或月经量过多等。<br><br>严重的贫血常出现晕眩、呼吸急促、极度疲倦等症状。但轻微的贫血通常只表现出疲倦,其他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不易察觉。<br><br>甲状腺疾病<br><br>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都可能出现强烈的疲劳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新陈代谢率过高,能量消耗过快,当然会有疲劳感。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人会变得较为慵懒,凡事都提不起劲来,同样有疲劳感产生。<br><br>自体免疫疾病<br><br>自体免疫疾病就是自身的抗体发生辨识错误,将身体的组织当成外来的物质加以攻击。这类疾病依抗体种类可分成许多种,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炎、干燥症候群、硬皮病等。而疲劳则是这些疾病最初期,也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br><br>早期肾脏病<br><br>初期的肾脏病自觉症状并不明显,除了尿中出现轻微的尿蛋白外,其他典型症状如浮肿、高血压等并不会出现,此时唯一的自觉症状便是全身倦怠,或许会伴随着些许的腰部不适。<br><br>对肾脏病而言,最可贵的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迟就医的肾脏病几乎都会演变成无法挽回的遗憾。<br><br>长期高脂血症<br><br>偶而吃一顿丰盛的食物导致甘油三酯上升是正常的现象,但若甘油三酯长期居高不下,除了有罹患胰腺炎的危险外,还可能有腹痛、头脑不清醒及循环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容易疲劳,经常哈欠连连,易打嗑睡。<br><br>特别是家族性遗传的高脂血症患者,甘油三酯经常在800mg/dl以上,疲劳感会特别明显。这些患者往往在求诊营养师调适饮食习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br><br>恶性疾病<br><br>恶性肿瘤(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在病程发展上,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疾病初期不容易发现,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唯一出现的是持续存在的疲劳。当其他明显症状出现时,疾病往往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br><br>早期的癌症在诊断上本来就具有相当的困难度,必须仰赖医师的细心与经验,加上精密的仪器与检验,才能达到早期发现的功效。<br><br></div> 疲劳症状患者应做的初步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br><br>2. 肝功能检查;<br><br>3. 病毒性肝炎检查:乙型肝炎(HBsAg)、丙型肝炎(Anti-HCV);<br><br>4. 肾功能检查:BUN、Cr;<br><br>5. 尿液检查;<br><br>6. 糖尿病检查:Glu、HbA1C;<br><br>7. 血脂检查:TG、胆固醇、HDL、LDL;<br><br>8. 甲状腺检查:T4、T3、TSH;<br><br>9. 自体免疫疾病检查:RF、ANA。<br><br>【检验结果判定】<br><br>1.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提示为各种贫血引起的疲倦。<br><br>2.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镜检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及白细胞, 提示可能为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疲倦;尿糖阳性,提示可能为糖尿病引起的疲倦。<br><br>3. 便常规及隐血试验:便镜检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及白细胞,提示可能为消化道炎症、结核或肿瘤引起的疲倦;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消化道溃疡或肿瘤引起的疲倦。<br><br>4. 血沉增快:提示可能为各种感染、肿瘤及结缔组织病引起的疲倦。<br><br>5. 痰涂片检查:查到结核杆菌,提示为肺结核引起的疲倦。<br><br>6.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升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阳性,白蛋白降低,提示可能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引起的疲倦。<br><br>7. 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肌酐均升高,提示可能为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引起的疲倦。<br><br>8.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测定:均升高,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疲倦;如降低,提示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疲倦。<br><br>9. 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均升高,提示可能心肌炎引起的疲倦。<br><br>10. 血电解质测定:血钾降低,提示为各种低血钾疾病引起的疲倦。 常见引起疲劳的非疾病因素<br><br>非疾病因素造成的疲劳比疾病引起的疲劳更为常见,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常见引起疲劳的非疾病因素如下:<br><br>缺乏运动<br><br>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锻练心脏耐力,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使血中溶氧量增加。每日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脑部清醒,提升活力。<br><br>但现今有运动习惯的人愈来愈少,特别是家庭主妇及上班族,经年累月缺乏运动的结果,导致精神萎靡、乏力,没做多少事就觉得疲惫不堪,爬个楼梯都会气喘如牛。这些人常把劳动当成运动,甚至觉得工作的很累就是运动,例如家庭主妇常觉得做很多家事就是运动;也有人把一星期一次的出外踏青当成运动。<br><br>实际上,有效率的运动应该持之以恒、每日进行。运动的基本要求是以愉悦的心情进行20-30分钟的持续活动,活动内容应使心跳明显加速,并些微出汗。例如每日快走30分钟就是极佳的运动。<br><br>睡眠不足<br><br><div>睡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就像空气、食物和水一样是维持人类健康的基础,当睡眠受到干扰时,个体的功能将无法有效的运作,并可能出现严重的生理或心理影响。<br><br>现今,全球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正饱受睡眠问题的困扰。科学研究显示,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睡眠都被严重剥夺,因此在白天经常处于昏沉与嗜睡状态,工作效率与警觉心明显降低。<br><br>所谓充足的睡眠并非单指睡眠时间够长,还包含了优良的睡眠质量。以成人为例,每日优质睡眠应足七小时。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常引发白天无止尽的疲劳与倦怠,长期如此,将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与老化,甚至引发疾病。<br><br>工作过量<br><br>工作或劳动过后会产生疲劳感,在适度休息后便能恢复体力。而工作过量是指身体因工作而产生明显的疲劳感,却仍以意志力要求自已必须继续工作。<br><br>工作过量所产生的疲劳俗称过劳,长期过劳容易发生疲惫、虚弱、头痛、晕眩、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情绪失控等情形,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猝死。<br><br>精神压力过大<br><br>精神疲劳是疲劳症候群中最复杂的,精神负荷过重的结果经常会以身体疲劳的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是中年男性,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和家庭等方面,经常处在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常使自己疲惫不堪。精神疲劳最明显的表现在于睡眠质量变差,如失眠、无法熟睡、做不连贯的梦等,进而导致接连数天身体的疲劳。<br><br>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于93年针对国内受雇者进行调查显示,劳工自觉工作压力过大的比率较十年前攀升了二倍。并由劳工保险医疗给付资料中发现,超时工作与突发性工作压力加重是造成身心过劳及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br><br>偏颇的劳动方式<br><br>用固定的姿势或一定的动作来工作,肌肉会因为施力点的集中而引起强烈的疲劳感。譬如坐在机台前的操作员,一直重复相同的动作;又如教师,一天上八节课都是站着。这种偏颇的劳动方式所产生的疲劳,可经由训练或是充分休息加以改善。<br><br>生理变换期<br><br>女性在月经期容易疲劳,若是怀孕妇女,倦怠感会更加强烈,二者皆是身体防卫机制的正常表现。又如更年期的人(男性、女性皆同)也容易感觉疲劳,这是一种生理调适机制,而非一种疾病。<br>肥胖<br>疲劳几乎是所有肥胖者所共有的症状,并且常伴随着头脑不清醒、记忆衰退、精神懒散同时出现。<br><br>肥胖者通常有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过高的情形,再加上大多缺乏运动,循环不良自然发生。身体过于庞大,导致所有的器官负荷过重;而循环不良导致身体废物无法有效清除,各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与养分。在这种废物堆积、氧分不足的情况下,倦怠感自然发生。</div> 襄城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检验科,欢迎咨询。<br><br>咨询电话:0374—3592046

疲劳

疾病

症状

疲倦

引起

提示

睡眠

检查

甲状腺

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