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社稷坛(中山公园)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沿袭了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形式。</p><p class="ql-block">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p><p class="ql-block"> 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以农耕立国,土地与五谷自然成为国之根本,富饶辽阔的土地和饱满丰收的粮食意味着强大的国力,“社稷”一词也逐渐演变为国家或政权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紫禁城是中国唯一留存下来的完整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左祖右社”的</span>建筑体系。</p><p class="ql-block"> 从中山公园西门入园。</p> <p class="ql-block"> 保卫和平牌坊,是一座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p><p class="ql-block"> 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满载屈辱的牌坊在东单大街屹立了整整16年,一直到1918年,这个碑坊成为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1918年在中山公园重建牌坊,名为“公理战胜”,但仍未抹去中国人的耻辱。1952年,更名为“保卫和平”。</p> <p class="ql-block"> 目前,全球尚存75座中山公园,其中中国70座(大陆51座,台湾16座,香港2座,澳门1座),国外5座。</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是世界数量最多的同名公园。</p><p class="ql-block"> 明、清两代王朝500多年的统治中,20多位皇帝曾在这里上演过千余次隆重的社稷坛祭祀大典。</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立孙中山铜像</p> <p class="ql-block"> “槐柏合抱”,在一株古柏开裂的主干中间,寄生着一株古愧,两树主干紧紧合抱在一起,上边的枝叶却各占一方天空,槐叶长在东南,柏叶长在西北,二者和谐共生,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明朝种植的柏树,到现在已经600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古树生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 皇家园林或者达官贵人的院子中,海棠是必不可少的观花树种之一。海棠和桂花、牡丹、玉兰栽种在一起,有“玉堂富贵”或者“富贵满堂”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用护栏围起来的七株1000多岁的辽代古柏,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是中山公园里的一个茶座,是近代一些社会名流聚会之所,鲁迅、林徽因、齐白石、萧乾、张恨水、石评梅、蔡锷和小凤仙等等都是这里的座上宾。</p><p class="ql-block"> 如今来今雨轩以经营红楼菜肴和川贵风味菜肴为主。</p> <p class="ql-block"> 来今雨轩的南面,置有北京园林名石之一“青云片”,系圆明园原物,乾隆帝御题,”青片石”与颐和园乐寿堂前的“青芝岫”并称姊妹石。</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长廊没有颐和园长廊历史悠久,但亦有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长廊蜿蜒横卧于万寿山麓的碧波之畔,胜在如龙游动,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长廊则呈棋盘状,以笔直的线条把公园南门、来今雨轩、水榭、唐花坞、兰亭八柱亭等连接在一起,胜在横竖成格,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建于1916年的水榭景区</p> <p class="ql-block">水榭景区内的四宜轩</p> <p class="ql-block"> 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1936年原址重建。唐与煻同,为用火烘焙之意,坞为水边建筑,唐花坞即为临水的花卉温室。重建后的唐花坞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孔雀绿琉璃瓦檐,平面呈燕翅形,中间为重檐八方亭,整个建筑古朴、庄重、典雅,常年陈展名优精品花卉。</p><p class="ql-block"> 唐花坞不分春夏秋冬,百花争艳,尤其严冬时节,室外大雪飘飘,室内却花红叶绿,吸引着无数游客,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画家董寿平题额“唐花坞”。</p> <p class="ql-block"> “兰亭碑亭”原建于圆明园内,该亭被八国联军烧毁后,于1917年将碑和石柱迁移至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亭内碑正面刻有曲水流觞图样,背面刻有清乾隆皇帝书写的兰亭诗。亭中立着八根石柱,刻有著名书法家摹写王羲之的《兰亭帖》以及柳公权的《兰亭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碑和石柱均用玻璃遮挡加以保护,上世纪八十年代,游客可以直接接触碑柱。我在八十年代初曾用铅笔和纸拓过”史”、“笔”、“流”,回家后用毛笔将字体勾勒,再把字体周边的铅笔痕迹涂擦干净,用来习字,这张拓片我至今仍收藏着。</p> <p class="ql-block"> 宰牲亭,为重建建筑,而亭前的太湖石,却是圆明园原物,石上刻有乾隆题“搴芝”两字。</p> <p class="ql-block"> 习礼亭,原址在正阳门内兵部街衙门,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吏、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p> <p class="ql-block">南坛门</p> <p class="ql-block"> 南坛门前的这对石狮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捐赠给中山公园的,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音乐堂,建于1942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北京最好的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 穿过南坛门,就是真正600年前社稷坛原有的格局了,穿过四座棂星门的任何一座,便进入祭祀“社神”与“稷神”的社稷坛了。</p><p class="ql-block"> 坛内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铺成,俗称“五色土”。</p> <p class="ql-block"> 五色土来自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东为青色、南为红色、西为白色、北为黑色、中为黄色。</p><p class="ql-block"> 五色土中央立有一方石,称作“江山石”,寓意“江山永固”。</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五色土没有围栏,可以上去玩,那时候也没有这块“江山石”。</p> <p class="ql-block"> 对应坛中的土色,坛墙也分为青、红、白、黑四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在殿中停灵举行公祭,后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的同时,拜殿也更名为“中山堂”。</p> <p class="ql-block"> 愉园是供游客观赏名贵金鱼的园林景区,因“鱼”与“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意谓赏鱼之园。</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饲养金鱼已有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木海”饲养金鱼已难得一见了,今天的中山公园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在中山公园”木海”观鱼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不过那是在“保卫和平”牌楼前的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半壁廊镶嵌的金鱼展窗</p> <p class="ql-block"> 赏兰花的惠芳园,1959年中山公园便开始了养育兰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朱德喜兰,题额“兰室”</p> <p class="ql-block">北坛门</p> <p class="ql-block"> 格言亭,1915年建,原亭八根柱子上刻有先人格言警句,遗憾的是格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磨掉了,现在只剩下光光的柱子。</p><p class="ql-block"> 格言亭是中山公园唯一的西洋式亭子。</p> <p class="ql-block">筒子河和故宫西南角楼</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官宦和大户人家的宅门前左右常放置两块台阶型的石头,一块为上马石,一块为下马石,下马石因语言禁忌,故通称为上马石,是为骑马人准备的。</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在西单路口南侧的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府门前有两块类似的上马石,现在已经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里这两块上马石并没有放置在相应的大门前,而是闲置在道边。</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山公园见证了一段中国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