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长安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大都城墙的南城墙内东西向顺城街,全长约6. 7公里宽度约20米是现今长安街的雏形。明朝营建北京城时将内城南城墙向南推移了约2华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北口,西至宣武门内大街北口,建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出自盛唐时代的都城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街由此得名。清朝沿用明朝北京城的布局,修建东长安牌楼、西长安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等。由于中间有T型广场的阻隔,东西长安街并不相通。辛亥革命后拆除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的红墙,东西长安街得以贯通。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后,基于侵略目的而编制《北京都市计划大纲》(1938年),主要内容是建设“西郊行政办公区”和“东郊工业区”两个新区,东西向干道命名为“长安大街”,规划宽度为80米。抗战胜利后改称“复兴大街”,据北平市工务局的调查,截至1946年春时复兴大道建成部分有6米宽。</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的长安街全部拓宽为35—80米的大道。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12座大型建筑,长安街成为重要的“政治性”大街,至改革开放前建成毛主席纪念堂、长话大楼和北京饭店东楼。 改革开放后80年代长安街上新建的建筑有9座: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国际饭店、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大楼等。90年代长安街上新建的建筑有21座:长安俱乐部、商务部、中粮广场等建设总量是前40年建设总量的4倍。21世纪建成八一大楼、公安部大楼…等,金融机构、商业财团投资建设的商业金融类建筑明显增多,这些变化反映了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时代特征。庄重、素雅、大方、协调的长安街风貌,融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北京特色风格。</p><p class="ql-block">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曾经表示:如果将长安街展宽到100m以上“实在可怕”,理由是苏联莫斯科的高尔基大街最宽处也只不过61米而已。北京市长彭真认为应当从长远的观点来认识宽度问题。他说:“我常说这个故事,一个穷人家的小孩,看到米仓的米,就问妈妈:这用罐头怎么装得下啊!我们也像这个小孩,小里小气的。只看到现在不到一万辆小汽车,根本不想想50万、100万辆时候什么样。终有一天要到50万辆车的…在座的青年同志,等你们活到80、90岁,看看是谁对了,是谁错了,你们来给作结论” 。</p><p class="ql-block"> 2022年北京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永定河大桥建成通车长安街西段有了新地标,北京市党政机关搬迁至城市副中心。东连潮白河,西望定都阁的长安街南北宽度100米(天安门前宽达150米),东西长达51.4公里。磅礴大气的长安街以开阔、包容展现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风采。</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