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回中(教学)】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教研助力云端教学——灵武回中语文组第三次线上教研纪实

灵武市第八中学

枯叶飘、菊花谢、红叶漫、天降寒。霜降节气如约而至,秋风萧瑟,层林尽染,秋意正浓,风光无限。但是我区本轮新冠疫情爆发已一月有余,目前依然情况复杂、形势严峻。线下教学按下了“暂停键”,我们开启云端教学。通过校本教研助力云端教学,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灵武回中语文组于10月24日(星期一)下午通过钉钉会议的形式,围绕“大单元教学、线上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方法和创新作业设计”等内容开展第三次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线上联播观摩听课。全体语文老师线上观摩桂文娟老师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白菊花老师执教的《故乡》、章倩老师执教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三位执教老师的教学个有侧重点,桂老师的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运用电子教材,形象直观;白菊花老师从单元教学目标入手,围绕一个“变”字分析故乡景和人;章倩老师注重多媒体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突出诗歌的朗诵指导。三位教师的课为我们高效进行线上教学提供借鉴。 第二阶段:线上交流研讨<div> 首先由三位执教老师说课。谈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iv> 桂文娟老师说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白菊花老师说课——《故乡》 章倩老师说课——《课外诗词诵读》 接着,围绕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结合线上教学如何增强师生互动、大单元教学、创新作业设计展开交流研讨。 通过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div> 1、落实好线上教学,关键在于备课。备课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预设好各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时间,避免线上教学随意性太强。备课时关注课堂的学习“量”,问题设计力求少而精。每节课完成一到两个学习任务,这就要提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课堂可以节省时间。另外教学语言设计要有对话感,师生互动,避免教师“满堂灌”。<div> 2、课堂教学要加强师生互动,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在线课堂直播方式(大班课、小班课)。课堂上通过学生连麦、在互动平台打字、发语音,出示答题卡等多种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思考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进行满堂灌,</div><div> 3、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性评价,消除学生连麦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调动其他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div><div> 4、尝试推进大单元教学,依托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挖掘同一单元不同课文的切入点,如九年级第四单元的三篇小说,可以围绕“变”字,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学习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真正从给学生以“鱼”,转变为给学生以“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div><div> 5、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设计要采取分层设计,照顾不通学习层次的学生。作业形式要多样,避免重复抄写的作业,围绕教学重难点,精选每一课的练习题目,增加背诵、配乐朗诵、专题探究、综合性实践类作业,通过云校家”智能检测“功能,尝试进行线上单元小测,及时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通过创新作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iv></div>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热烈,富有成效。立足线上教学,展望未来发展。灵武回中语文组的老师不断发现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实践砺练。 <div><br></div> 疫情仍在,作为教师的我们,虽没有冲锋陷阵在抗疫一线战场,但是我们凝心聚力,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在这个特殊时期灵武回中语文组的老师,将坚守教育初心与育人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让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疫情终将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在美好的校园相聚。 撰稿人:马江银<br><br>照片:语文组<br><br>审核:訾学荣<br><br>签发: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