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4班第5节《我期望的孩子与我嘴上的孩子》

魏素芹

<p class="ql-block">  语言从人类的使用工具,经过漫长的演进和发展,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在世方式,变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站在这个背景下看自己、看改变、老成长、看爱与传承、看子女教育,我们仿佛透过一扇窗户,看见了窗内的自己和家人。</p><p class="ql-block"> 刚刚又快进看了一遍电影《狗十三》,结束翻看了几条影评。影片中的爸爸很爱他的女儿,但是不懂女儿,说的语言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以做事的角度出发,当狗“爱因斯坦”走丢,爷爷因找狗腿摔了,奶奶半夜未归,爸爸失手打了孩子,过后爸爸内疚自责向女儿道歉,说着让孩子理解成年人的话语,女儿默默地听着……听着看着我仿佛回到了自己求学的年代,正是如此一系列的事件让影片中的李玩褪去了单纯天真,学会了隐藏心事,被迫长大懂事。我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做了家长,面对儿子,我成了我的父母,儿子又成了未长大之前的我。这是我学习博瑞智之前我和儿子的关系状态。</p><p class="ql-block"> 学习博瑞智家庭教育之后,我开始有意识调整改变自己,希望我能走进他的世界,理解他的感受,每一次的互动,我能回应到他感受到爱的地方。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尝试。我不再期望儿子懂事,不再讨厌他惹是生非,允许接纳他做他自己,让他以他最舒服的方式活着,现实的不允许,老师的不接纳,我尽己所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化解,保护他,允许他慢慢长大,给足他成长的空间。当他为自己做的错事在我面前忏悔道歉时,那次我对他说“这是作为你的父母应该承受的,被你叫妈妈,不能白叫呀!”</p><p class="ql-block"> 我期望的孩子是自己想长大,而不是被我逼迫着无奈之下被动长大,虽然我不能永远把他庇护在我的羽翼之下,但我希望我这里是儿子永远的精神家园,他的人生之中无论遇到什么,我不会代替包办,更不会落井下石雪上加霜,我会陪着他一起,让他知道妈妈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如果问我学习博瑞智家庭近六年我学到了什么,我想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现如今面对儿子,我做到了知行合一,我心中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出来。有时心中有担心他,也会正面表达出来给他听。刚过去的周六,我去阜阳看儿子,走进他的屋,看到他房间的桌子上摆了好多方便面,椅子上还有一个小电锅,晚上联系上儿子和他聊此事,嘱咐他买些鸡蛋下方便面,儿子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说“我冰箱里有青菜鸡蛋牛奶,有时放学不想吃外面的饭了,我就自己做饭吃,妈,你放心吧,你儿子吃饭不将就,我能照顾好自己。”不知不觉间儿子真得长成我期望中的样子,爷爷以前经常在他人面前夸孙子说将来他孙子走到哪里都饿不着,自己会做饭吃,有手艺呢!</p><p class="ql-block"> 那天中午老公裹着单薄的夏凉被在客厅休息,我醒来看到后喊他进屋睡午觉,他嘟囔着说就在客厅睡,我笑了,拿了一床毛毯帮他盖上,看着他像小男孩般撒娇似的伸展身体,舒服地睡去,幸福在客厅的空气中流动。我期望将来儿子也能找到包容他的伴侣,允许他偶尔累了可以以孩童的单纯在家庭里存在着,不必时时刻刻伪装,成为不得不的成年人。我已在儿子心田播种下这样的种子,我相信未来不是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