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济济一堂</h3> 大当量挖掘潜力,满负荷激扬功能。2022年10月19日,兰溪市茶文化研究会20多位特约研究员代表,在市老年体育(老协)协会会议室研讨茶人茶事茶典。兰溪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国画讲话强调,茶文化研究要彰显三大功能,尽可能接天气接地气接人气。<br> 研讨会由兰溪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涛主持。<br> 《兰溪茶文化》主编王锡洪,与农林等部门人员深入基层了解茶情。他介绍,由于新冠疫情及旱灾等的影响,今年兰溪茶叶的产销状况不尽人意。赤山湖、伊岭、平青等茶园,茶叶的产量与销量皆有所下滑。碾茶与抹茶产销指数还可以,名优茶“滑铁卢”较大。亮点是:赤山湖农庄董事长童正坤筹资430万元,引进两条碾茶生产线。改进茶间道路,改良茶叶品种,改善采摘模式,“赤山湖农庄”全方位实施机械化运作,降低人工强度,提升经济效益。姚水滨、陈文彬、刘小华、高卫芳、郑新威等兰溪茶叶产销巨子,都在特殊的年代干出了非常的业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题发言</h3> 陈国画阐明了茶文化研究的三大功能——<br> 一是助推茶产业。兰溪茶研人士中,有茶业科班出身的专家,有经验丰富的“茶博士”,有关注茶人茶事的“茶写手”,还有众多热心的“茶客”。大家发挥正能量,用各种方式帮助茶企业去弊趋利,促使茶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br> 二是弘扬茶文化。茶是国饮,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研人士研究茶史茶人茶事,是应有之义。当茶艺师,当评茶师,是茶研的延伸。创办茗书汇,茶研与书法联姻,是茶研的另辟蹊径。茶研还可以融合诗词琴画等艺术,必定别有洞天。<br> 三是服务茶会员。据不完全统计,兰溪茶叶面积总2万余亩,大大小小茶企数十家,知名品牌五六种。林林总总茶馆茶楼过百家,纯粹喝茶品茶的茶所占比逐渐增多,其中游埠的早茶街已经日趋闹猛。茶研人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方面服务会员,一方面陶冶自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赞赏有加</h3> 兰溪茶文化研究会法人代表周少华,对在坐的特邀研究员赞赏有加:这是一支不入编、不在位、不带薪的特别团队,采写各种文章特别用心,力促《兰溪茶文化》质量不断上升,走在八婺大地的前列,受到方方面面的点赞。<br> 朱德才、朱水根、徐顺根、刘鑫等茶文化特邀研究员对《兰溪茶文化》获得临时刊号由衷喜悦,表态要继续为这个好平台给力,写出更出彩的茶研文章。出行过渝宁等地的茶研成员,将借他山之石以期攻玉,把外地的“茶宝”形成文字,传递到本土,释放某种层面的色彩。<br> 春华秋实将十载,换届充血拓格局。陈国画表示,按照上级的部属,大约在今年年底前进行兰溪茶文化研究会换届。整合、补充、壮大的茶研团队,登上的平台更高,发挥的功能更大,迎来的明天更美。(胡新谷/文字 黄金铨/图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愉快交流</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新谷简介</div> 网名榖檀,浙中梅溪上游胡宅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学历,任中学语文教师十年,任媒体采编卅余秋。曾任《兰溪日报》专刊部主任、金华《婺星文学》执行总编、兰溪市首届青联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胡公满文工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榜书浙江基地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兰溪创委会主任、浙中《瀫水文学》总编、兰溪市融媒体老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刊发新闻、文学等作品1900余万字,其中诗歌数千首。连载和出版《外圩洲神笛》《初平成仙》《聚焦梅江蒋畈曹》《每日一字解乾坤》《草堂散人赵济祯》等作品数十部。获中华诗词荣耀大赛一等奖、中国副刊优秀作品奖、全国连载文学二等奖、浙江省好新闻三等奖、金华市好新闻二等奖等奖项上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