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师生们:</p><p class="ql-block"> 疫情再次打乱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我们暂别了熟悉的校园,再次开启线上学习模式,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和网课学习可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挑战和不适。其实,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困扰,学习方式变化带来的焦虑,失控感带来的不安,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困扰,那么如何从容应对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对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感,顺利度过居家学习的这一段时光。</p> 教师篇 觉察自己的情绪 <p class="ql-block"> 学生有没有一边上课一边在玩游戏?作业有没有使用其他工具完成?他们的情绪现在怎么样?面对线上教学,各种担心、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消耗着老师的心力。其实,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因此,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负面情绪影响时,可以为自己腾出几分钟闲暇时间,真诚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发觉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察觉它,接纳它。</p> 表达自己的情绪 <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当你把经历的事件及伴随的情感清楚地回忆起来,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它,用语言表达情感,那些癔症症状就可能会消失。当你发觉自己被负面情绪包围时,你需要一个客体,一个声音,给你温暖接纳的倾听,给你真诚客观的反馈,给你坚定有力的支持。你可以找自己的家人、朋友也可以是电话、网络那端的心理工作志愿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你也可以采用书写疗愈,通过书写看到真实的内心,探索各种情绪,察觉内心深处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状态,珍惜当下。</p> 调整自己的情绪 <p class="ql-block"> 1、换个角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我们会担心学生有没有好好学习,与父母的关系怎么样了…出发点很好,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想法,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居家网课可能是让学生养成自律的好机会,居家工作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自己的孩子…每一条发至群里的信息都是一次让自己去积极影响他人的机会,每一次为学生的答疑都是知识的传播。从这些角度看,大家时刻都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 2、换个角色沟通</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学生的老师,孩子的父母也是别人的丈夫或妻子。疫情在家,我们很容易混淆自己的角色,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澄清自己的角色,和家人商定好明确的界限。比如,在工作的时候,告诉家人现在自己的角色是教师。工作之后跟孩子与另一半交流的时候换一种语气、换一个角色,让家人感受到你的温暖与关怀。这样可以使一些事情变得有情趣,烦躁的情绪自然就会消除。</p> <p class="ql-block">3、换个形式减压</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件事使你感到烦躁,那么暂时先放下这件使你情绪不好的事,去做另外一件事。比如静下来做做瑜伽,和亲人朋友聊聊天,在跑步机上跑跑步,研制健康营养的美食和家人分享等。</p> 学生篇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学生们的作息、睡眠和学习方式等都与平时不一样,上好网课、规律作息、合理休闲等都考验着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p> 一、积极调整情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居家期间,要上网课,写作业,有些同学会感到烦躁和无奈。换个角度想,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一个地点。因此,在压力下,学会换角度思考,学会积极理解当前的事实和现象,能帮助我们尽快适应目前的情况。</p> 二、室内锻炼好,劳动帮助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调整心态,应对疫情压力,运动和做家务是非常好的选项。体育老师会为同学们选择适合的室内项目活动,同学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运动方式,每天至少开展一个小时的室内运动。运动不仅能增强我们的体质,更能促进大脑活力,让我们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里。</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应当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整理房间、洗衣做饭,既能帮父母分担家务,又能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何乐而不为呢?</p> 三做好时间管理 <p class="ql-block"> 居家学习期间要加强自控力,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减少外界诱惑干扰。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学习效率。整理错题,勤于反思。可以先预习新课,然后做课本例题,再复习课本内容。并完成相应练习同时记录问题,便于向老师提问。</p> 四控制手机使用,限时合理有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适当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不能影响正常学习与休息。与家长共同商定手机使用时间,遵守规则,防止沉迷网络。</p>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 做好后勤保障不只是在物质和安全方面。在这里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过于焦虑,您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很大。在家里,要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别刻意改变。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呢?</p> 1.管理情绪,做好榜样 <p class="ql-block"> 做一个倾听者,真正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比如孩子说睡不着觉,家长可以给他合理的回应,告诉他:“我能感受到你的焦虑,我能够从你的表情、你的姿势,感受到你的紧张,在这种时候,大多数人都紧张,那我们来看看用什么方式可以缓解紧张呢?”这是可以帮到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对孩子说:“有什么好紧张的啊,紧张有什么用啊,你就告诉自己不用紧张!”这样不仅不宜于缓解孩子的紧张,反而加重了他的焦虑情绪。</p> 2.规律作息,合理计划 <p class="ql-block"> 孩子长时间呆在室内,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计划和节奏,难免会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家长应把握好这一亲子时光,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一起讨论制定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计划。以身作则,起居有常,统筹协调业余时间,在运动锻炼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引导与陪伴,增进亲子关系。</p> 3.督促学习,张弛有度 <p class="ql-block"> 疫情居家期间,孩子跟家长的接触会更频繁、更紧密,家长要更加注意亲子关系的维系。家长在督促孩子按照学校教学安排及时完成作业的同时需尽量避免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可以从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开始,与孩子多商量、少管制。</p> <p class="ql-block"> 疫情尚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请大家理性看待疫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按时进行核酸检测,共同筑起抗疫保护墙!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温暖, 随“疫”而安,战“疫”必胜!</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未央区讲武殿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24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