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推动我校高效课堂实践,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我校积极开展“青蓝工程”活动。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肖荣老师:登高</b></span></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科:语文</b></div></font></h3><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班级:高一(13)班</b></font></h3> 肖荣老师上课风格幽默,内容丰富,思路有条不紊,板书内容详细明了,学生听课专注认真,知识点由浅入深。<br> 课程伊始,肖老师给学生展示并强调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br> 课堂导入,肖老师通过生动描述秋天萧瑟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紧接着以一句“这位一世崎岖、穷愁落魄的老人登高而来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导入新课——《登高》。<br> 知人论世,其中,作者是理解诗词的关键。肖老师秉承着这一理念,耐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从“人、诗、风格”等方面层层深入地了解杜甫。同时注重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知识发展水平,从重阳节别称、课外诗词拓展等方面激发兴趣,拓宽思维,帮助学生感悟诗中凄凉萧瑟的秋。<br> 深入研读中,肖老师抓住意象分析诗歌,请学生在上台演板,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 随后带领学生分析“风”、“天”、“猿啸”、“渚”、“沙”、“鸟”各有什么特点。遇到难点时,则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识,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回顾,使学生对“猿啸”这一意象体会得更为真切,从而感悟诗人凄切、哀愁的心境。<br> 肖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思考,课堂活而不乱,讨论激烈。通过合作探究,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对“落木”和“长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br> 课堂最后,肖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小结,让学生在回顾的同时,加深印象,查缺补漏,丰富的一堂课就圆满结束了。<br> 课后,语文组老师们一起开展了评课。他们指出,肖老师这堂公开教学示范课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借鉴。肖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分析诗歌应该抓准重点,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打开课内诗歌的局限,并且要将意象结合情感,由景入情,以情析景,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师生互动,打造“高效”课堂。<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罗建军老师:双曲线的几何性质</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数学</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二(8)班</font></b></div></font></b> 罗老师在讲解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前,就双曲线的相关性质提问,如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方程,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为这节课做好铺垫,既保证了同学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也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br> 在简单复习完之后,罗老师对新知展开了讲授,生动而有趣的对双曲线图像的顶点、范围、实轴和虚轴长、离心率、渐近线,进行了充分的讲解。<br> 在讲授完新知后,罗老师进行当堂练习,练习的题目综合了本节课新知内容,罗老师先详细讲解了解题思路,再让学生就题目思路分步骤,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步骤,之后结合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解题思路,既提高了积极性,也让课堂更加活跃。同时也就学生讨论中出现不懂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讲解。 随后的时间里,罗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当堂演练,同时让学生主动上台演板,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起到了分享解题思路的作用。 课后罗老师与各位老师进行评课,相互学习交流,既肯定了罗老师的在教学中的优点,也指出了本堂课中的不足。各位老师都受益颇多,这确实是一节精彩的示范课。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王冬老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生物</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一(10)班</font></b></div></font></b> 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生物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王老师以动物组织中提取胶原蛋白制作手术缝合线开场,将同学们带入到这堂奇妙生动的生物课。 王老师以游戏互动的方式,举左手代表氨基,举右手代表羧基,摇头代表R基,拍双腿代表H原子,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地参与课堂,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探究中,通过小组成员互助的方法寻找出答案,加深印象,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身正为范、字字珠玑 ,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解课堂中出现的难点,整个课堂,王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高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里探索丰富有趣的生物知识。 听课老师们也是神情专注,一边认真听课,一边详细记录。课堂上,活跃的是老师的激情,激发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洋溢的是我校教师交流探讨、共同提升的浓厚教研气氛。 课后,理综组教师一起就王老师的示范课进行讨论和学习。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总体来说,王老师用一堂生动有效的课堂,给大家展现了他独特的教学风采,也让高一的生物老师在教学思路上有所启发,有所精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古小琴老师:Using Language</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英语</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二(5)班</font></b></div></font></b> 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积极扮演“小老师“角色,语言生动地讲解了单元重点词汇。学生的互相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学生演板书写工整,直观感很强,赢得了其它同学的由衷赞许。 老师当场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训练梯度,展示足量的相关练习,使内容得到了拓展。 新一轮练习有序展开,一名男生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其它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课堂十分活跃。 师生互动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 词汇的训练达到应有高度。老师出示一篇课文,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词汇完成课文。 课后,组内组织评课,互相交流探讨,共同提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邱康华老师:</font></b><b><font color="#ed2308">辽宋夏金元的文化</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历史</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一(4)班</font></b></div></font></b> 邱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带来了《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这一课的精细讲解,课前安排学生齐声通读教材,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本知识,同时还能够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铃声响起,邱老师以两则图片为导入,开始了新课的讲解。导入的两则图片分别显示了古代及当代的中国人民典型的民族性格,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通过图片的吸引及老师的思维引导快速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进入新课讲授环节,邱老师重点讲述了儒学的复习这一子目,分别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宋朝儒学的发展情况。讲述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课堂问题的设置适应了高一学生的基本学情,同时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并能积极主动地上讲台进行演板,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 课后,文综组的教师积极进行交流探讨。邱老师的示范授课生动了阐释我校“八动”课堂的教学规范,为新进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优秀的教学示范。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赖水华老师:</font></b><b><font color="#ed2308">南北半球等温线划分</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地理</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三(9)班</font></b></div></font></b> 温故而知新,乃是学习之首要。赖水华老师用一节课,展示了什么叫做“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开始即由学生主导复习知识的回顾,引领其他同学坐上本趟开往《南北半球等温线划分》的列车。学生利用书本进行知识点的概括,由赖老师补充学生遗漏的地方,课堂氛围犹如青草滋生,热情活泛。 而随着知识点更加深入的巩固,赖老师的板书愈发如鱼得水。学生在认识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地理图例相佐,思维的方式才能与知识的构建相结合。赖老师在展示课堂画图能力这一点,与学生做到了真正的共进。 课堂进入尾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愈发熟练,课堂上的问答此起彼伏,似乎无止无休。赖老师讲解到影响气温的因素时,从多方面剖析知识点,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到太阳辐射和大气自身原因,由此说明,每一个知识点所能联系的面,是无穷尽的。 课后,文综组及时就赖老师示范课的内容做评课发言。其中邹老师和朱老师的评课内容有较高的切合度,从学生角度出发,图文并茂的课堂是最吸引学生的。而从听课角度出发,各教师在听完后的最直观感受,则是认为本堂内容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值得各青年教师学习借鉴,更上一层楼。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黄小寒老师:</font></b><b><font color="#ed2308">指数幂的运算</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数学</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一(7)班</font></b></div></font></b> 黄老师在讲解指数幂函数的运算性质前,先带同学们回顾了初中学习过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然后再将指数的范围从整数推广到全体实数的范围,从而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带领同学们掌握一个个性质,并在黑板上板书,标上序号。 在讲授完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黄老师给出了相应例题,进行当堂练习,黄老师先详细讲解了解题思路,再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解答,老师再对照左边黑板上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具体题目的讲解。然后再给出练习题,供同学们独立思考解题,黄老师巡视,查看学生们知识点掌握情况。在巡视过程中,将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个别同学的问题给出了指点,最后再进行了演板。 在之后的时间中,黄老师又给出了稍微拔高一点的题目,供同学们练习思考,一定的时间后,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此举充分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也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学们互相解答交流,不但可以起到分享解题思路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做到智慧课堂,快乐课堂。 课后黄老师与各位老师进行评课,相互学习交流,大家肯定了黄老师的在教学中的优点,指出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也提出了本堂课中的不足,并讨论应如何改进,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受益颇多,这确实是一节精彩的示范课。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袁玉华老师:复杂多变的动词——非谓语动词</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英语</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三(11)班</font></b></div></font></b> 袁老师这节公开示范课的主题内容为高三总复习的语法专题一第二讲:非谓语动词。首先是课堂导入部分,袁老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了两句中文,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之后,请了两名学生代表上黑板进行翻译作答,随后对学生的作答进行了点评与讲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非谓语动词。 随即,袁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2020全国卷和2020北京卷的语法填空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感知和对比高考题型来掌握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动词的现在分词ing形式,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done,以及动词的不定式to do。接下来,袁老师请了两位学生来互动做题,当场训练;在袁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感知理解了什么是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作的成分是什么,以及如何填入正确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当学生已经从初步感知到更深入一步的理解时,袁老师趁热打铁,抛出了一张表格,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与意义”;分别从不定式的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和现在分词的一般式、完成式,以及过去分词的一般式分别进行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形式的讲解,并说明解释其对应的功能意义。最后,袁老师通过对习题的回顾复习,对整堂课进行了归纳总结,使整堂课有了完整的骨架与清晰的思路,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袁老师耐心讲授与学生积极互动下,学生逐渐理解与掌握了非谓语动词,并学会了在何种情况下进行使用非谓语动词,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公开示范课结束后,全体英语组教师在办公室对袁老师的蓝方示范课一一进行了点评,并且提出了改进和建议。通过袁老师的示范课,我们感受到了他从容幽默的教学风格与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功底,让全组英语教师收获颇丰,获益匪浅。此次公开示范课的蓝方老师积极地言传身教,为青方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常规流程与学科规范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基本功作出了榜样与示范。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周建春老师:文本信息的加工</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信息</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三(7)班</font></b></div></font></b> 周老师通过课前导入:电子贺卡,电子报刊等。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常见的文本形式? 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文本信息软件、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要素。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探究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地参与课堂,并通过小组成员互助的方法寻找出答案,加深印象,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最后阶段,对本课讲解的知识进行小结,让学生在回顾的同时,加深印象,查缺补漏。 课后,老师一起就刚才的示范课进行讨论和学习。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同时,各位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老师们深受启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蒋应水老师:复习定语从句</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科:英语</font></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39, 45, 52);"><font color="#ed2308">班级:高三(12)班</font></b></div></font></b> 蒋老师这节公开示范课的主题内容为高三总复习课:定语从句。面对有一定基础的高三学生,蒋老师以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定语从句考什么?怎么考?考在什么题型中?让学生积极反思平时有关定语从句的练习,并且叫学生列出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精选高考题型,讲练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使用中搭建起更清晰的框架。 整堂课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演板、师生角色转换等多种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公开示范课结束后,全体英语组教师在办公室对蒋老师的示范课积极进行了点评,蒋老师对定语从句钻研深入,结合高考题型,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