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炎炎夏日,到秋雨绵绵,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可却无法浇灭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迅速转换阵地,克服重重困难,</span>从三尺讲台到方寸屏幕,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主动开展线上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张竞芳老师除了四年级3班语文直播老师这个身份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孕妈,怀孕八个多月的她,放弃安心静养的机会,毅然承担起这次艰巨的直播教学任务。从开始的八个月身孕,一咬牙坚持就坚持到了临盆39周,此时,作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爱人,也坚守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参加抗疫任务,无法回到家中照顾张老师,家中只有张老师一人,生活,工作,饮食都只能一人独立完成,她用一份果敢扛起了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 大清早起来做饭,紧接着上课,中午又着急做饭,下午答疑解惑课堂,下课后批阅作业,晚上再做饭吃饭备课,如果少吃一顿饭,肚子里的小家伙就会闹个不停,身体会不舒服,张老师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用她的话来说,每天都是在“打仗”中度过,因为一天确实太忙碌了:教案、制作PPT,直播课,开会,教研,公开课,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累了,站起来在屋子里走几圈,便又坐了回去,尤其到了孕晚期,动不动嗜睡,除此以外,她都一一克服了自己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课前准备累,上课和作业批改也丝毫不逊色,虽然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使用classin平台,让师生有了互动,课堂也不会那么枯燥,但是相比课下授课,这比平常上课要累得多,再加上张老师自身“负重”,到后半节课,大家隔着屏都能听到她的喘息声,说话一连串的时候往往喘不过气来,上课的时候,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的落下来,但她教态依然从容,语言依然流畅,热情依然不减。课后40多份作业的批阅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批阅、指导、反馈、评价、展示,这些环节一项都不能少,特殊时期还增加了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每天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她仍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陈炜老师是一位有着16年教龄的党员教师,她在担任着六年级1班和六年级3班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外,同时还兼任小学高段的年级组长,工作的繁忙,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她有时分身泛术,但是学生的学习是她心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学到知识并学好知识,她每天晚上都精心备课,仔细研读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和针对性习题,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课下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及时纠错,及时反馈。发现哪位学生上课不专心下课第一时间就与其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无论多忙都耐心地进行讲解,直到学生听懂才放心。</p> <p class="ql-block"> 受疫情影响,陈老师家里只有她和两个孩子在,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由于疫情无法回来。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完成年级组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为了不让孩子打扰到学生上课,只能让孩子在另一间房看电视,没法照看,有时上着课就突然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孩子又从哪里掉下来了,或者又在哪里摔了。没有办法简单的安慰一两句继续上课,有时候事务太多忙得连孩子的饭都顾不上做,不过孩子还是懂事的,知道妈妈要给学生上课很重要,上课时从不来打扰,饿了自己找吃的,渴了自己倒水喝。这让每天都忙到深夜的陈老师倍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们也知道陈老师的情况,经常打电话关心慰问她,但陈老师总是乐观的说:“没关系,我能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也是为抗疫做贡献,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而努力,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把费建玲老师留在了库尔勒母亲家,在线上授课期间,她同时承担了五、六、七、八四个年级,近400多位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在没有教科书和电脑的情况下,就用手机在classin平台给学生们进行网上授课,利用平台资源和自己找了一些视频网上手操或者网上可以做的小游戏尽量让学生们能从线上活动体验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手机操作不如电脑功能多,但是在不影响课程进度下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们的课上状态。不管条件再怎么艰苦,费老师也一定要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课,给予学生们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家中费老师的母亲是脑梗后遗症半边身体不能活动,在照顾好母亲同时也关注着孩子们居家学习生活的心理状态,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准备一首解压音乐让同学们听,会准备一些小视频给同学看,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些课前小游戏,来让同学们放松心情。</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费老师和母亲出现了感冒发烧咳嗽症状,到了10号,母亲情况很危机,神志混乱,在社区同志的帮助下,将费老师和其母亲送往医院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师心理团队、学校各级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关怀与支持。她始终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p> <p class="ql-block"> 郑万敏老师担任四年级1班和四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刚开始线上授课,由于对平台和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内容难度把握不够,上课互动效果很不好。课后郑万敏老师就在备课上多下功夫,也会找部分学生去了解情况,不断的改变上课的方式方法,在后期的教学中状况就好了很多。对于课上的很多问题,在学生的作业中都能体现出来,郑万敏老师每天都会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一道一道的标注,打回让学生改完再重新提交,如果还有不会改的作业,用微信给孩子们讲解,让孩子理解了再去改正。</p> <p class="ql-block"> 本想着这样的工作生活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谁想在10月18日的由于受凉,得了重感冒,她吃了几口晚饭,喝了感冒药后倒头就睡,因为当天学生的作业没批改完,到晚上11点半强撑着坐起来,坚持着把孩子们的作业批改完。从第二天开始,感冒虽然有所减轻,但浑身的酸痛也让她痛苦难耐,就这样坚持坐着上完两节课后,她只得躺着缓解一下疼痛。连续几天的重感冒,让她身心俱疲,但她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请求,带病坚持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虽然黑板变成了屏幕,课堂变成了书房,但是十一师第一中学的学子们仍然精神抖擞,坐姿端正,热情饱满,按照学校安排的线上教学课表有序进行学习。并能认真完成课后练习,积极与老师交流居家学习和生活情况。</p><p class="ql-block"> 线上教学,隔屏相守。云端相聚,共克时艰。从线下到线上,变的是我们见面的方式,不变的是碰撞智慧和携手前进的教育初心。家校的通力合作、老师的全心投入、学生的积极参与,定能共同克服疫情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十一师第一中学的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迎难而上,让线上教育有厚度、有深度、更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纪楠</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炜</p><p class="ql-block">单位:十一师第一中学小学高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