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抓牢落实学校教研活动,提升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持续落实这一项目的培训要求和培训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发展。西宁市育才学校根据校“一课三磨”活动方案,于10月17日——10月21日 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一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采取“说课+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组内研磨。校领导、中心教研组组长及成员联点各教研组跟进教研活动。 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前期计划和时间安排,分别进行组内“一磨”教研活动。在联点领导和中心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针对组内”一磨“教师的说课及模拟课堂进行了听评课活动,并根据学科教学量化评价表做了打分和评价。同时“一磨”教师也在组内进行了教学反思、环节探讨及教学设计的再修改,为下一位教师授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磨课,是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与组员智慧相集中并反复推敲的试讲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与斟酌。“一磨”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模拟课堂”,课后在组内教师的建议下修改“一磨”教学设计。后期“二磨”教师将在本组继续试上,组内教师参与听课指导,授课教师梳理、反思后修改教学设计。“三磨”,根据“二磨”后的修改意见再次展示,备课组教师、结对师傅、联点领导和中心教研组长参与听评课指导,最终根据修改建议形成定稿。进行校级“三磨”课展示。 10月19日下午,语文学科各教研组展开了线下“一磨”活动,王文英校长、张丽华副校长、教导教科研主任、中心教研组组长及成员全程跟进此次教研活动。 一年级组磨课课题为拼音《a o e》,教师从生字的教学引入到“a o e”的拼音教学,借助拼音王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编儿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性,通过课件的插图播放和先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画面进行观察记忆字形。磨课结束后,进行组内对本节课的亮点及不足进行了讨论,通过教研活动,使得本次磨课教师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让下一位磨课老师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多。 二年级组“一磨”的教师是我校新岗教师李宝娟老师,李老师执教的《妈妈睡了》一课呈现出一些亮点:<br> 她采用“随文识字”的策略,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课文。体现了新课标中,“注重学段衔接”的要求。同时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图文结合、字理识字、反义词、形声字等,方式多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们记住生字,突破学习重点。符合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发展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br> 老师们一致认可李老师能够结合语文学科信息技术2.0的微能力点,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考察了学生们朗读文段,查找关键词语这一信息技术亮点。其中也提出一些不足,将课前的这一亮点在说课和模拟课堂中没有体现。应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的设计与意图作为重点来讲解。在模拟课堂中,也可以在孩子们完成课堂练习后,教师借助“答卷截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将“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与课堂相结合,与说课相结合,发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设计的实际作用。 三年级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课进行研磨,韩艳老师利用猜谜语导入课题,详细讲解了“胡萝卜”和“长胡子”的读音;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进行“抢收萝卜”生词闯关小游戏;整体感知随文预测,培养学生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预测不符时如何修改,最后推荐预测的书目,让孩子们既能提高阅读量又能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br> 模拟课堂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评课,提出不同的建议,进行了组内二次集体备课,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课堂教学,选用合适的媒体资源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完善。 四年级于文君老师的《精卫填海》这一课在模拟课堂中体现出了教师准备充分、环节紧凑、内容丰富等亮点,但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还有一些欠缺,课件设计中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对于课堂的支撑,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br> 大家建议课堂上韵味趣读环节可适当增添一些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此外,教师应以范读、领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感受读文的乐趣。<br> 王文英校长全程参与了四年级组教研活动,在课后听评课及集体备课中提出,让组内教师再研读教材、教师用书,落实新课标理念。继续从各个细节入手,精心雕琢下一节课如何上。 五年级马林君老师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准备充分,能联系新课标准确分析教材的编写及意图,借助信息技术布置前置性作业,了解学情,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清楚,环节完整流畅,并能够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工具,辅助教学。<div> 通过课后评课,马老师根据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二次集体备课,老师们总结经验,进一步反思,完善了二次教学设计。建议”二磨”的老师从单元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构建好习作框架后再进行各个部分的习作指导,要结合本单元课文总结方法,做到讲练结合,降低学生习作难度。<br><br></div> 六年级宋菲菲老师在一磨活动中,就课例《习作:多彩的活动》进行了说课和模拟课堂。<br> 宋老师整个教学过程融合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微能力点,借助希沃蒙层功能,让学生猜一猜活动名称,神秘有趣。借助希沃白板中的批注功能,将每个知识点的重点进行批注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在展示学生习作片段时,运用了投屏功能,让学生更好地分享、交流。<br> 落实了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更加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提倡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这一理念。在导入环节,用孩子们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真实照片、视频引入“多彩的活动”这个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话题中来。<br> 以语文新课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前出示教学目标,习作前出示习作要求,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的良好习惯。<br> 老师们针对模拟课堂中的一些不足建议在后期磨课中重新设计问卷,着重考虑学生的习作问题,课堂中立足问题,解决问题。多尝试探究希沃白板技术,让其更好的为语文课堂服务。认真学习新课标,为习作教学指明方向。 一年级陈建军老师结合说课内容进行模拟课堂,整堂课思路清晰、课程环节紧扣、内容安排合理。<br> 但陈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对孩子们的有效评价不够,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也不够圆满。就模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年级组数学马娟老师授课内容为“乘法的初步认识”。模拟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进入课堂,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新授内容进行讲解,最后通过练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br> 随后二年级组数学教师对马娟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课,提到课堂亮点:课堂内容丰富,语言组织精炼,同时体现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也提出了一些不足:课件内容在巩固练习环节有所欠缺。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又进行了二次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一磨”首先是贾瞳老师对《认识几分之一》进位说课,贾老师通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大板块把本节课的设计和意图都展示出来,贾老师的板书设计尤其出彩,让大家都眼前一亮。接下来由贾瞳老师对《认识几分之一》进行模拟课堂,贾老师通过平均分来引入,“当两个人只有一块月饼,不够每人分一个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顺势引出二分之一,衔接的非常自然,分数不是老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需要用分数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是组内评课,大家针对贾老师的说课和模拟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沟通,并商讨在“二磨”中如何改进。 四年级马文洁老师以《平行与垂直》为模拟课堂课题,组内教师对关键节点的重难点突破进行了反复打磨,商量斟酌,找出了最合适的方法。例如:在突破统一平面内,这个难点的时候,利用立交桥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从而突破难点。全课以分类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建构新的空间认知体系,在获得空间与图形有关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三磨”的第一磨活动。全体成员根据各自观课点提出意见,修改教案、课件和教学方法。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讨论,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二磨”中有新的突破。<br> 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 六年级通过《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这一课,孙姗老师进行了“说课+模拟课堂”。组内老师们就“怎样做能使此节课成为有效课堂”、“怎样引导学生自行说出Π的数值“、“怎样将信息技术能力2.0发挥至课堂当中”且重难点进行了反复打磨,商量斟酌,探讨出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br> 其中提到课要多磨,多思,多修改,并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的有效讲授和演示。借助信息技术能力点,以动态图的形式将画图的过程展示,是学生直观的感受。<br> 还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检测,且怎样将技术能力点涉及到一堂课当中:学生PK可体现学生速算的能力和反应能力,且可以快速记忆知识点,找合适的题型将信息技术能力点运用其中。<br> 下一步老师们也着力于真实课堂如何做到精炼,如何让学生会用方法,优化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 英语组杨晓玲老师运用信息技术2.0中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播放关于动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中讲授单词时运用自然拼读法培养了学生认读单词能力,整堂课重难点突出,深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老师们也学习在今后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完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br><br> 10月20日下午,综合学科开展了“一课三磨”“一磨”教研活动,体现出小学科课堂的特色和趣味性。 音乐学科以“共同研讨一节有趣的音乐课堂”为前提,进行了说课和模拟课堂环节,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联点领导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在反复打磨后将呈现出更有趣的音乐课堂。 体育组陈雪珠老师进行了《原地投掷垒球》的说课和模拟课堂,课后综合组教师开展评课,提出不足,补充短板,为下次课巩固加强。在教学中多采用儿童化语言方式进行课堂组织,要以游戏法贯穿课堂,教学分层次,分步骤进行,要充分利用教学器材。 美术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各异罢了。美术创作不仅是描绘可视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学作品一样,还要描绘出事物“形”、“神”、“情”。本次美术组一课三磨选择《诗情画意》一课正是将美术与古代诗词相结合,体现了诗文要含有画意,画饱蕴诗 情的意境美,让学生在诗画中领略中华神韵。 信息技术谢莹老师模拟课堂《使用键盘》,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 中学知识, 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键盘分区的认知力,这样对键盘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 科学赵得安老师讲授的《电磁铁》一课,在说课部分环节完整,内容精炼,在模拟课堂部分用微视频展示的实验步骤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新颖,实验环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磨"活动结束后,综合组老师一致认为要上好一节课,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利用教学器材的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h3> 此次磨课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多次的磨练,学校的教研活动已呈现喜人新颜。我们将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促进教师不断奋发向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开创“基于信息技术,落实教学目标”的新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