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p> <p class="ql-block"> 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清水县充国小学将二十四节气文化列入德育工作并通过主题队日活动呈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10月23日“霜降”节气正值周末,在三(3)中队辅导员老师的安排下,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在家完成。</p> 节气时令 <p class="ql-block">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p> <p class="ql-block"> 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p> <p class="ql-block"> 霜降三候(三个典型的自然现象)一候豺乃祭兽“豺”是一种和狗差不多大的肉食动物。当它们准备过冬食物的时候,总是把捕到的全部猎物像摆放祭品一样排成一列。二候草木黄落天气变冷,百草枯黄,树上的叶子也基本变黄。冷风一吹,叶子就飘到地上了,所以满地都是落叶。三候蜇虫咸俯“咸”是“全部、都”的意思。随着气温降低,藏在洞穴里的小动物们因为害怕寒冷而开始冬眠,一动不动,不吃不喝。</p> 古诗农谚 <p class="ql-block"> 《咏廿四气诗 霜降九月中》</p><p class="ql-block"> 唐代:元稹</p><p class="ql-block">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p><p class="ql-block">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p><p class="ql-block">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p><p class="ql-block">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p> <p class="ql-block"> 山行</p><p class="ql-block"> 唐代 杜牧</p><p class="ql-block">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p><p class="ql-block">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 <p class="ql-block"> 新营小斋凿地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宋 欧阳修</span></p><p class="ql-block">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p><p class="ql-block">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p> <p class="ql-block">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p><p class="ql-block"> 唐 刘长卿</p><p class="ql-block">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p><p class="ql-block">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p><p class="ql-block">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p><p class="ql-block">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p> 实践活动 <p class="ql-block"> 一、秋叶显霜降</p> <p class="ql-block"> 秋天落叶缤纷,拾起秋天的落叶,那独一无二的树叶面具与带着秋霜的叶子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二、童心绘霜降</p> <p class="ql-block"> 三、登高赏菊、观红叶</p> <p class="ql-block"> 1.登高远眺</p><p class="ql-block">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p> <p class="ql-block"> 2.观红叶</p><p class="ql-block"> 霜降前后,气温降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的叶子也开始褪去绿衣,变成火热的红黄色,温暖着日渐寒冷的晚秋。</p> <p class="ql-block"> 3.赏菊</p><p class="ql-block"> 在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延寿客”、“不老草”。 霜打菊花开。霜降时节菊花开得正盛,许多地区也在这时举办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我们也趁着这好时光一起去赏秋菊吧!</p> <p class="ql-block"> 四、品柿解霜降</p><p class="ql-block"> 霜降前后柿子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道绝美。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在霜降时节有吃柿子的习俗,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也寄托了百姓们期待来年“柿柿平安”,万“柿”如意的美好愿望。关于霜降吃柿子还有一段传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p> <p class="ql-block"> 五、巧做柿子、绘菊花</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用彩泥做柿子,祝愿大家“柿柿如意”。</p> <p class="ql-block"> 瞧,我也能画出秋菊竞放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六、霜降进补</p><p class="ql-block"> 霜降过后,气温继续降低,人体的阳气向内收敛,尤其适合进补。民间也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秋补”比“冬补”更要紧,霜降时节,有“煲羊肉”、“煲羊头”“吃牛肉”的食俗。</p> 防疫我“行” <p class="ql-block"> 疫情防控不松懈,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周末帮忙做家务是件快乐的事!</p> <p class="ql-block"> 在家吹吹小乐器心情也能舒畅哦!</p> <p class="ql-block"> 勤洗手,不要忘记用七步洗手法才洗得干净!</p> <p class="ql-block"> 出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p> <p class="ql-block"> 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不断泛黄、落叶。此时节,虽叶落花凋,但秋色也美到了极致,“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街头巷尾浑似锦,“霜叶红于二月花”。</p> <p class="ql-block"> 积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举办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尽情徜徉在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间,传统文化浸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获取了有关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知识,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