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又是一年丰收时节。为了推进“双减”政策,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拉市镇均良完小于2022年10月20日至2022年10月21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校内公开课活动。拉市中心校教研员李金春老师、均良完小金文军校长及全校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课堂精彩瞬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10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由木晓云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太阳》一课。木老师紧扣单元主题——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在教学太阳的特点以及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时,耐心地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方法,明白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以及好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句子练习,以实现课堂目标的检测。在课堂上学生极积回答问题,专心听讲,学习热情高涨,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同时更激起了对太阳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王绍琴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这一课,王老师立足于学生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整堂课牢牢抓住目标和重难点,层层推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杨润新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杨老师从生活中各种圆形物体导入课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对探究圆的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是王锦国执教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认识图形》。本节课教学中,王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的持点,通过让学生对实物的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对立体图有一个感知的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全面认识。</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是赵静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的内容。赵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提问,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万物在夏天里快速地、活生生地成长;在教学中紧扣课题,层层推进,放手让学生思考,再带领学生归纳,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课堂精彩瞬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10月21日</b></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杨晓梅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d、t、n、l》杨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小朋友们在自主实践中,开心地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木梅春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对整个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木老师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乘法的意义,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杨桂萍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这一课,这是一篇观察日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杨老师在课堂设计上,抓住了题目中的“住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在反复的读课文和预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每段的大意,然后交流讨论后,可以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篇课文。</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苟杰明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苟老师先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五节是和建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积的变化规律》。和老师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的备课,精心编写了教案,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和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探索规律,同时还设计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和对规律应用的适度拓展,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还在不断享受着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精彩的自评、互评活动</b></p>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是一次检验、学习的机会,需要学习的东西无止境。课后,全校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自评与互评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发现了别人的优点,老师们都受益匪浅。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拾金者,还要成为一个打磨者。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听取意见,汲取有用的知识,这些都是金子般宝贵的财富!虚心向上,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p> <p class="ql-block">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 评课活动中,中心校教研员李金春老师对本次参与公开课的老师指出了不足,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老师们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与认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span> 最后,金文军校长对本次公开课活动做出总结:在这次公开课活动中,各个授课老师情绪高涨,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希望各位老师再接再厉,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研教学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之间积极进取、互相学习的激情,同时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