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蘑的面

朋友的朋友

<p class="ql-block">口口蘑的面</p><p class="ql-block"> 我妈是镇江人,我的外公、外婆也是镇江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外公、外婆就称呼为公公、婆婆,这样显得更加亲切。</p><p class="ql-block"> 婆婆家住镇江姚一湾太保巷,太保巷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古色古香,家里的房子是公公盖的一座徽式院落,青砖黛瓦,大门很是气派,由于历史原因,家里的前两进住进了人家,我们进出都是走旁边的一条窄窄的水巷。</p><p class="ql-block"> 我童年的寒暑假有一半都是在这里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我在镇江过暑假,每天,吃完早饭,婆婆就开始盯着我写作业,其实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小孩这样作业太多太多,我的暑假作业不多,还要省着写,要不然顶多十来天,一个假期的作业就写完了,因此从南京来镇之前我就自己事先安排了一下,一天大约写多少,让每天的作业量差不太多,可以在暑假结束的前几天正好写完。 </p><p class="ql-block"> 当天的作业写完后,要交给婆婆检查,她也就是数数写了几张纸,做个记号,好让我明天好接着写,查过后她都会奖励我一毛钱,让我下午去陶家门听书。</p><p class="ql-block"> 从太保巷出去,拐上几个弯就到了陶家门,书场的大门正对着中华路,一天讲两场书,下午、晚上各一场,晚上的票贵一点,下午场便宜,那段时间有位叫林芝亭的在书场讲下午场,讲扬州评话"七侠五义",这位林芝亭名气不算大,书讲得确实好!先生看上去四、五十岁,偏瘦,面目清癯,只见他上得台来,徐徐坐下,缓缓的端起茶杯,呷口茶,把茶杯一放,"啪"的一声,敲一下惊堂木,抬头,用眼睛把四下一望,开口:"昨-天-说到…",语速极慢,慢慢地,缓缓地,娓娓道来,让听书人随着他的声音,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进地入了书中的镜界,把书中的场景、人物活灵活现地送到了你的眼前。一场书听完,总是会让人意犹未尽,心心念念的想着他的"且听下回"。 </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是要把今天听过书讲一遍给婆婆听的,这是来时就有的约定,给婆婆讲书的时候,有时舅母们也会跟在旁边听,我就学着林芝亭的做派,操着半扬州,半镇江,半南京的南腔北调开讲,记不住的地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添油加醋,自由发挥,也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还比比画画,引得她们笑得前仰后合,婆婆更是"哈哈,这霞(孩)子,这霞子,哈哈…,她们一笑,我就更是人来疯,讲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锦毛鼠白玉堂,讲和尚七(吃)猪头,讲麻油酥饽饽,讲口口蘑的面,打住,什呢叫口口蘑的面呐(这里要用扬州话来唸)?我们知道口外的蘑菇叫口蘑,天外蛮还有天喃,口外蛮当然还有老口外了,用老口外的蘑菇下的面就叫口口的面…。</p><p class="ql-block"> 万事都有因缘,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后来我还真的去了老口外,68年插队到内蒙古,火车一路北上,出了张家口就算是到了口外了,接着一路向西,又走了一千多公里,过了呼和浩特,过了包头,过了巴彦淖尔,到了内蒙古的西部卾尔多斯高原,下了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地方应该是林芝亭讲的老口外了。</p><p class="ql-block"> 出发之前想像的是要到鄂尔多斯大草原来放马的,以为会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风吹草低见牛羊,谁知眼前见到的竟是一片荒芜,哪是草原,只能算是荒原,人烟稀少,植被稀疏,一刮风,沙子打得脸疼</p><p class="ql-block"> 不过既然是老口外,自然也应该会有口口蘑,那地方干,雨水少,但偶尔下点雨也能在滩里捡点蘑菇,拿回家,下碗面,就是口口蘑的面,因为蘑菇是野生的,面确实好吃,鲜!林芝亭没骗人!</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招工到煤矿当出矿工,在的那个采煤队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采煤队,用的是割煤机,一个班要割两茬煤,割完一刀后,所有人都躲到运输巷(井下通风的上风头,不会吃煤烟),等掌子面里打眼放炮,把煤墙震震酥再进去割第二刀,我们这帮窑黑子都是由内蒙各地招工来的,有知青,也有当地的农牧民,等待放炮时,大家都呆在运输巷里侃大山,大多说是些村里的奇闻异事,荤的素的什么都有,我算是个另类,身边聚集着不少北京的、天津的、包头的、呼市的、商都、集宁、内蒙各地的知青,因为我是66届的髙中生,在这群知青中算是学历最高,年龄较大,大串联吋又走过很多,阅历也广,大家聚在一起,我就搜肠刮肚,把以前看过小说,看过的电影,讲把他们听,最受欢迎的还是我讲的扬州评话,七侠五义、锦毛鼠白玉堂…。当然,少不了口口蘑的面!</p><p class="ql-block"> 因为林芝亭,因为口口蘑的面,在我心中那片地方就是老口外,荒凉的老口外!</p><p class="ql-block"> 也因为口口蘑的面,当年岀门在外,每每遇到困难,感到孤独,夜静人深时,常常想起的居然不是家乡南京,而是镇江,是太保巷,是婆婆!</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中,太保巷,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太阳已经在西边睡下</p><p class="ql-block">昔日的</p><p class="ql-block">少年</p><p class="ql-block">不再是飘浮在天边的云朵</p><p class="ql-block">浑浊的</p><p class="ql-block">眼睛</p><p class="ql-block">想不起昨天的晩歺,</p><p class="ql-block">在梦中,</p><p class="ql-block">依旧清晰的是</p><p class="ql-block">青砖、小瓦、马头墙、</p><p class="ql-block">雕花的门头、窄窄的水巷…</p><p class="ql-block">有竹马、还有青梅…</p>